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87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289113.2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触发的连接解锁机构,包括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若干锁紧装置组件等;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锁紧装置组件、预紧弹簧组件和导向轮安装在连接解锁机构安装结构上,联动绳索通过导向轮依次连接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若干锁紧装置组件和预紧弹簧组件;在通电情况下,利用记忆合金丝收缩力或位移,触动形状记忆合金触发机构组件解锁,在预紧弹簧组件的弹簧预紧力作用下,联动绳索牵动每个锁紧装置组件实现联动解锁。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太阳桨式帆板或其他展开体在解锁释放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污染问题,而且可重复使用、释放速度快、功耗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5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510857734.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载器计算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运载器的刚度分配简化计算方法,包括设定总体输入;设定运载器结构总重量的要求值;参考现有的其他运载器的有效载荷的频率值,提出对有效载荷初步频率的要求,反推出有效载荷初始刚度值;计算总体刚度矩阵和总体质量矩阵;计算运载器结构总重量;计算运载器固支频率;建立包含频率约束、以重量为优化对象的目标函数;最终则输出运载器各部段、有效载荷的刚度指标。本发明能够克服方案论证中因为总体方案反复导致动特性建模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满足总体动特性论证、部段轻量化、刚度指标确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5977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谐振峰的整舱减振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和减振机构,承载机构通过至少一个减振机构与舱板支架固定连接,使得5-2000Hz的关心频段范围内振动放大倍数不大于1;承载机构外部安装有发热元件,内部安装有温度均匀化的热管;承载机构内布置至少一根热管,使承载机构不同位置温度差小于5℃;减振机构包括壳体和内部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的安装方向与待减振方向一致;承载机构上特征点的高频总均方根加速度不大于10grms。本发明使得5~2000Hz关心频段范围内突出振动放大倍数均不大于1,有助于在舱段层面实现整舱减振、提高单机力学环境舒适性、减少单机减振器种类、数量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887759.5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并联布局有效载荷适配器的留轨飞行器结构,包括:有效载荷适配器(2)、分离结构(4);有效载荷适配器(2)包括卫星支架(5)等;井字梁(10)安装在支撑舱(7)的一端端面上,仪器安装板(9)位于井字梁(10)中心下端面,仪器安装板(9)两侧的井字梁(10)“口”形框内安装太阳电池阵列安装板(6),卫星支架(5)沿太阳电池阵列安装板(6)边缘;支撑舱(7)另一端端面边框沿周向分布有分离结构(4),并通过安装在分离结构(4)上的分离装置(11)实现连接或分离。本发明将有效载荷适配器作为留轨飞行器在轨进行拓展任务,实现拓展任务所需功能,降低了对主发射任务影响程度,形成了留轨飞行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73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410602369.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F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适用于小型安装空间的分离弹簧,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弹簧,外套筒的中间位置的外侧固连有法兰盘,外套筒和内套筒各自在端部设置有锁紧销孔,组装状态下,内套筒的端套在外套筒内,弹簧套在外套筒的外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端抵在端头上,另端抵在外套筒的法兰盘上,外套筒上的锁紧销孔和内套筒上的锁紧销孔重合,在锁紧销孔内安装有锁紧销。本发明的适用于小型安装空间的分离弹簧采用内外套筒的导向方案,通过在外套筒的中间位置设置法兰盘代替传统的底部法兰,使得外套筒能够穿墙(即穿过弹簧安装支架)设置,从而可以利用弹簧安装支架以下的轴向高度,进而使得本发明的分离弹簧能够适合于小型的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87759.5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并联布局有效载荷适配器的留轨飞行器结构,包括:有效载荷适配器(2)、分离结构(4);有效载荷适配器(2)包括卫星支架(5)等;井字梁(10)安装在支撑舱(7)的一端端面上,仪器安装板(9)位于井字梁(10)中心下端面,仪器安装板(9)两侧的井字梁(10)“口”形框内安装太阳电池阵列安装板(6),卫星支架(5)沿太阳电池阵列安装板(6)边缘;支撑舱(7)另一端端面边框沿周向分布有分离结构(4),并通过安装在分离结构(4)上的分离装置(11)实现连接或分离。本发明将有效载荷适配器作为留轨飞行器在轨进行拓展任务,实现拓展任务所需功能,降低了对主发射任务影响程度,形成了留轨飞行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85493.0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明哲 , 王雪梅 , 陆浩然 , 崔照云 , 叶成敏 , 刘志伟 , 张群 , 唐颀 , 杨自鹏 , 杨勇 , 于秀丽 , 杨炜平 , 刘欣 , 刘建忠 , 肖泽宁 , 张巍 , 曹梦磊 , 琚春光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悬挂式充液贮箱动力学建模方法,属于航天器动力学建模分析领域。采用“壳+梁+集中质量点单元”悬挂式充液贮箱建模方法,与支撑边界相连的贮箱部段采用壳单元模拟,其它贮箱部段采用梁单元模拟,另外为保证实际贮箱充压后具有较大的刚度,在壳单元上下端面建立多点约束RBE2以加强贮箱刚度,液体按照质心一致的方法,采用离散的集中质量单元附在相应位置的梁单元上。与传统的“梁单元”、“壳单元”相比,本发明结合了不同单元的优点,一方面不改变贮箱与主结构间连接刚度,同时兼顾了与贮箱相关的局部模态及特征点峰值响应,获得的模态及动力学响应预示值与试验值的一致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4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92792.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紧固系统统型匹配设计方法,包含:确定螺纹长度的设计余量;根据螺纹长度的设计余量,确定螺栓总长和螺栓光杆段长度对应的尺寸序列;计算抗拉工况下螺栓长度的取值范围;计算抗剪工况下螺栓长度的取值范围;根据抗拉工况下螺栓长度的取值范围和抗剪工况下螺栓长度的取值范围,按照选取原则从尺寸序列中选取螺栓尺寸;根据紧固系统应用场景的指标要求,确定满足螺栓尺寸的螺栓型号,完成螺栓匹配选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1544.3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自鹏 , 李重远 , 张群 , 张新宇 , 陈益 , 贾睿 , 吕静 , 李欣 , 梁桐 , 刘小旭 , 石佳 , 刘畅 , 周佑君 , 陈佳晔 , 张绪斌 , 李轩 , 南京宏 , 齐祥 , 王瑾 , 肖昆 , 奚琳 , 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光会聚原理验证系统,包括:主镜单元、次镜单元、支撑工装单元、系统计算机和电箱;其中,所述系统计算机和所述电箱相连接;所述电箱与所述主镜单元相连接;所述主镜单元与所述次镜单元均与所述支撑工装单元相连接;所述系统计算机通过所述电箱控制所述主镜单元展开至预设标定位置后,平行光垂直照射所述主镜单元,经主镜单元、次镜单元两次反射,测量出射缩束平行光准直度与光斑能量密度。本发明降低了地面原理样机整体加工及装调难度,可验证空间大口径展开式太阳光会聚系统展开方案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145977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谐振峰的整舱减振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和减振机构,承载机构通过至少一个减振机构与舱板支架固定连接,使得5‑2000Hz的关心频段范围内振动放大倍数不大于1;承载机构外部安装有发热元件,内部安装有温度均匀化的热管;承载机构内布置至少一根热管,使承载机构不同位置温度差小于5℃;减振机构包括壳体和内部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的安装方向与待减振方向一致;承载机构上特征点的高频总均方根加速度不大于10grms。本发明使得5~2000Hz关心频段范围内突出振动放大倍数均不大于1,有助于在舱段层面实现整舱减振、提高单机力学环境舒适性、减少单机减振器种类、数量和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