-
公开(公告)号:CN10688281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270763.1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18 , C01G23/053
Abstract: 一种形貌可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提供使用结构DNA纳米技术得到的纳米结构作为模板,制备出具有对应外形的二氧化硅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的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出具有任意二维或三维外形的纳米粒子,外形的自由度大、复杂度高,而且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控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一种形貌可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根据需要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外形,使用结构DNA纳米技术设计并组装出相应外形的纳米结构;把得到的纳米结构作为模板,制备出具有相应外形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8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70763.1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18 , C01G23/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86 , C01G23/053 , C01P2004/01 , C01P2004/12 , C01P2004/16 , C01P2004/22 , C01P2004/64
Abstract: 一种形貌可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提供使用结构DNA纳米技术得到的纳米结构作为模板,制备出具有对应外形的二氧化硅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的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出具有任意二维或三维外形的纳米粒子,外形的自由度大、复杂度高,而且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控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一种形貌可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根据需要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外形,使用结构DNA纳米技术设计并组装出相应外形的纳米结构;把得到的纳米结构作为模板,制备出具有相应外形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9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7808.6
申请日:2016-07-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微全分析系统。所述微流控芯片设有芯片,在芯片上设有至少一根微通道;每根微通道依次由预储液微通道、样品微通道和反应微通道组成;微通道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检测方法:将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连接完整并保证接口处密闭;在微通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施加驱动力,微通道不同部分的溶液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反应微通道;所有溶液流经反应微通道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发光现象;对发出的光使用光电倍增管或CCD相机进行信号采集,实现对样品中待测物的化学发光检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外界干扰小,无交叉污染;还能通过平行的多根微通道实现多样品的平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12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71196.0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模态成像/光动力治疗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纳米复合粒子含有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的核素标记的光敏剂、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以及表面修饰的亲水性聚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作为光动力学/核医学成像、荧光成像协同治疗监测的用途,并且石墨烯作为光动力学治疗药物运输载体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其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疗效显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634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95560.2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等离子光热/光动力治疗性能的金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中含有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的金纳米颗粒、附于金纳米颗粒上的等离子光热治疗的光敏剂以及表面修饰亲水性聚合物聚乙二醇。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金纳米复合粒子作为光动力学/等离子光热协同治疗的用途,其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疗效显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16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4572.2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自组装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分子间的协同相互作用,纳米纤维能显著地改变菁染料的近红外吸收,从而显著提高光声和光热性能。分别通过细胞和体内实验等,对磷酸酶响应共组装过程以及组装材料的诊疗性能进行了验证。特别地,通过尾静脉注射,4小时后,可以十分清楚地将肿瘤与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区分开来。本发明肿瘤组织原位形成的菁染料掺杂的纳米纤维能够用于荧光、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06431158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101628.X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5/10
Abstract: 一种气密条件下的进样装置,涉及环境水体检测。提供可以很好避免样品被大气沾污,应用于水中氟利昂、六氟化硫等低浓度溶解气体的一种气密条件下的进样装置。设有安瓿瓶、转轴、旋塞、密闭盒、进气管、出气管、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安瓿瓶用于盛装水样,安瓿瓶通过密闭盒上的螺母与安瓿瓶的瓶颈固接,所述转轴设在密闭盒上,转轴用于割断密封的瓶颈的顶端;所述旋塞设在密闭盒上,所述进气管设有进气口,出气管设有出气口,载气从进气管的进气口进入进气管,水体溶解气体从出气管的出气口溢出;进气管插入安瓿瓶底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