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667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409412.4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位监测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服务器与水库管理终端和至少一个采集设备通信连接,至少一个采集设备设置于水库的各预设位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个采集设备,获得该采集设备采集的水位图像和作为水位参照物的参照物图像,根据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水位图像中的水面位置和参照物图像中的参照物位置,并对水面位置和参照物位置进行分析,得出相对于参照物的水面相对位置,判断水面相对位置是否位于预警阈值区间,若位于,则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将该第一预警信息发送给水库管理终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对水库水位的监测效率和力度,避免由于水位升高甚至漫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54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409395.4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坝体监测预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每个采集设备,接收该采集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和该采集设备获取所述图像信息时的实际位置,提取图像信息中的特征图形矩阵,将特征图形矩阵与预存图形矩阵进行比较,得到坝体的初始变形量,将采集设备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进行比较,得到该采集设备的位置变化量,消除采集设备的位置变化量对坝体的初始变形量的影响,得到坝体的实际变形量,判断实际变形量是否位于预警阈值区间,若位于,则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水库管理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对坝体的监管效率和检修效率,降低坝体监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42382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08782.6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20 , G06F17/3024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库群的巡检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水库群的巡检方法应用于水库群的巡检系统。其中,数据服务器发送预设路线给数据采集设备,使得数据采集设备根据预设路线进行安全巡检,采集各位置节点所对应的水库安全信息并发送给数据服务器,然后,对接收到的水库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则在网络地图上将安全隐患对应的位置节点标注为问题节点,最后,根据标注的所述问题节点规划检修路线并发送该检修路线给终端设备,以使得工作人员参考所述检修路线对该检修路线中包含的各问题节点进行检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对水库群中的各水库的监管效率和检修效率,降低水库监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7353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47597.0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地层环境条件下的渗漏连续监测实验装置及方法,前期通过工程现场调研获取土层特性参数,在该实验装置中进行土层制样,利用该实验装置搭建堤防工程地区的堤防模型,然后通过调整水位高程、水温、气温等参数,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实现连续渗漏监测过程,实验结束得到各项参数与设定的渗漏阈值之间的关系,能够为不同堤防工程的渗漏监测提供数据依据,实现不同堤防工程的有效监控和及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342063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11903.7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4B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掺氧化镁简化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措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坝体拉应力;步骤2,将坝体拉应力与混凝土允许拉应力比较,求出应力补偿量及应变补偿量;步骤3,通过实验得到外掺氧化镁后混凝土膨胀性能和膨胀曲线;步骤4,根据步骤2及步骤3初步确定坝体各部位所需氧化镁掺量;步骤5,确定最终氧化镁分区掺量;步骤6,将氧化镁与水泥进行混掺;步骤7,坝体施工、简化温控措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在水泥中外掺氧化镁的方式,替代了现有的通水冷却温控方式,并配合表面保温措施,防止了坝体的温度裂缝。本发明简化了温控措施,减小了施工的复杂性及难度,增快了施工进度,并降低了筑坝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05825.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高拱坝建设全过程廊道开裂风险的方法,包括:构建高拱坝整体结构模型,基于高拱坝整体结构模型提取第一子结构模型,基于高拱坝整体结构模型对第一子结构模型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后的第一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化设置,得到第二子结构模型,对第二子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行廊道开裂风险评估。本发明提供的快速评估高拱坝建设全过程廊道开裂风险的方法,能够实现大坝建设全过程不同边界条件下廊道开裂风险的评估,解决了采用整坝模型中考虑廊道细部结构时的超大规模计算效率低,速度慢、难以满足工程现场实时评估需要的难题,为实时评估高拱坝建设期廊道区开裂风险,优化调整现场防裂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4802.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的方法、装置。该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高拱坝的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根据所述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以及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计算最终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值;本申请通过采用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有效提高对大坝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09412.4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位监测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服务器与水库管理终端和至少一个采集设备通信连接,至少一个采集设备设置于水库的各预设位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个采集设备,获得该采集设备采集的水位图像和作为水位参照物的参照物图像,根据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水位图像中的水面位置和参照物图像中的参照物位置,并对水面位置和参照物位置进行分析,得出相对于参照物的水面相对位置,判断水面相对位置是否位于预警阈值区间,若位于,则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将该第一预警信息发送给水库管理终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对水库水位的监测效率和力度,避免由于水位升高甚至漫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274802.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的方法、装置。该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高拱坝的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根据所述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以及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计算最终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值;本申请通过采用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有效提高对大坝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84175.4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D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混凝土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环境采集设备、指标控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调节设备以及处理设备;所述环境采集设备安装在目标环境周边,该环境采集设备用于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环境参数;所述指标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数据对环境指标进行设定;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环境参数和环境指标,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环境指标发送给所述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及设定的所述环境指标计算得到环境需求数据,并根据所述环境需求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调节设备;所述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目标环境中提供环境补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