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阵列自适应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9788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89099.0

    申请日:2011-07-06

    Abstract: 一种多阵列自适应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装置,属于检测领域。包括空绝缘容器,多阵列电极极板,绝缘层和屏蔽层;空绝缘容器外表面固定连接多阵列电极极板,多阵列电极极板外层依次为绝缘层和屏蔽层;多阵列电极极板由自上而下沿轴向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环状极板组组成,每个环状极板组由多个均匀分布的单元极板组成;通过对单元极板的物理通断控制,可以组成大小不同的组合极板。当待测非金属混合物置于容器任意位置时,通过多阵列自适应ECT传感器的逐层检测来判断待测物的位置,并按照实际测量要求,选择测量极板数量、几何尺寸、轴向屏蔽等参数,使该传感器始终保持良好的测量效果。

    钢绞线预应力的高阶纵向导波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119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240891.2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绞线预应力的高阶纵向导波测量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选取某一频率下群速度为极大值的高阶纵向模态用于钢绞线承受的预应力大小的测量。在该频率下,该高阶纵向模态的群速度在钢绞线弹性变形范围内随承受的拉应力呈单调增加或减小,并且在弹性变形范围内,钢绞线在承受不同预应力时,该高阶纵向模态群速度极大值处的频率值相对于自由状态时该纵向模态初始频率值的偏离量不超过1%,并且高阶纵向导波测量的预应力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本发明解决预应力钢绞线中施加的预应力大小无法快速、准确、在役测量的现状。

    基于一发一收法的用于钢绞线检测的单体磁致伸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3297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4813.0

    申请日:201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一发一收法的用于钢绞线检测的单体磁致伸缩传感器,属于声学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永磁铁在传感器附近产生偏置磁场,当漆包线两端加上交变电压时,会在钢绞线上产生交变磁场,由于铁磁材料存在磁致伸缩效应,在钢绞线中会产生局部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会从激励源向两个方向同时传播,根据磁致伸缩逆效应而被接收源捕获到。螺线管上所环绕的漆包线共有两层,其中一层漆包线用于激励信号,另一层漆包线的两端用于接收信号。本发明解决了在钢绞线检测中必须使用两个传感器的现状,采用了单体传感器,减少了实验装置的数量、安装工序,使检测信号简单明了、便于分析,进而降低了检测成本。

    一种采用多层绕线线圈的高性能磁致伸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51254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83735.4

    申请日:2009-05-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多层绕线线圈的高性能磁致伸缩传感器,属于声学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永磁铁在传感器附近产生偏置磁场,当漆包线两端加上交变电压时,会在钢绞线上产生交变磁场,由于铁磁材料存在磁致伸缩效应,在钢绞线中会产生局部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会从激励源向两个方向同时传播,根据磁致伸缩逆效应而被接收传感器捕获到。螺线管上环绕有多层漆包线,层与层之间用黑色胶带相隔,每两个台阶之间部分的各层漆包线的环绕方向均相同,各层环绕的漆包线之间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用于激励和接收信号。本发明解决磁致伸缩传感器在钢绞线中接收信号幅值低、信噪比差的现状,使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一种对带粘弹性包覆层充液管道导波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8288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72881.3

    申请日:2006-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带粘弹性包覆层充液管道导波检测的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利用压电换能器激励比较单一的轴对称超声导波纵向模态用于带粘弹性包覆层充液管道无损检测的方法:在管道外壁周向轴对称放置一组长度伸缩型压电陶瓷片,激励和接收衰减低于6dB/m,群速度随频率变化率的绝对值低于0.0003m,采样率为50MHz的激励信号的6dB带宽控制小于单个未受干扰的L(0,2)模态分支之一的带宽的单一轴对称超声导波未受干扰的L(0,2)模态的分支部分对带粘弹性包覆层充液管道进行无损检测。本发明解决了带粘弹性包覆层充液管道无法长距离、快速、全面、在役无损检测的现状。

    一种聚磁型电涡流探头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5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1924.7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磁型电涡流探头,激励线圈采用半椭球形结构,该结构上下线圈的厚度一致,激励线圈底面与外壳底部上表面接触且在其上部;磁芯采用高磁导率的坡莫合金加工而成,包含顶部圆台结构、中部激励线圈内表面适形的半椭球形结构以及位于底部的尖端结构三个部分,顶部圆台的大小与外壳的内部上侧适配,底部尖端与外壳底部中心位置上部的刻槽适配;外底部中心位置上部具有与磁芯尖端适形的刻槽,底部中心位置下部具有与圆柱形检测线圈适形的圆形刻槽;检测线圈采用圆柱形结构,位于激励线圈和磁芯正下方及圆柱形外壳底部刻槽内,激励线圈底部与圆柱形外壳底面处于同一平面,提高金属试件上激励磁场强度,提高微小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基于自适应优化机制的热障涂层多维度太赫兹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22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3523.5

    申请日:2024-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适应优化机制的热障涂层多维度太赫兹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构建矩阵式样品库,制备不同厚度、孔隙率和均匀度的热障涂层样品;获取热障涂层的几何尺寸稳定性、微观结构完整性及材料组织均匀性三个维度的太赫兹检测数据;建立基于表面粗糙度的多参数校正模型,采用多模态集成算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分析及误差补偿;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建立自适应优化模型,结合反馈修正机制,实现检测系统的持续迭代优化;应用于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对实际叶片涂层进行检测,收集检测数据进行系统优化,更新系统参数和模型,提升系统适用性和鲁棒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等涂层结构的无损检测领域。

    一种高温合金复合粉末激光熔覆涂层瞬态热应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908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559150.0

    申请日:202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复合粉末激光熔覆涂层瞬态热应力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高温合金复合激光熔覆涂层建立复合材料库,利用数值计算得到材料的热物性能参数;基于所建立的材料库,对建立的激光熔覆涂层模型进行温度场的仿真研究,本发明建立了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合的平面热源耦合模型;基于温度场的仿真结果,本发明通过顺序热力耦合分析方法实现高温合金复合涂层激光熔覆过程中瞬态热应力场的分布和演变,最终建立激光熔覆涂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温度场和瞬态热应力场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种指向型A0模态电磁铁式电磁声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66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958478.5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向型A0模态电磁铁式电磁声传感器,当传感器工作时,电磁铁驱动电路为桥型电磁铁提供高强度励磁电流,使电磁铁产生强度可调的水平分布偏置磁场,基于洛伦兹力效应与磁滞伸缩效应,通过调节偏置磁场强度以改变钢板受力情况,实现板结构中A0模态导波的激励。通过实验验证了所研制的指向型A0模态电磁铁式电磁声传感器在特定励磁电压下,可在钢板中激励出单一的A0模态导波;通过扫频和声场指向性测试实验,验证了指向型A0模态电磁铁式电磁声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和声场指向性;通过缺陷检测实验,验证了所研制的指向型A0模态电磁铁式电磁声传感器能够有效地减少缺陷信号的分析难度。

    一种超声背散射信号的熵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3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6984.5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背散射信号熵特征参数提取方法,通过窗函数在原始信号中截取背散射信号,通过计算不同熵特征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熵特征参数与材质劣化等级和力学性能的相关系数,筛选相关性较强的熵特征参数,建立敏感熵特征参数与材质劣化等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材质劣化等级和力学性能的评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特征参数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升了超声背散射信号特征提取的准确性,用尽可能少的特征表征不同背散射信号之间的不同,能够对超声背散射信号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指导相关的无损检测技术现场的实际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