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04949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37646.8
申请日:200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化球磨法制备纳米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与氢发生氢化反应的金属或合金装入球磨罐,罐的密封盖上安装有可承受10MPa的通气阀门;将球磨罐加热至100~250℃,抽真空至10-3Pa,保持15分钟;通入压力4~8MPa的氢气保持1小时;球磨15~60分钟,球磨结束后,应先释放出氢气,并再用氩气清洗2~3次,在手套箱或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将纳米级金属单质或合金从球磨罐中取出。本发明优点是由于氢的作用,材料受空气污染少,产品性能好,特别适合与氢发生氢化反应的Zr、V或钛基合金、镁基合金及稀土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404948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37644.1
申请日:200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22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单质(Ti、V、Zr、Co)和合金(TiMn基、Zr基、Mg基、稀土系)直接与氢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而在金属氢化物分解过程中,膨胀的晶格发生收缩,经多次氢化物的形成与分解反应后,大块的金属单质或合金粉碎成直径为微米级的纳米材料中间体。氢化物的生成温度为80~300℃,真空度达0.001Pa,应保持15~120分钟,首次吸氢反应必须加热,且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分解放氢则始终在80~100℃范围,重复吸氢4~8次,即制备成纳米中间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金属单质与合金直接与氢发生反应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既避免了与其它物质接触,又不影响后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508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162083.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热式抗膨胀金属储氢装置,抗膨胀结构均匀安装在压力容器罐体的内壁以为储氢合金吸氢膨胀预留空间,换热结构安装在抗膨胀结构的内部以对吸放氢循环进行热交换,储氢合金分布在换热结构中以形成合金粉床体,导气管为中空的两端封闭管且自由分布在合金粉床体的内部以提高氢气传输速度和纯度,过滤结构独立于导气管且安装在压力容器罐体的进出口处。根据本发明的内热式抗膨胀金属储氢装置,高效安全,能够解决储氢装置中存在的传热、传质效率低下以及罐体膨胀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4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090837.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锂电池的钼酸锂正极材料,其化学结构式为Li2MoO4。并提供其高温固相制备方法,包括按摩尔比称取锂盐和钼源,球磨2~5h后将其取出研磨并过筛;在空气气氛下200~800℃烧结10~16h,降至室温。还提供其水溶液合成制备方法,区别在于锂盐和钼源倒入水中搅拌并烘干。此外,本发明提供高温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上述高温锂电池的钼酸锂正极材料研磨并过筛;称取该材料、低熔点硝酸盐和活性炭材料,球磨2~5h;将其在空气气氛下180℃烧结3h,取出后研磨并过筛。本发明提供的高温锂电池的钼酸锂正极材料采用钼酸锂,更耐高温且在高温下与硝酸共融盐相容性好,且电容量高,放电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31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360767.0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O3–KNO3–KNO2–Ca(NO3)2)四元硝酸共熔盐,并涉及这种熔盐的用途。所述的四元硝酸共熔盐的组分及组分质量百分数为:LiNO3,10~70%;KNO3,1~55%;KNO2,10~80%;Ca(NO3)2,1~27.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熔点低,热稳定温度高的四元硝酸共熔盐可以在125℃~500℃的温度区间内正常使用。这种四元硝酸共熔盐不仅可以用作高能电池特别是高温锂电池的熔盐的电解质材料,还可以用作热量传递的介质材料,可改善耐温极限对Rankine循环总效率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57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201099.0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个传感器敏感层及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化学氢传感器敏感层。其特征是: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的钯合金纳米级钯银,钯镍合金粒子等通过硅烷偶联剂的配合作用,化学吸附在玻璃基体表面。其有益效果是:将合金纳米颗粒制备技术与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完全满足氢储运过程中对漏氢的检测要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对保障氢能源相关行业的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9997.7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熔盐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制备的电解质材料,可用于高能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及热量传递的介质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原材料溶解混合的方法将原材料混合均匀,从而大大简化了电解质材料的制备过程和制备工艺。将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称量,溶解混合,然后蒸馏,将蒸馏后得到的溶质在高温炉中熔融,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将得到的熔盐研磨破碎,得到熔盐电解质。不需要整个过程均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本发明与已有的熔盐制备技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57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201099.0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敏感层及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化学氢传感器敏感层。其特征是: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的钯合金纳米级钯银,钯镍合金粒子等通过硅烷偶联剂的配合作用,化学吸附在玻璃基体表面。其有益效果是:将合金纳米颗粒制备技术与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完全满足氢储运过程中对漏氢的检测要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对保障氢能源相关行业的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833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038986.1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表面催化的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氢材料是由镁金属和作为表面催化的催化剂为Ti-V基合金,合金的通式为Ti100-x-y-zVxMnyMz,式中15≤x<50,5≤y<30,0<z≤30,M至少为Cr,Fe,Ni或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所使用的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0%。所使用的催化剂为铸态或氢化态;制备的方法是将镁金属与作为催化剂Ti-V基合金混合后,在氢气氛下球磨0.5-5小时,球磨时所用的氢压为1-50大气压。制备的镁基储氢材料在常温下的最大吸氧量和200℃以下的最大放氢量分别可达6.5%。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645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38986.1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表面催化的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氢材料是由镁金属和作为表面催化的催化剂为Ti-V基合金,合金的通式为Ti100-x-y-zVxMnyMz,式中15≤x<50,5≤y<30,0<z≤30,M至少为Cr,Fe,Ni或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所使用的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0%。所使用的催化剂为铸态或氢化态;制备的方法是将镁金属与作为催化剂Ti-V基合金混合后,在氢气氛下球磨0.5-5小时,球磨时所用的氢压为1-50大气压。制备的镁基储氢材料在常温下的最大吸氧量和200℃以下的最大放氢量分别可达6.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