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0649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922165.7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模块,包括导电散热过度片、励磁晶体管裸片、续流二极管裸片和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导电散热过度片用于导电及散热;励磁晶体管裸片位于导电散热过度片表面,控制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的通断;续流二极管裸片位于导电散热过度片表面,与励磁晶体管裸片不直接接触,当励磁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时,消耗掉发电机转子中的电流;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贴装在励磁晶体管裸片表面,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子和励磁晶体管裸片的栅极使采用引线键合方式形成电连接,根据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控制励磁晶体管打开和关闭,本发明采用三维堆叠结构将励磁晶体管裸片和和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分开制造再集成,提高了模块集成度降低了成本。

    柔性电容型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8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605950.1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容型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及方法,柔性电容型触觉传感器,包括:传感层、压敏层和驱动层,其中,传感层为上电极层,用于感应触摸位置和压力;压敏层为间隔兼传输层,与传感层连接,用于传输传感层感应到的触摸位置和压力;驱动层为下电极层,与压敏层连接,用于检测和分析触摸位置和压力大小,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触觉单元以及各个触觉单元之间的绝缘部;其中,每个触觉单元的结构满足:待测接触点在不同位置时,与该待测接触点的位置对应的各个触觉单元之间的相对面积占比发生变化。该传感器可实现三维压力大小和受压位置的同时检测,具有精度高、功耗小、结构新颖、以及较高的传感灵敏度的特点。

    一种硅神经电极混合集成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083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28793.8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神经电极混合集成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前置放大器芯片和硅神经电极;在前置放大器芯片表面制作掩膜,在前置放大器芯片输入压焊盘中制作金属层;在前置放大器芯片表面和压焊盘中制作绝缘层;对前置放大器芯片和硅神经电极的表面进行抛光;采用硅片键合技术将前置放大器芯片与硅神经电极集成,在前置放大器与硅神经电极间形成耦合电容。本发明有效隔离了电极记录点与神经细胞接触时形成的电极-电解液极化电位与细胞组织的共模扰动,消除了对前置放大器直流工作点的影响,简化了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神经信号记录系统。

    皮下植入式药物释放系统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064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1422.X

    申请日:2013-04-09

    Abstract: 一种皮下植入式药物释放系统,包括:一体外激励与控制电路,该体外激励与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传输电极和一第二传输电极;一皮下植入芯片,该皮下植入芯片包括一第一传输端和一第二传输端,该第一传输端与该体外激励与控制电路的第一传输电极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与该体外激励与控制电路的第二传输电极耦接,使体外激励与控制电路与皮下植入芯片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本发明提供的皮下植入式药物释放系统,其利用人体皮组织作为信号传输媒介,实现药物即时有针对性的释放,在紧急情况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治疗需要长期反复进行药物治疗的慢性疾病,也可起到帮助作用。

    应用于植入式神经信号记录的高速低功耗信号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3851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62492.6

    申请日:2010-04-28

    Inventor: 陈弘达 陈进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植入式神经信号记录的高速低功耗信号传输方法。在植入式神经信号记录微系统中,神经信号记录微电极,神经信号预处理电路和发射机集成在一起,并植入到人的体内。神经信号记录微电极提取神经信号,经过预处理电路的处理,由发射机通过微电极将信号传递到人体,利用人体自身作为信号传输媒介,通过这种体信道传输的方式将神经信号传输到体外。在外界通过微电极探测信号,然后通过接收机将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本发明可以实现高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低功耗的信号传输。

    使用硅阵列孔装配微丝电极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3406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10102800.9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丝电极阵列的装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使用硅阵列孔装配微丝电极的技术。采用普通光刻和化学各向异性腐蚀的方法,能够制作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孔径和排布方式可控的硅阵列孔,通过环氧树脂的固定来完成微丝电极的二维或三维装配。本方法适合小尺寸微丝电极阵列的组装及器件封装,阵列孔可以方便的根据微丝的半径、间距、排布方式等进行用户定制。

    一种高边功率驱动电路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94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41193.3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边功率驱动电路,包括公共线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逻辑控制电路、电平移位电路、驱动电路、自举充电电路以及高边电源轨道控制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性连接至公共线路上,用以提供低压电源;逻辑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公共线路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用以输出驱动信号;电平移位电路电性连接至逻辑控制电路,用以输出高边驱动信号;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至电平移位电路,用以输出为栅极驱动信号;自举充电电路电性连接至公共线路以及驱动电路,用以产生高边自举电源轨;高边电源轨道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公共线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逻辑控制电路、自举充电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用以控制高边自举电源轨。

    一种分段电源管理电路、上电电路及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3641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932015.1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电源管理电路,可应用于耗尽型GaN分段驱动电路,分段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压预调整电路,负压直流‑直流电路,第一与门,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二与门,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三与门,第一或门,第三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一非门。其中,负压直流‑直流电路为第一阶段电路供电;第一电压与负电压为第二阶段电路供电;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负电压为第三阶段电路供电;第三电压和负电压为第四阶段电路供电;与门,或门和非门用于内部逻辑信号的产生。该分段电源管理电路在分段驱动电路处于不同阶段时分段供电,与传统供电方式相比,避免了非工作模块的耗电,降低了功耗。

    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06495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22165.7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模块,包括导电散热过度片、励磁晶体管裸片、续流二极管裸片和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导电散热过度片用于导电及散热;励磁晶体管裸片位于导电散热过度片表面,控制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的通断;续流二极管裸片位于导电散热过度片表面,与励磁晶体管裸片不直接接触,当励磁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时,消耗掉发电机转子中的电流;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贴装在励磁晶体管裸片表面,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子和励磁晶体管裸片的栅极使采用引线键合方式形成电连接,根据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控制励磁晶体管打开和关闭,本发明采用三维堆叠结构将励磁晶体管裸片和和电压调节器控制芯片分开制造再集成,提高了模块集成度降低了成本。

    一种多感官集成的电子皮肤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17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00410.2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一种多感官集成的电子皮肤,由若干个设置在柔性基底上的电子感官单元组成,电子感官单元的主体是一个以电阻为负载并采用共源极接法的有源场效应晶体管,可同时实现触觉感官的测力功能、温度感官的测温功能和距离感官的测距功能。本发明可模拟人类皮肤的几种基本功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可贴合在机械手表面,判断和收集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材质、软硬程度等一系列物理特性以及温度、距离信息,为智能机械手或机器人完成一系列精细、高难度动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基础保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