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60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487357.1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最外侧带倾角的防撞箱;与桥墩连接、托住防撞箱的“L”型基底浮箱;设置在基底浮箱与外部防撞箱之间的缓冲装置;船体撞击在所述耗能装置上时,通过缓冲装置的大变形耗能;基底浮箱的承托面高于水平面,防止缓冲装置浸水锈蚀,增加耐久性;防撞箱外侧薄壁向下倾斜,能避免船撞过程中防撞箱上翘,保证缓冲装置最佳工作效能。本发明通过基底浮箱将整个装置浮于水面,船撞时由外部防撞箱直接承受冲击力,同时将大部分碰撞力传替给缓冲装置被动挤压变形耗能,从而降低桥墩承受的撞击力,在保障桥梁和船舶的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本装置的损坏。

    铁路落下孔车过曲线的货物安全装载尺寸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094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80739.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落下孔车过曲线的货物安全装载尺寸计算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落下孔车的心盘参数、转向架参数以及待过曲线的曲率参数;基于落下孔车的各个心盘、转向架以及待过曲线圆心三者的几何关系,根据心盘参数、转向架参数以及曲率参数计算近货物内端转向架心盘与货物中心之间的纵向间距以及由于近货物转向架与水平货物的相对偏转角引起的转向架半宽凸出部分的纵向尺寸,确定落下孔车近货物端转向架内角与货物端部的最小容许距离;基于最小容许距离、纵向尺寸以及纵向间距确定落下孔车货物的安全装载尺寸,并在驶过待过曲线时将落下孔车的货物尺寸控制在安全装载尺寸内,从而保证落下孔车驶过曲线时的安全性。

    一种柔性四硫化三钒-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85359.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四硫化三钒‑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柔性碳纤维和负载于柔性碳纤维表面的纳米球状V3S4构成,其中纳米球状V3S4的负载量为1‑2mg/cm2。该复合正极材料具备优秀的导电性和柔性,V3S4的晶体结构有利于锌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提升了锌离子的存储和运输,提升了电池的容量,碳纤维极大的提升了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整个电极具备优异的柔性,多次弯折后仍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6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87357.1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多层耗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最外侧带倾角的防撞箱;与桥墩连接、托住防撞箱的“L”型基底浮箱;设置在基底浮箱与外部防撞箱之间的缓冲装置;船体撞击在所述耗能装置上时,通过缓冲装置的大变形耗能;基底浮箱的承托面高于水平面,防止缓冲装置浸水锈蚀,增加耐久性;防撞箱外侧薄壁向下倾斜,能避免船撞过程中防撞箱上翘,保证缓冲装置最佳工作效能。本发明通过基底浮箱将整个装置浮于水面,船撞时由外部防撞箱直接承受冲击力,同时将大部分碰撞力传替给缓冲装置被动挤压变形耗能,从而降低桥墩承受的撞击力,在保障桥梁和船舶的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本装置的损坏。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1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66651.5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式防船撞耗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桥墩外侧迎水面或/和背水面上的转动卸能装置;与转动卸能装置连接、悬浮在水中的缓冲装置;设置在缓冲装置与桥墩之间的悬浮导轨;船体撞击在所述转动卸能装置上时,转动卸能装置用于拨转船头,并配合悬浮导轨带动防撞装置整体转动。本发明通过转动卸能装置在船撞击在桥墩之前,拨转船头、配合悬浮导轨实现被动避让,从而降低桥墩承受的撞击力,在保障桥梁和船舶的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本装置的损坏。

    一种高导电中强度非热处理型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8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460575.6

    申请日:2015-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中强度非热处理型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铝合金导体材料主要由铝、镁、铜、铁和硼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工业纯铝锭熔化,向熔体中加入镁、铜、铁和硼的中间合金,经搅拌、精炼、炉前成分快速分析、成分调整、静置后,连铸连轧成圆形铝合金杆。该铝合金导体材料的电导率≥59.2%IACS,抗拉强度≥240MPa,延伸率≥2.0%。本发明组分配比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连铸连轧即获得具有较高电导率以及较好抗拉强度的非热处理型铝合金导体材料;便于实现连续生产,可有效减低铝合金导线的生产成本以及能源消耗,制造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适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锰渣-固废混合烧结制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7978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300541.8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渣-固废混合烧结制砖的方法,将干燥至恒重的锰渣、页岩、粉煤灰按一定配比一起混合粉磨或分别粉磨后再混合,并按一定级配要求过筛后得到固废混合烧结砖的制备原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腐植酸钠稳定剂和清水搅拌均匀并陈化一段时间,再经挤出机制成样块,最后经干燥、焙烧、冷却等热处理工序得到固废混合烧结砖成品。本发明以电解二氧化锰渣为主要原料,以页岩替代粘土作为辅助原料,并在此基础上添加粉煤灰调整组分,通过配料-预处理-制模-干燥-焙烧-冷却工艺制备锰渣固废烧结砖,实现了“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