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纳米包覆驱油剂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34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134559.5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包覆驱油剂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纳米包覆驱油剂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钙溶于乙醇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待乙醇挥发完全,得到优化包覆材料;(2)将驱油剂和步骤(1)所得的优化包覆材料分别用溶剂溶解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散剂作为第三反应液;(3)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通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剪切装置中混合;(4)在步骤(3)进行的同时,将剪切装置的流出液和第三反应液分别同时通入微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通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微结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所得流出液即为纳米包覆驱油剂;所述的纳米包覆驱油剂的粒径为1~100nm。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连续制备含三氟甲基官能团的二氢苯并[j]菲啶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44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393213.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连续制备含三氟甲基官能团的二氢苯并[j]菲啶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7‑烯炔类化合物和碱溶于适当溶剂中得到物料一;(2)将三氟甲基试剂与光催化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得到物料二;(3)将物料一、物料二分别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充分混合后进行光催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得到反应液;(4)将反应液淬灭后加入相应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干燥、浓缩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使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1,7‑烯炔三氟甲基化产物,反应条件更加温和、能够有效的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实现连续生产,降低副反应产生,产物收率最高可达99.3%,基本无放大效应,利于进行工业放大。

    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纳米包覆驱油剂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3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34559.5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包覆驱油剂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纳米包覆驱油剂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钙溶于乙醇后,与包覆材料混合,待乙醇挥发完全,得到优化包覆材料;(2)将驱油剂和步骤(1)所得的优化包覆材料分别用溶剂溶解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散剂作为第三反应液;(3)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通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剪切装置中混合;(4)在步骤(3)进行的同时,将剪切装置的流出液和第三反应液分别同时通入微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通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微结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所得流出液即为纳米包覆驱油剂;所述的纳米包覆驱油剂的粒径为1~100nm。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连续制备含三氟甲基官能团的二氢苯并[j]菲啶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4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93213.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连续制备含三氟甲基官能团的二氢苯并[j]菲啶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7-烯炔类化合物和碱溶于适当溶剂中得到物料一;(2)将三氟甲基试剂与光催化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得到物料二;(3)将物料一、物料二分别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充分混合后进行光催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得到反应液;(4)将反应液淬灭后加入相应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干燥、浓缩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使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1,7-烯炔三氟甲基化产物,反应条件更加温和、能够有效的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实现连续生产,降低副反应产生,产物收率最高可达99.3%,基本无放大效应,利于进行工业放大。

    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17307.7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盐酸作为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微反应器进行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去除反应热的能力和冷却能力,可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强酸,且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反应的安全系数,同时,微通道反应装置采用连续流的方式,物料混合效果好、返混极低,可有效提升反应选择性而提高产品质量。且原料转化率为75~92%,产物收率高达70~86%。

    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化炉筒体

    公开(公告)号:CN109576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42276.9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筒体,包括内筒,钢丝组件、外壳及固定设置在内筒两端的法兰;内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钢丝组件包括n层缠绕钢丝以及n-1层定位件,定位件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内定位槽及外定位槽;多层缠绕钢丝分别焊接在两端的法兰上;第一层缠绕钢丝沿着螺纹槽缠绕在内筒的外表面上,第一层定位件设置为包覆内筒的外表面,第一层缠绕钢丝的内定位槽与螺纹槽相对应,使得第一层缠绕钢丝同时嵌入在第一层定位件的内定位槽中;后续各层缠绕钢丝与定位件交替设置,各层缠绕钢丝嵌入在相邻两层定位件的内定位槽和相应的外定位槽之中,各层定位件包覆前一层定位件,直到第n层缠绕钢丝嵌入在第n-1层定位件的外定位槽中;外壳设置为包覆第n-1层定位件和第n层缠绕钢丝,且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法兰焊接固定。

    一种超临界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仪检测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9039024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1013023.2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焊缝检测仪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仪检测工装,包括支撑架,其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成型有半圆形的放置槽;固定环,可拆卸连接固定于安装座上,固定环内部成型有与放置槽半径相同的固定槽,且固定环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为开口;滚珠,设于放置槽内,且部分伸出固定环开口并用于抵接于压力容器表面滚动;以及探头固定座,固定于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支撑架底部的至少三个安装座上的滚珠在超临界压力容器的表面滚动,并将检测探头固定于探头固定座上,然后通过支撑架在超临界压力容器表面上进行滚动,使检测探头对超临界压力容器的焊缝进行探伤检测。

    一种检测压力容器装置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512003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0870562.1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压力容器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升降机构,支架上设置有滑轨,升降机构通过滑块滑动设置滑轨上,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安装块,电机设置于滑块下端,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滑块后与丝杠连接,安装块与丝杠螺纹连接,安装块上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探头的安装座,滑杆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板,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操作便捷,通过将检测设备通过本装置固定在待测设备上,并且检测设备可在固定装置上横向或纵向移动,检测设备不同方向和角度,检测范围广,并且不用人登高爬低,减少操作人员安全隐患,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体力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