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5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345478.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应用灾备系统及灾备配置方法,所述应用灾备系统包括:灾备管理服务装置和灾备控制装置;灾备管理服务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用户的配置数据,根据用户对灾备源目录和灾备目标目录的操作,控制混合云平台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的灾备控制装置;灾备控制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灾备管理服务装置的配置,在对应的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执行灾备操作。本发明在混合云环境下,自动利用来自不同基础设施技术的计算机资源,实现文件系统的灾难备份,一方面大大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文件灾备系统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7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02072.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12/069 , H04W12/041 , H04W12/08 , H04L9/08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以产品化、实用化和轻量化为目标,形成面向无线公网接入的支持5G通信、量子密钥和IPSec协议的5G RedCap量子加密方法及装置,基于量子密钥服务平台实时分发的、随机性更好、更新频率更快的量子密钥,采用电力5G无线虚拟专网构建量子加密隧道,提升5G无线通道传输实时业务信息及运行状态监控等数据安全性。基于5G RedCap量子CPE终端,可实现配电自动化、无人机巡检和巡检机器人业务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接入,从而提升电力业务安全接入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4736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5331.8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华乐 , 于浩 , 汪筱巍 , 刘军 , 张兰兰 , 丁健 , 李想想 , 张璐 , 卞宇翔 , 冯宝 , 崔亮节 , 吕超 , 林航 , 巨克真 , 葛红舞 , 郭子昕 , 孙圣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AES加密算法的量子加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随机生成一个密钥,所述密钥与待加密的明文按字节的先后顺序排列;对明文和密钥中的子密钥进行按字节异或操作,得到加密的密文;将加密后的密文通过字节代换层、行位移操作和列混淆子层进行密处理,得到字符串形式的密文并传输给用户端,其中,用户端在收到密文后,准备一个量子位并发送至客户端,对接收到的量子位进行测量或编码操作,然后将编码后的量子位发送回用户端;其中,用户端测量接收到的量子位,解码出密钥,并使用解码出的密钥解析收到的密文,得到明文,本发明结合了AES加密算法和量子计算技术,能够实现高度安全的身份认证,并且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49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41969.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华乐 , 刘军 , 蒋明 , 金鑫 , 于浩 , 林航 , 张璐 , 张兰兰 , 冯宝 , 李振伟 , 吕超 , 崔亮节 , 卞宇翔 , 陈小龙 , 龚亮亮 , 汪筱巍 , 李洋 , 陈会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分组密码的差分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步骤一:由随机密文对和差分密文对组成训练数据集;步骤二:使用量子‑经典混合神经网络对步骤一生成的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所述量子‑经典混合神经网络是在经典神经网络中使用量子电路作为隐藏层;步骤三:运行带有旋转门的量子电路,使用强纠缠层作为量子层;步骤四:得到区分随机密文对和差分密文对的准确率,如果准确率大于预设定值,量子神经网络能够区分随机密文对和差分密文对,由振幅嵌入层和强纠缠层组成的量子神经网络用作量子神经网络区分器;步骤五: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分组密码进行密码分析过程的精度、减少参数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684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1229753.1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军 , 刘赛 , 张磊 , 张敏杰 , 晁凯 , 杨勰 , 宋凯 , 吴垠 , 胡楠 , 杨清松 , 杨文清 , 胡游君 , 邱玉祥 , 高雪 , 叶莹 , 卢仕达 , 陈琰 , 张露维 , 陈晓露 , 顾荣斌
IPC: H04L47/50 , H04L47/6275 , H04L47/2425 , H04L47/24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计算多级调度方法,包括选择接收节点并通知Coflow的发送节点,以使得发送节点将被调度的Coflow中的流量发送到被选择的接收节点;接收发送节点发送来的每个Coflow已发送的数据流大小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确定不同Coflow的优先级,将所述Coflow的优先级发送给发送节点,以使得发送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Coflow的优先级在本地的多级队列中对Coflow进行调度。本发明通过优化云计算多级调度,可以提升云环境内部网络通信效率,可以更好的发挥云计算的计算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79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057508.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SPI协议的光波长变换方法,包括:获取待发送数据的突发控制分组,根据所述突发控制分组得到对应该突发数据分组的路由信息;响应于所述路由信息与当前SPI协议数据中的路由信息不同,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生成新的SPI协议数据;其中,SPI协议数据,包括:状态信息和路由信息;响应于所述新的SPI协议数据的状态信息与所述当前SPI协议数据的状态信息不同,根据所述新的SPI协议数据的路由信息,得到所述突发数据分组的波长数据;根据所述波长数据,生成承载所述突发数据分组的光波。本公开通过SPI协议,实现光波长的变换,满足高速的光突发交换场景,提高了光突发交换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32876.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健 , 胡游君 , 邱玉祥 , 刘军 , 蔡世龙 , 魏训虎 , 潘安顺 , 富思 , 樊泽宇 , 陈克朋 , 周忠冉 , 张文鹏 , 李马峰 , 刘皓 , 邱文元 , 顾亚林 , 张俊杰 , 李洋 , 沈耀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用户关系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周期性采集台区下所有用户的电压数据,并构建所有用户的电压数据向量集合;对所述所有用户的电压数据向量集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降维处理;对降维后的所有用户的电压数据向量集合进行DBSCAN密度聚类,得到多个簇划分;基于簇划分识别用户关系,每个簇划分中的电压数据对应的用户属于同一台区;本发明具有识别精度高、适应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859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7117.1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修复方法,利用SOM神经网络对历史电力数据集中电力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理论,获得电力数据类型满足关联性阈值的影响因素;将缺失数据的影响因素输入训练好的LSTM神经网络,获得缺失数据的电力数据类型;根据缺失数据的电力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修复。本发明考虑到电力数据的复杂非线性,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强,能够处理非线性问题的特性,实现电力数据的修复,可有效提升分类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22258.3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英福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师惠忠 , 阮冬玲 , 王升杰 , 卢维亮 , 任宏 , 刘庭辉 , 杨会涛 , 刘嘉华 , 刘军 , 周晨曦 , 万明 , 盛红雷 , 于勇 , 王朝兴 , 王靓 , 杨兴翔 , 唐海荣 , 李马峰 , 谷金颖 , 李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信息通信设备的移动运维管理及数据交互系统,包括:移动应用客户端、服务端以及架设于移动应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防火墙,其中,服务端包括:安全接入平台、移动服务端、多个业务系统和移动运维服务系统,其中,安全接入平台通过防火墙与移动应用客户端通信,且与移动服务端通信,移动服务端进一步与每个业务系统和移动运维服务系统通信,移动应用客户端通过专用加密网络作为通道,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内网,并通过移动服务端获取来自移动运维服务系统的后台业务数据。本发明一套安全高效的移动运维作业终端与业务主站端数据交互架构,为移动端与主站端进行工单处理、移动巡检、资源台账等业务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30396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35759.6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然 , 李雪梅 , 刘军 , 金燊 , 赵庆凯 , 庞思睿 , 张姣姣 , 许鸿飞 , 赵子兰 , 于蒙 , 寇晓溪 , 杜剑雯 , 吴佳 , 文玲锋 , 邢宁哲 , 马跃 , 闫忠平 , 许凌峰 , 李运平 , 赵鑫 , 马远东 , 吴可香 , 钱东俊 , 俞弦 , 吴德胜 , 刘浩 , 康睿 , 王琪 , 严晴 , 邱玉祥 , 杨静
IPC: G09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3/02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接触式智能电子标签,其特征是,由电路板、连接件和芯片组成,所述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焊接芯片的部分内嵌于连接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引脚线和触条,所述触条设置为双面触条,双面触条均与电路板上的芯片导通;本发明所述双面接触式智能电子标签通过同一面的金属触条互不导通,但分别与另一面的对应金属触条导通,以实现双面都可识别的功能,这样当一面的金属触条损坏不能使用,电子标签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既增加了电子标签的使用时间,也节约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