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4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31409.3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25/301 , C12Q2531/113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反应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包含一条寡核苷酸序列,其5’端为扩增靶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并修饰荧光基团,3’端为一段与5’序列反向互补回文结构核苷酸序列,并修饰荧光淬灭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该探针形成分子内二级结构,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靠近从而淬灭荧光基团释放的荧光信号。所述的探针与一般荧光单针相比,特异性高,灵敏度高,荧光淬灭效率低,因此反应的信噪比更高,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以及所有终点荧光检测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3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51535.6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芯片的金沉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已知的DNA序列点样到微阵列上制备基因芯片,在待测核酸的5’端预先修饰一种生物大分子,以及在纳米金上标记与待测核酸上修饰分子匹配的另一生物大分子构建纳米金复合探针,然后将修饰好的待测核酸和标记好的所述纳米金复合探针与所述基因芯片混合,孵育,洗去未反应的所述纳米金复合探针,加入双氧水金增强反应液观察。本发明提供的基因芯片的金沉积检测方法最大的特点及优点为:灵敏度高,检测方便,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目视化检测,检测及信号读取设备依赖程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09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6080.9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拟涉及一种基于矿物油饱和PDMS材料数字PCR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量矿物油(液体石蜡)的PDMS单体制备PDMS数字PCR芯片,芯片包括乳滴生成结构、乳滴收集结构两部分。乳滴在同一芯片上制作、收集,然后在同一芯片上进行PCR扩增。该芯片避免了PDMS对数字PCR体系中油相的吞噬,有利于维持PCR反应过程中乳滴及PCR反应的稳定性。而且与目前数字PCR芯片技术相比,成本低,操作简便,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812529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156014.4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在基因芯片膜转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复合探针为三条探针共同标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三种探针分别为检测探针DP2和两种长短不同的信号探针SP1和SP2,三种探针的长度DP2≥SP1>SP2,且SP1碱基长度比SP2长10mer以上;DP2、SP1和SP2混合的比例为DP2/(SP1+SP2)=1∶5-1∶30,其中SP1与SP2的比例在1∶5-1∶30之间。所述的三条探针共同标记纳米颗粒所形成的空间立体结构降低杂交及生物素——键亲和素反应的空间位阻,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杂交和显色的方法用于检测合成靶DNA分子和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灵敏度高和探眼可分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557964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16012.X
申请日:2004-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利用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是在芯片表面进行原位PCR反应对待测基因进行检测的方法。将普通PCR反应中的上游引物连接poly(T)的臂结构后,5’端氨基修饰后连接于醛基修饰的玻片等载体上,在芯片表面上进行的一种芯片原位PCR反应。利用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目前基因芯片杂交中小片断探针和待测大片段不能有效杂交的问题,实现了样品处理和标记同步化和原位检测。本发明可用于SNP检测、转基因植物检测、疾病检测等方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