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隧道跨活动断层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58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017450.7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隧道跨活动断层的试验装置,包括固定箱体(左半箱)、活动箱体(右半箱)、刚性底座、滚轴支座、活动钢板、曲柄滑块加载装置。通过电动机带动曲柄运动,然后连杆推动滑块,既可带动模型箱右盘做单向运动,又能做反复运动;通过电动机的转速调整,可模拟不同断层错动速率;通过调整曲柄与连杆长度的相对比例,可施加不同的断层位错量。该装置既能够实现城市浅埋地铁隧道底部围岩的模拟,也能够模拟不同错动速率下的地铁隧道模拟。另外,该实验装置可模拟不同埋深、不同隧道底部围岩性质、不同断层与隧道夹角隧道跨活动断层的受力状况。

    一种利用活动强度矢量加权移除野点的多声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9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5158.6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活动强度矢量加权移除野点的多声源定位方法,通过移除在定位过程中贡献较低的时频点以在混响条件下获得更准确的方位估计。首先提取单声源区域。其次,计算单声源区域内部每个点的活动强度矢量和区域平均活动强度矢量,求取点‑区域活动强度权值并对时频点赋权。获取各个声源DOA粗估计方向上的活动强度矢量,计算点‑声源活动强度权值。最后,构建复合权值,对该复合权值进行聚类以移除野点。利用剩余点的复合权值构建的直方图,通过后处理和峰值搜索对声源位置进行估计,最小化野点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实现高混响声场景下的多声源精确定位。

    基于全波形反演法的起重机异形截面结构起重伸缩臂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62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176499.X

    申请日:2018-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波形反演法的起重机异形截面结构起重伸缩臂的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激励传感器阵列与采集传感器阵列分别安装在异形截面结构起重伸缩臂的两端,检测仪内整个信息的传输由控制模块完成调度。全波形反演分为频率循环与迭代循环两部分。通过分析残差数据建立得到目标函数,相关残差数据会作为相关变量引入到拟合计算中。当误差满足需要后就可以结束迭代,改变频率利用上一频率得到的模型作为初始模型mk继续重复迭代。最终仿真模型经过全波形反演法处理能够拟合实际测量结果,实现起重机异形截面结构起重伸缩臂的腐蚀缺陷成像检测。本发明使用了观测数据中的全波形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缺陷检测的精度。

    一种基于位移测量的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4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248226.1

    申请日:2018-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移测量的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监测方法,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微型薄膜试件的夹持部分;对微型薄膜试件进行疲劳加载,通过位移传感器记录在每个循环内的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分别记为Dmax、Dmin;计算Dmax和Dmin的差值记为ΔD,先在某些循环内找稳定,再将稳定的ΔD值作为裂纹评估参量,得到ΔD随着循环数的变化情况,将该值作为评估微型薄膜试件缺口部位危险点附近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情况;考察裂纹评估参量ΔD的值,当裂纹评估参量ΔD超过某一判别参数时,表征微型薄膜试件缺口部位危险点附近有裂纹萌生;本方法能够准确地监测微型薄膜试件疲劳裂纹的萌生情况。同时,本方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有很大的工程实用潜力。

    一种新建隧道超近距上穿既有盾构隧道抗隆起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017478.0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隧道超近距上穿既有盾构隧道抗隆起加固方法,在既有盾构隧道上方设置有新建隧道“板凳桩”、抗隆起锚索和大管棚施作空间的支护体系,支护体系中设置有管棚施作用的导向架,导向架中设置有沿新建隧道方向打设的导向管与大管棚;支护体系中抗隆起锚索锚头施作在新建隧道底板处。开挖管棚施工工作室、施工拱顶超前小管棚、开挖上层导洞、施作上层导洞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在上层导洞内施作“板凳桩”、施作拱顶二衬、架设导向架、施作导向管与大管棚、开挖下部土体、施作侧墙与底板、并在底板打设抗隆起锚索。本发明加固效果好,施工效率高,严格控制了既有盾构隧道变形,施工期间不影响既有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

    一种与棚盖法施工结合的可拆卸U型初期支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9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017469.1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棚盖法施工结合的可拆卸U型初期支护的方法,本方法采用U型钢架与大直径管棚相连接的方法,U型钢架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工期与材料,同时充分发挥了大直径管棚的承载能力,无需在导洞顶部施作初期支护,并与前序施作的超前预支护(大直径管棚)组成联合支护体系,充分展示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为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管棚与U型初支的结合与从上到下依次为:大直径管棚、连接件、垫块、调节件、侧墙型钢钢架(型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锁脚锚管、底部格栅钢架(格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基于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低能耗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厂房建筑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29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57045.9

    申请日:2018-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1/245 F28D20/0056

    Abstract: 基于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低能耗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厂房建筑构筑方法,属于绿色建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将静停区布置在北侧,南侧按照升温、恒温、降温养护工艺由西向东顺序布置设计;升温养护车间、恒温养护车间采用透光屋面,透光屋面夜间外加保温覆盖物;降温养护的屋面采用混凝土屋面;养护车间进深为12米;同时养护车间的长度比例以升温,恒温,降温工艺所需养护时间的比例为确定原则;养护车间北墙的高度2.1m;南墙高度为3.1m;升温养护车间、恒温养护车间的北墙采用从内到外为相变蓄热墙体、混凝土墙体、保温板;降温养护车间的北墙从内到外为混凝土墙体、保温板。本发明多方位提高PC构件蒸汽养护工艺过程太阳能保证率,减少蒸汽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碳排放。

    一种基于Sparsogram和样本熵的滚动轴承损伤程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9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6146.9

    申请日:201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arsogram和样本熵的滚动轴承损伤程度识别方法,本发明根据轴承外圈单点点蚀故障特征,针对不同故障大小的振动信号,利用Sparsogram算法快速提取包含故障特征的共振频带,计算所提取共振频带的样本熵值,通过样本熵值的变化实现对轴承外圈损伤趋势的预测。由于精确判断故障大小的困难性,本发明提出了故障区间的概念,将代表滚动轴承损伤程度(微弱损伤、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的故障区间与样本熵值区间一一对应,以样本熵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损伤程度的智能化识别。

    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0588092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10105402.2

    申请日:2008-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适用于焊接技术领域。包括有脉冲发生电路、斜坡补偿电路、运算电路、保护电路、工作点判定电路、滞后臂脉宽调节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和隔离放大电路。脉冲发生电路是采用电流型PWM集成控制器来产生两路PWM脉冲信号,送入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对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编程,并配合滞后臂脉宽调节电路,用来调节PWM脉宽,由可编程逻辑器件产生超前臂驱动信号PWM1、PWM2和滞后臂驱动信号PWM3、PWM4。该电路避免了电焊机在高功率输出时工作在硬开关状态,提高了电焊机的可靠性。

    一种逆变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234449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57381.1

    申请日:200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适用于焊接技术领域。本主电路拓扑结构主要包括三相整流器A,滤波电容C,DC-AC逆变器B,两组变压器TF1和TF2,二次整流器D1、D2,双包平衡电抗器L。三相380V交流电经过三相整流器A整流、滤波电容C滤波,获得540V的直流;经全桥逆变器,主变压器TF1、TF2逆变、降压,得到两路高频交流电;两路电流经快恢复二级管整流后,采用双包衡电抗器滤波,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产生的磁场二者相互抑制,直至两路电流大小相等,这样两路电流保持均衡。这种拓扑形式不仅扩展了主电路的容量,从原理上避免了并联均流,还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