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85283.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7/64 , B01J19/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光催化反应技术制备含芳杂基的α-羰基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烯醇类化合物溶于第一溶剂中,制备成第一反应液;将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制备成第二反应液(如摘要图所示);(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器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芳杂基的α-羰基类化合物的液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用氧化剂,且原子利用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87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54332.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319/14 , C07C323/59 , B01J19/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半胱氨酸衍生物和重氮酸酯类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制成均相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均相溶液泵入设有光源的微通道反应装置中的微反应器中反应;(3)收集微反应器的流出液,得到氨基酸衍生物。本发明中涉及的反应是一种全新的合成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添加催化剂和其它添加剂的均相体系,对于邻位、间位和对位取代重氮酸酯均有较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2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658618.5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G65/324 , C08G6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聚醚羧酸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催化剂、次氯酸钠水溶液和无机碱用溶剂溶解后经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的第一微混合器混合后注入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的第一微结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体系与亚氯酸钠缓冲溶液通过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的第二微混合器混合后注入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的第二微结构反应器进行反应;(3)将步骤(2)中所得的混合体系导入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中的产品收集器中,后处理,得到聚醚羧酸盐。本发明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原料价格低廉易得、无剧毒反应物残留、反应速度快、效率较高、制备得到的聚醚羧酸盐酸化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8453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426204.7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关键中间体的方法,括如下步骤:(1)将7‑碘吡咯并[2,1‑f][1,2,4]三嗪‑4‑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三甲基氯硅烷,所得混合溶液作为第一物料;将苯基氯化镁和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镁的有机混合溶液作为第二物料;将2,3,5‑三‑O‑苄基‑D‑核糖‑1,4‑内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作为第三物料;(2)将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一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第一微反应器反应;(3)将第一微反应器流出液与第三物料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二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第二微反应器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2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495392.6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5/227 , C07D311/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串联双功能化反应一步高效合成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其所涉及的反应装置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反应器的光照不均匀、传质传热不佳、反应时间长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该反应装置搭建简单,反应部件廉价易得,具备工业化放大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484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26204.7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关键中间体的方法,括如下步骤:(1)将7-碘吡咯并[2,1-f][1,2,4]三嗪-4-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三甲基氯硅烷,所得混合溶液作为第一物料;将苯基氯化镁和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镁的有机混合溶液作为第二物料;将2,3,5-三-O-苄基-D-核糖-1,4-内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作为第三物料;(2)将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一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第一微反应器反应;(3)将第一微反应器流出液与第三物料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二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第二微反应器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2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417307.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F9/6561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盐酸作为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微反应器进行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去除反应热的能力和冷却能力,可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强酸,且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反应的安全系数,同时,微通道反应装置采用连续流的方式,物料混合效果好、返混极低,可有效提升反应选择性而提高产品质量。且原料转化率为75~92%,产物收率高达70~86%。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0052.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电催化吲哚合成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如式Ⅰ所示的N‑取代的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第一溶液,与含有氟源和电解质的第二溶液分别同时泵入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反应,得到含有如式II所示的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使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实现连续生产,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降低副产物的产生,产率最高可达98.7%,使得精制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产品质量;基本无放大效应,利于进行工业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95392.6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5/227 , C07D311/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串联双功能化反应一步高效合成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其所涉及的反应装置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反应器的光照不均匀、传质传热不佳、反应时间长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该反应装置搭建简单,反应部件廉价易得,具备工业化放大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80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260052.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电催化吲哚合成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如式Ⅰ所示的N‑取代的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第一溶液,与含有氟源和电解质的第二溶液分别同时泵入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反应,得到含有如式II所示的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使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含氟喹啉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实现连续生产,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降低副产物的产生,产率最高可达98.7%,使得精制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产品质量;基本无放大效应,利于进行工业放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