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及灌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0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1545.X

    申请日:2015-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4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及灌浆方法。所述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包括自坝基基岩表面向下开设的灌浆孔,该灌浆孔上部设有止浆结构,该灌浆孔设置在节理裂隙或破碎带处;灌浆管,穿过所述止浆结构,且灌浆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止浆结构下方的灌浆孔内;可移动盖重,由支撑板支撑在基岩上方,且支撑板与基岩上表面之间设有防渗隔板。本发明在不影响高压固结灌浆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有效降低成本,不仅兼有“有盖重”与“无盖重”灌浆技术的优点,而且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同时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4697.5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结构。所述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坝基上的挡水坝,以及设置在坝基下方的防渗幕;所述坝基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透水地层、相对不透水层和透水岩层;所述挡水坝内设有泄压廊道,以及设置在坝基内的多个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顶端与泄压廊道连通,该泄压孔的底端位于透水岩层内。本发明改变了地层渗透力分布、控制地层产生渗透变形的深层排水泄压,从而实现降低和消除了水库蓄水引起的地层抬动变形。

    一种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及灌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21545.X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及灌浆方法。所述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包括自坝基基岩表面向下开设的灌浆孔,该灌浆孔上部设有止浆结构,该灌浆孔设置在节理裂隙或破碎带处;灌浆管,穿过所述止浆结构,且灌浆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止浆结构下方的灌浆孔内;可移动盖重,由支撑板支撑在基岩上方,且支撑板与基岩上表面之间设有防渗隔板。本发明在不影响高压固结灌浆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有效降低成本,不仅兼有“有盖重”与“无盖重”灌浆技术的优点,而且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同时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224697.5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结构。所述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坝基上的挡水坝,以及设置在坝基下方的防渗幕;所述坝基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透水地层、相对不透水层和透水岩层;所述挡水坝内设有泄压廊道,以及设置在坝基内的多个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顶端与泄压廊道连通,该泄压孔的底端位于透水岩层内。本发明改变了地层渗透力分布、控制地层产生渗透变形的深层排水泄压,从而实现降低和消除了水库蓄水引起的地层抬动变形。

    一种钻孔高压压水试验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2717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514290.7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高压压水试验加载系统。所述加载系统包括位于试验观测孔内的试验腔,蓄水池;所述试验腔与蓄水池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该进水管上装有高压水泵组;所述试验腔与高压水泵组的进水端之间连通有回水管,该回水管上装有压力表。本发明对钻孔高压压水试验加载系统管路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增设回水管,与进水管组成双管路连接方式。在回水管部位进行调压来控制试验腔水压力值,连接压力传感器测试试验腔水压力时不受进水管水流流态影响,管路水头损失较小;测试值小于实际压力,对需要达到一定设计压力值的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来说偏于安全。

    一种可进行缺陷检测、监测的地下岩洞储气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60704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391249.0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进行缺陷检测、监测的地下岩洞储气库结构,包括在地下岩体开凿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从外向内包括初衬混凝土层、防水层、二衬混凝土层、碳纤维层、玻璃钢密封层;二衬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层之间设有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储气腔的一端对接设有密封门,该密封门固定于地下岩体,密封门上设有和储气腔连通的充气通道和放气通道;密封门与储气腔的对接处密封。本实用新型既能达到对玻璃钢密封效果分别进行检测及监测的目的,又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