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7435.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试验方法分别获得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等基本物理量的值,并通过绝热温升试验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表达式。然后,构建堆石混凝土试件的细观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模拟自密实混凝土的发热过程、自密实混凝土与堆石之间的传热过程以及自密实混凝土和堆石的温升过程,计算不同龄期时堆石混凝土试件的温度场,通过将试件各部分的温度值按体积进行平均,获得堆石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宏观绝热温升值。最后对获得的绝热温升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相应的函数表达式。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绝热温升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40516.3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试验方法分别获得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参数和泊松比,并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表达式。然后,构建堆石混凝土试件的细观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对堆石混凝土试件进行数值加载,计算得到不同龄期试件的应力场,通过将试件各部分的应力值按体积进行平均,获得试件的平均应力。根据弹性力学中的物理方程,计算得到不同龄期的试件的宏观弹性模量。最后对计算得到的宏观弹性模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相应的函数表达式。相比于经验公式,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反映堆石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0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0449942.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变形的拱坝运行期实时安全监控阈值确定方法,建立反映结构主要特征的网格模型;进行变形值分离,得到水压变形分量;反馈大坝结构材料参数;进行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预测拟定水位、温度、坝肩变形、徐变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大坝变形;采用仿真方法进行水位、温度、坝肩变形、徐变单因素变形影响分析,得到变形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水位、温度、坝肩变形、徐变及拟定水位、温度、坝肩变形、徐变,利用插值算法得到实际条件下大坝变形;基于监测与计算变形,确定变形允许波动范围;最终得到实时变形监控阈值。本发明准确预测大坝变形,实现物理机制良好解释,同时监控指标实时动态变化,能够实现实时精准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046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0554265.X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水期库岸岩质边坡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包括各变形分量的库岸边坡变形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对边坡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基于预测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库岸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和热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及分析;基于反演计算得到的库岸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和热学参数,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计算分析当前水位下岸坡的变形,结合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参数,得到调整后的岩体力学参数和热学参数;根据调整后的岩体力学参数和热学参数,预测下一蓄水位下库岸岩质边坡的变形,得到下一蓄水位下库岸岩质边坡的变形预测结果;并对变形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基于本发明的混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83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38082.8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宁 , 乔雨 , 牟荣峰 , 樊启祥 , 蒋龙 , 黄伟 , 廖建新 , 周秋景 , 张国新 , 刘毅 , 程恒 , 雷峥琦 , 邱永荣 , 江晨芳 , 徐秀鸣 , 杨波 , 吴龙珅 , 刘瑞强 , 张家豪 , 高宇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拱坝横缝初始粘结强度控制张开时机的方法,根据温度监测数据、横缝张开时间,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反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横缝粘结强度;基于横缝粘结强度,实现横缝张开时机的精准调控。为后续温控措施调整和横缝开度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6771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045542.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下游面水膜智能保温方法,包括:确定大坝下游面应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比较大坝下游面应力与允许抗拉强度关系;初步确定下游面水膜保温的时间、范围、水温和流量;计算保温后的大坝下游面应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与混凝土允许抗拉强度进行对比,以确定应力是否超标;根据确定的水膜保温时间、范围、水温和流量,确定不同时间段的取水深度;在坝顶设置水泵或倒虹吸结构,利用管路从相应深度取水引至下游面,并在下游面不同位置设置流水装置,形成水膜保护层;在大坝下游面水膜保温区域设置温度测量装置,实时监测水膜保温效果。本发明能够减少或消除超标拉应力,防止大坝下游面混凝土的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6677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45542.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下游面水膜智能保温方法,包括:确定大坝下游面应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比较大坝下游面应力与允许抗拉强度关系;初步确定下游面水膜保温的时间、范围、水温和流量;计算保温后的大坝下游面应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与混凝土允许抗拉强度进行对比,以确定应力是否超标;根据确定的水膜保温时间、范围、水温和流量,确定不同时间段的取水深度;在坝顶设置水泵或倒虹吸结构,利用管路从相应深度取水引至下游面,并在下游面不同位置设置流水装置,形成水膜保护层;在大坝下游面水膜保温区域设置温度测量装置,实时监测水膜保温效果。本发明能够减少或消除超标拉应力,防止大坝下游面混凝土的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21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94882.5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混凝土坝坝内廊道顶拱及底板开裂的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允许抗拉强度以及允许抗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步骤2,获取大坝廊道部位应力分布、屈服区分布以及应力分布、屈服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步骤3,获取廊道拱顶和底板混凝土拉应力超出允许抗拉强度的范围和深度;步骤4,确定预置缝的位置、深度和宽度;步骤5,布设预置缝,获取大坝廊道部位预置缝布设后的应力分布、屈服区分布以及应力分布、屈服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步骤6,确定是否有超过混凝土允许抗拉强度的区域;步骤7,确定最终预置缝的形式。本发明通过布置廊道纵向预置缝,防止了廊道混凝土的开裂,改善了大坝工作性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5904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544612.2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新民 , 金可礼 , 冯少孔 , 陈春浩 , 卢正超 , 李良庚 , 罗雄杰 , 巫林和 , 商峰 , 黎利兵 , 范哲 , 刘亦兵 , 刘铁荣 , 毕婕 , 杨波 , 姜云辉 , 黄涛 , 赵丽娜 , 缪宏 , 钟少龙 , 张悦 , 玄甲国 , 李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埋地压力输水管道渗漏连续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大型压力输水管道内布置连续监测信号采集设备,在管道外布置信号测量和分析设备;(2)测量被监测压力输水管道在正常运行工况时的振动、应变、声波和压力变化基础信号数据;模拟被监测的压力输水管道渗漏过程,测量渗漏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应变、啸叫和水压变化特征信号数据;(3)分析监测数据,建立反映被监测管道工作性态的模型,确定危害程度等级和预警阈值,开发分析判断模块和险情发布模块;(4)进行被监测压力管道的连续监测,当危害程度达到预警阈值时,发布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440516.3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试验方法分别获得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参数和泊松比,并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表达式。然后,构建堆石混凝土试件的细观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对堆石混凝土试件进行数值加载,计算得到不同龄期试件的应力场,通过将试件各部分的应力值按体积进行平均,获得试件的平均应力。根据弹性力学中的物理方程,计算得到不同龄期的试件的宏观弹性模量。最后对计算得到的宏观弹性模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相应的函数表达式。相比于经验公式,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反映堆石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