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信号到达时间的单程测距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3561.X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方法,包括:由无线设备与多个基站进行测距交互,其中,无线设备采用参考信号的形式发送单程测距请求;由无线设备获取基站响应于单程测距请求而反馈的测距数据包,其中,所述测距数据包承载有由基站在物理层测量得到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基于多个基站反馈的测距数据包获得所述无线设备相对于所述基站的位置;本发明在不经应用层对数据包封装发送与拆包解析的情况下,可以在物理层对参考信号获得更精确的发送时间和到达时间,进行获得更准确的信号理论飞行时间,提高基于无线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

    一种用于5G NR并行解交织和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2912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100413.7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5G NR LDPC码的并行解交织和解速率匹配的方法,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包存储到环形缓冲器,其中环形缓冲器分为Q个存储区域,Q为调制阶数,所述Q个存储区域视为虚拟矩阵储存器的Q行,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0:根据重传版本号、接收的速率匹配长度E、调制阶数Q、填充比特长度fill_num及起始地址fill_start确定在环形缓冲器中的Q个存储区域的起始地址;步骤200:从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一位起依次将每Q位数据中的第i位数据存储到第i个存储区域,直到将数据包的数据全部存储到所述环形缓冲器,其中i=0…,Q‑1。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降低处理时延,并降低内部存储器大小,同时避免了与总线交互带来的传输效率问题。

    一种车辆协作自适应巡航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9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52366.9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协作自适应巡航控制的方法,所述车辆间通过无线网络组成车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队内首车的动力学信息以及本车的前一辆车的动力学信息;根据车队内首车的动力学信息、本车的前一辆车的动力学信息以及各车辆与首车的动力学的传递函数,确定本车在预设的多种跟车策略下的跟车参考信息,所述跟车参考信息包括每种跟车策略中本车在多种通信时延下的行车控制参数以及关系曲线,所述关系曲线包括多种通信时延下对应的为满足行车稳定性所需的最小行车间距;根据本车的通信时延和跟车参考信息,选择最优的跟车策略,按照对应的行车控制参数计算用于行车控制的控制输出。

    一种融合移动边缘计算的蜂窝网络计算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08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16995.6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移动边缘计算的蜂窝网络计算卸载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卸载任务执行时延和能耗提升率的效用函数,当蜂窝小区中用户有计算任务需要完成时包括下述步骤:根据小区用户的计算任务需求,计算最优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最优发射功率,计算所述用户的效用增量;根据所述最大效用增量将用户分为初始本地执行集合与非本地执行集合;非本地执行集合的用户向基站发送卸载请求;基站根据所分配的计算资源计算获得系统效用最大的最终卸载集合;最终卸载集合中的用户将任务发给MEC服务器执行。本发明同时考虑了时延和能耗,能够满足具有不同设备续航能力的用户需求,高电量用户能够获得更低时延,低电量用户能够获得更低能耗,更好地保障了用户体验。

    一种用于车载边缘计算系统的任务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9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75917.X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边缘计算系统的任务卸载方法,包括:步骤100:接收TaV产生的任务描述,任务描述至少包括输入和/或输出数据大小、计算密度;步骤200:做出卸载决策以使最大子任务响应时延最小化,其中卸载决策包括为每个服务节点分配的任务比例、无线带宽比例、以及每个服务节点的传输策略为数据传输还是指令传输;步骤300:由TaV根据卸载决策将用于所述多个子任务的输入数据或者计算指令传输给所述服务节点。相比传统的CBO和SBO,在任何参数设置下,本发明所提出的TATO机制始终可以实现最低的任务响应时延;同时,相比传统的CBO,当无线传输带宽为系统瓶颈时,所提TATO机制可有效降低业务响应时延。

    一种传输网络结点的调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3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405487.4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网络的汇聚结点装置,用于将进入所述汇聚结点装置的数据流A复用为数据流B,所述汇聚结点装置包括:缓存模块,用于接收并暂存所述数据流A对应的数据包;数据流调度器,用于根据调度规则,控制所述数据包从对应的所述缓存模块内读出和/或离开所述汇聚结点装置的时间,以及用于为所述数据包分配在所述数据流B中的位置;其中,所述调度规则包括优化所有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汇聚结点装置的最大传输时延。

    一种5G PRACH峰值检测算法的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8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1195.1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峰值的自适应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00:确定是否发生随机接入前导序列虚检;步骤200:在确定发生虚检时,从收集的所有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功率时延谱平均功率中求出最大值maxvalue与平均值mean,并计算出噪声因子factor与噪声门限threshold;步骤300:利用所述噪声因子factor和噪声门限threshold检测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应现实5G复杂的业务场景变化,避免基站物理层软件陷入重复接收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循环,降低了物理层信号处理软件的部署难度,本发明在实现过程中采用一些特定设计的数据结构,减少了对内存资源的占用。

    一种无线虚拟导轨系统以及车辆定位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9944.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虚拟导轨系统,包括无线虚拟导轨、超级基站、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无线虚拟导轨由部署于全路段的通信节点组成,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中心规划的车辆行驶路线,以及确定车辆的实际位置;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应答器,所述应答器用于通过电磁感应方式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超级基站通过光纤与所有所述通信节点相连,使得通信节点间可以通过超级基站高速通信,实现信息共享;所述控制中心用于规划车辆行驶路线,并将所述车辆行驶路线通过超级基站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本发明还提供基于无线虚拟导轨系统的车辆定位和控制方法。

    一种面向用户QoE需求的无线网络缓存推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5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8653.3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缓存推荐方法,所述无线网络的基站缓存的文件为集合为Fcache,对于用户u的对文件的文件请求,如果不属于集合Fcache,从Fcache中选择文件fu向用户u推荐,所述推荐方法包括:步骤100:从Fcache中选择满足喜好程度和体验质量QoE需求的文件集合Lu,其中体验质量QoE基于流畅程度体验和内容体验获得;步骤200:确定Lu中每个文件的最小服务簇的基站数量;步骤300:选择服务簇基站数量最少的推荐文件作为该用户的推荐文件fu。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降低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一种基于窄波束的无线导轨系统和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1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9712.7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波束的无线导轨系统,包括无线导轨、超级基站、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无线导轨由部署于全路段的通信节点组成,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中心规划的车辆行驶路线以及引导和控制车辆行驶;所述通信节点安装窄波束发送和接收装置,用于获取车辆位置信息以及生成与车辆规划路线一致的窄波束;所述超级基站通过光纤与所有所述通信节点相连,所述通信节点之间通过超级基站高速通信,实现信息共享;所述控制中心用于规划车辆行驶路线,并将所述车辆行驶路线通过超级基站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系统的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