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5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8741.6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电阻点焊而接合的被焊接件的熔核直径推定方法具备:参考焊接工序,测定测试件的膨胀量并且接合测试件;熔核直径测定工序,测定接合后的测试件的熔核直径;关系式决定工序,决定测定出的测试件的熔核直径与测试件的膨胀量的关系式;正式焊接工序,测定被焊接件的膨胀量并且一边通过一对电极对被焊接件进行加压一边通电来进行接合;及熔核直径推定工序,使用被焊接件的膨胀量和关系式来推定接合后的被焊接件的熔核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84045.7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探测溅射的产生的精度高的溅射探测方法及焊接体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溅射探测方法探测电阻点焊中的溅射的产生,该电阻点焊通过利用一对电极夹住将多个金属构件相互重叠而成的被焊接件并进行通电来接合被焊接件,所述溅射探测方法基于被焊接件的熔融部的体积变化来探测溅射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8133.7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焊接结构的方法及焊接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焊接结构的方法及焊接装置,其能够减少毛刺形成。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制造焊接结构的方法是用于制造通过点焊由三个或更多个金属板形成的层叠体而形成的焊接结构的方法,三个或更多个金属板中的至少一个金属板比其他金属板薄。该制造方法包括:使层叠体的焊接点在对其加压的同时通电并使主电流流过层叠体的焊接点的步骤,以及使层叠体的焊接点在对其加压的同时持续通电并使大于主电流的大电流流过层叠体的焊接点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6847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80013839.1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3K11/20
Abstract: 异种金属件的接合方法具备:准备工序,准备铆钉、多个金属部件、以及柄和设置于柄的前端的电极部;夹入工序,利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夹着铆钉及多个金属部件;以及埋入工序,通过利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加压通电,使铆钉相对于金属部件埋入。准备工序包括如下工序:作为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准备满足第一电极的电阻值及第二电极的电阻值为待接合的多个金属部件的电阻值与铆钉的电阻值的合计值以下这一条件的两个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05246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80037974.1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3/00 , B21D39/032 , B23K33/008 , B23K37/04 , Y10T403/477
Abstract: 在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开出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12a)的孔(12),在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中在与孔(12)对应的位置处的对应部分中形成两个切缝(22a),并且设置通过使两个切缝(22a)之间的部分塑性变形而隆起的桥接部(22)。第二待焊接部件(21)的桥接部(22)的隆起部分插入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孔(12)中,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的孔(12)的两个侧边(12a)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的桥接部(22)中的两个切缝(22a)重叠,并且第一待焊接部件(11)和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接合的状态下被焊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306851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39835.2
申请日:2011-08-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0 , B23K31/02 , B23K33/004 , B23K2101/18 , F16B5/0004 , F16B5/07 , F16B5/08 , F16B17/008 , F16B21/09
Abstract: 一种焊接结构包括: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通过与第一待焊接部件(11)接合而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11)定位以进行焊接;和第一定位部(10a)、第二定位部(10b)和第三定位部(10c),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与第二待焊接部件在第一至第三定位部彼此接合。第一至第三定位部(10a-10c)各自构造成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11)和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定位部(10a,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与第三定位部(10c)的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