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5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8758.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原子氧防静电黑色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原子氧防静电黑色柔性薄膜包括:黑色柔性基体,以及形成在黑色柔性基体表面的非致密叠层结构和防静电涂层;所述黑色柔性基体包括黑色聚酰亚胺薄膜、黑色聚酯薄膜、或黑色聚乙烯薄膜;优选地,所述黑色柔性基体的太阳吸收比αs≥0.88,半球发射率εH≥0.78。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310802.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多层隔热组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工程实现,能有效解决现有低温多层隔热组件的减重问题。该轻质多层隔热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外表面膜、N层隔热单元和内表面膜;N层所述隔热单元层叠设置在所述外表面膜和所述内表面膜之间,N为不小于3的整数;至少一个所述隔热单元仅包括反射屏,其余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屏和间隔层,其中所述反射屏位于所述间隔层上方;所述反射屏为两侧表面发射率低且具有压纹支撑的材料;所述间隔层为导热率低的非金属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4158.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表面改性氟塑料薄膜的二次表面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基于表面改性氟塑料薄膜的二次表面镜包括:氟塑料薄膜和防静电层,以及分布在氟塑料薄膜和防静电层之间的改性层;所述改性层包含C、O、Si,以及Ti、Zn、Ce、F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优选包含Si‑O‑Si、Si‑O‑Ti、Ti‑O‑Ti、Si‑O‑Zn、Zn‑O‑Zn中至少一种骨架构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56755.5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星热边界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如下:第一步,得到轨道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下主星和伴星的外露部件的温度变化曲线及温度分布梯度情况;第二步,采用等效铝板来模拟伴星的热边界,并分别设计等效铝板的实际厚度、分区、等效铝板喷涂的热控涂层的材料及等效铝板上电加热器的功率;第三步,以等效铝板为主体组装伴星热边界模拟装置;第四步,进行主星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罐外布置控温系统,通过等效铝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使等效铝板的各个区域的温度变化曲线与伴星的外露部件对应位置处的温度变化曲线一致;本发明能够解决高超声速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在超低温工况下的结霜问题,确保了预冷器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68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10077850.6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外热流模拟装置,具体公开一种平板式外热流模拟装置,其中,它包括红外板,红外板背向星体的一侧间隔安装有电加热器,在相邻的两个电加热器之间设有安装在红外板上的主冷却管路,主冷却管路通过辐射肋与辅助冷却管路连接;在红外板朝向星体的一面涂发射率大于等于0.9的黑漆;在红外板朝向星体的一侧安装测温热电偶。本发明的外热流模拟装置通过红外板和加热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提供均匀度非常高的外热流,利用红外板温度可以直接计算出所提供的外热流大小,从而不需要外热流测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31B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10056219.9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K17/00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测量航天器外表面所吸收小红外热流的高精度热屏等温型热流计。本发明采用热电阻做控温元件提高热屏控温精度;利用低导热率支撑杆连接敏感面和热屏,使两者之间的热阻更大;设置背景电加热器,提供稳定的背景热流,使热流计工作在一个热流标定误差较小的量程之内。通过这三方面的改进,使吸收式热流计的测量精度可以优于2%。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23098.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热管液塞影响的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主热管热量传输方向,确定液塞产生区域;根据主热管最高工作温度,获得液塞的最长长度;根据液塞的最长长度及主热管通过副热管的传热量,确定副热管的长度;根据主热管最高工作温度,确定副热管的充装温度;根据主热管的安装方式和液塞产生区域,确定副热管的安装位置。降低对卫星构型、设备布局的限制影响,进而降低整星布局的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056755.5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星热边界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如下:第一步,得到轨道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下主星和伴星的外露部件的温度变化曲线及温度分布梯度情况;第二步,采用等效铝板来模拟伴星的热边界,并分别设计等效铝板的实际厚度、分区、等效铝板喷涂的热控涂层的材料及等效铝板上电加热器的功率;第三步,以等效铝板为主体组装伴星热边界模拟装置;第四步,进行主星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罐外布置控温系统,通过等效铝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使等效铝板的各个区域的温度变化曲线与伴星的外露部件对应位置处的温度变化曲线一致;本发明能够解决高超声速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在超低温工况下的结霜问题,确保了预冷器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3192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757187.4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热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轨热控涂层测量装置。热控涂层辐射参数在轨测量装置,它包括:杯身(1)、杯身加热片(2)、杯身热敏电阻(3)、杯身隔热组件(4)、敏感片(5)、敏感片加热片(6)、敏感片热敏电阻(7)、敏感片隔热组件(8)、敏感片接地组件(9)、沉头聚酰亚胺螺钉(10)、聚酰亚胺隔热垫(11)、电连接器沉头螺钉(12)、电连接器(13)、电连接器聚酰亚胺隔热垫(14);本发明采用扁平式构型,杯身具有良好的等温性;杯身与敏感片连接关系简单,简化传热路径,可有效控制漏热;敏感片尺寸增大,降低了漏热和测量引起的相对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0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56983.5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K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隔热式热流计,包括敏感面、内胆、外壳、敏感面安装架、内胆安装架、外壳安装架、敏感面热电偶、内胆热电偶、多层隔热组件、黑漆涂层和镀铝膜;本发明基于热流计测量原理,通过从敏感面到内胆、内胆到外壳、外壳到热流计安装面的三级隔热构型设计,其中安装架均选用低热导率材料,并采用多层隔热组件使得内胆到敏感面的辐射漏热可以忽略,使得热流计辅助部件到敏感面的漏热为可修正的小量值;相对此前同类热流计外热流达到150W/m2时,仍然存在10W/m2以上的测量误差,本热流计将对热流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优于2W/m2,从而确保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