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细长安装空间圆筒型余度直线运动机电作动器

    公开(公告)号:CN201877980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617328.5

    申请日:2010-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细长安装空间圆筒型余度直线运动机电作动器。目的是结构紧凑、双余度、传动精度和动态响应能力高。它包括:壳体组件,电机,位移传感器;其中,壳体组件外形为圆筒型,电机为圆筒型直线电机,置于壳体组件内部,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壳体组件内部,检测电机动子相对于壳体组件的运动量。所述机电作动器包括2个独立的圆筒型直线电机,包括:2个初级绕组和2个初级轭部;共用1个次级铁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两个独立的初级绕组、轭部共用次级铁芯,传感器内置并小型化设计,故使整体机构紧凑、传动效率、传动精度、动态响应能力、冗余能力提高。

    一种微小型无刷直流电机集成化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1802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433728.8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一种微小型无刷直流电机集成化驱动器,属于机电伺服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小型化电气方案,控制电、驱动电和功率电采用非隔离式供电,采用非隔离式电源转换芯片,避免隔离器件的引入造成驱动器体积增大,通过电磁兼容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电、驱动电和控制电之间的电磁干扰;并采用集成化驱动方案,以AMT49413芯片为基础展开驱动电路部分硬件设计,利用芯片本身资源完成电机HALL信号采集,电机换向控制和闭环控制;同时采用双层板对插结构,将控制、驱动部分电路集中于上层板,功率电路集中于下层板,根据功率板母线进线方式对控制驱动板的布局和形状进行设计,减小两板对插高度。

    一种控制驱动器壳体结构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39664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20231.6

    申请日:2015-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驱动器壳体结构,属于机电伺服系统领域,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座、位于所述壳体座上方的壳体盖、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座内部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内沿着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有用于安装IGBT驱动板和IGBT的IGBT安装区域、用于支撑电源板的电源板背板、以及用于固定控制板的隔离支撑板,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容板的电容板背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控制驱动器壳体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内部结构,使得板卡易于安装,且消除了板卡之间的干涉现象,提高了控制驱动器电磁兼容性、密封性以及散热能力。

    高可靠的伺服控制驱动器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39008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17701.3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壳体、控制板、控制板支撑板、电容板、电容板背板、电源板、电源板背板、功率板、以及连接器插座,其中,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控制板、控制板支撑板、电容板、电容板背板、电源板、电源板背板、以及功率板;所述控制板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控制板,并将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容板、电源板以及功率板进行强弱电隔离;所述功率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电源板背板用于支撑所述电源板,所述电源板背板安装于所述功率板之上;所述电容板背板用于支撑所述电容板,所述电容板背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并与所述电源板背板并列布局;所述连接器插座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可靠的伺服控制驱动器具有抗振性好、电磁兼容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