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9267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865836.6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所述纳米多孔微支架为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2)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3)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将载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载体包被在海藻酸钠多孔支架中,利用液氮速冻破碎法,开发出一种纳米载体-海藻酸钠复合微支架体系,该体系具有能高效促干细胞扩增和定向分化,操作简便,临床实用性强等特点。

    一种在PC树脂镜片上沉积DLC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252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46958.0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PC树脂镜片上沉积DLC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学镜片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PC树脂镜片为基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技术在PC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本发明利用PECVD技术特点,即基体温度低、沉积速率快、成膜质量好、针孔较少、不易龟裂,最终获得耐磨性和透光性良好的光学镜片。

    含有氟磷灰石和二氧化钛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9332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25150.4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魏世成 魏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磷灰石和二氧化钛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复合材料是一种用氟磷灰石和二氧化钛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形成的骨修复材料,是以熔融方式共混氟磷灰石,二氧化钛和聚醚醚酮,其中氟磷灰石占复合材料总重量的10~30%,二氧化钛占复合材料总重量的10~30%,其余为聚醚醚酮成分。本发明采用氟磷灰石和二氧化钛与聚醚醚酮形成复合材料,实现了强度和韧性好、弹性模量与人骨一致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骨替代材料,可克服现有金属和陶瓷骨替代材料存在的力学性能与人骨不匹配的缺点。

    一种治疗龋齿的组合物及用该组合物制备氟磷灰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631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3917.1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龋齿的组合物,属于牙科修复用的生物材料领域。本发明将磷酸四钙、氟化铵和磷酸水溶液调和形成水泥状物质,将水泥状物质填充到深龋的牙齿表面和小洞,在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固化1~3天后,生成氟磷灰石,从而修复龋坏釉质缺损,特别是釉质大缺损(深龋)的修复。由于合成的氟磷灰石与牙釉质具有类似的化学组成成分,因此,修复材料能够和天然牙釉质形成直接的结合。合成的氟磷灰石具有化学计量的磷灰石结构,在人生理体液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溶解性很低),而在酸性条件下(细菌存在的时候)缓慢释放氟离子,因而材料不仅可修复深龋,而且还具有防龋的效能。

    一种可注射多孔微芯片及其多级分时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8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507228.2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多孔微芯片及其多级分时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可注射多孔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海藻酸钠溶液吸入注射器,通过针头将复合溶液挤出形成微液滴,快速将其点至事先预冷过的聚四氟乙烯板上;2)待微液滴滴好后,将聚四氟乙烯板置于4℃冰箱1h,然后静置于‑20℃冰箱12h;3)接着进行冷冻干燥步骤,直至完全冻干;(4)向冻干后的聚四氟乙烯板上的微片滴加适量的2%氯化钙(w/v)交联剂,充分交联5‑10min,然后用PBS浸洗3次;5)将微片转移至装有PBS的离心管中,置于4℃冰箱2‑3d,并隔天换一次PBS;6)将微片冷冻干燥至完全冻干,即制得可注射多孔微芯片。

    一种基于脂质体的活性小分子控释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274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300574.3

    申请日:2019-04-15

    Inventor: 魏世成 许晓 李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脂质体的活性小分子控释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载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性小分子和脂类溶于甲醇和氯仿的混合物中(1:1,v/v);(2)采用旋转真空蒸发仪除去甲醇和氯仿,之后用水化液水化脂质膜;水浴超声,获得包载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通过多孔聚碳酸酯膜挤压;透析过夜;(3)将多巴胺溶液加入到生物材料中,轻轻摇匀过夜;在无菌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4)加入载有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静置反应;再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后即可获得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修饰的培养板表面。该方法将活性小分子脂质体共价接枝在聚苯乙烯表面,使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一种纳米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92674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865836.6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所述纳米多孔微支架为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2)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3)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将载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载体包被在海藻酸钠多孔支架中,利用液氮速冻破碎法,开发出一种纳米载体‑海藻酸钠复合微支架体系,该体系具有能高效促干细胞扩增和定向分化,操作简便,临床实用性强等特点。

    修复牙釉质的组合物及用该组合物制备氟磷灰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356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205839.0

    申请日:2010-06-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缺损牙釉质的组合物,属于牙科修复用的生物材料领域。本发明将磷酸四钙,磷酸氢钙和氟化钠混合,然后加入水,调和形成水泥状物质,将水泥状物质填充到龋坏牙釉质缺损龋洞内,在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固化1~3天后,生成氟磷灰石,从而修复龋坏釉质缺损,特别是釉质大缺损(深龋)的修复。由于合成的氟磷灰石与牙釉质具有类似的化学组成成分,因此,修复材料能够和天然牙釉质形成直接的结合。合成的氟磷灰石具有化学计量的磷灰石结构,在人生理体液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溶解性很低),而在酸性条件下(细菌存在的时候)缓慢释放氟离子,因而具有防龋的效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