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密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601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56439.X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密封材料为玻璃‑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包含3wt.%~20wt.%的莫来石纤维,所述莫来石纤维为Al‑Si多晶莫来石纤维,主晶相为单一莫来石相,所述纤维的直径为1‑20μm,单丝长度为0.2‑150mm,长径比为200‑5000。本申请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玻璃和莫来石纤维混合,得到所述密封材料。本申请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密封材料相较于常规的玻璃密封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在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稳定工作,并且可以为连接体连接界面隔绝了外界氧气与水蒸气。

    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固体氧化物电解装置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39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9272.4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锰钴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a)、准备金属前驱体粉末,金属前驱体粉末为锰粉与钴粉;(b)、配置金属前驱体悬浊液;(c)、加热基体至指定温度,使金属前驱体悬浊液分散剂可以在基体表面充分气化;(d)、使用高压雾化喷涂、旋转雾化喷涂或超声雾化喷涂的方法将金属前驱体悬浊液喷涂于基体表面,形成附着于基体表面的金属前驱体层;(e)、致密化烧结;(f)、氧化烧结。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前驱体涂层中存在的孔隙,有助于制备质地均匀致密、厚度高的锰钴尖晶石涂层,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济性强。

    一种高稳定性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17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9599.3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层状钙钛矿高稳定性电极材料,并制成浆料,(2)将所得浆料刷涂于电解质两侧,在低熔点氧化物气氛下烧结,得到测试极化阻抗的固体氧化物对称电池;或者,(2’)将所得浆料刷涂于包含阳极材料和电解质半电池的一侧,在低熔点氧化物气氛下烧结,得到固体氧化物电池。本发明提出的固体氧化物电池,首先通过对钙钛矿氧化物电极进行优化,得到高稳定性电极;在制备电池过程中,将电极在低熔点氧化物蒸汽气氛中烧结,进一步缓解碱土金属偏析,同时氧化铋起到了粘结的作用,使电极和电解质结合更加紧密,有效提高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电学性能。

    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844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817249.1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涉及涂层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提供硝酸盐溶液,随后利用超声雾化喷涂的方法将硝酸盐溶液喷涂于铁素体不锈钢表面,形成附载在铁素体不锈钢表面的尖晶石氧化物薄膜;所述硝酸盐溶液中含有尖晶石涂层形成所需的金属;重复上述喷涂的步骤直至铁素体不锈钢表面形成5~50μm厚的尖晶石氧化物薄膜,烧结,制备得到尖晶石涂层。上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生成质地均匀致密的尖晶石涂层。同时,本申请利用超声雾化喷涂制备尖晶石涂层的方法相对于现有尖晶石涂层制备方法具有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的优势。

    锰钴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56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7041.4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钴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涂层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锰钴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锰钴混粉与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浆料;随后将混合浆料涂敷于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表面,干燥,得到中间体涂层A;然后将表面具有中间体涂层A的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在还原气氛下烧结后通入空气在高温下氧化,得到锰钴尖晶石涂层。上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济性强的优势,可以生成质地均匀致密的尖晶石涂层。经实验验证,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锰钴尖晶石涂层在高温下导电性良好,其面比电阻可以达到10mΩ·cm2以下,同时该涂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500小时的范围内无明显电阻上升。

    一种柔性陶瓷集流层薄膜生坯

    公开(公告)号:CN11098152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194512.5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陶瓷集流层薄膜生坯,由浆料经流延并干燥而得,所述浆料包括48‑65重量份的原料粉体、7‑21重量份的增韧剂、0.1‑5重量份的助烧剂、1‑10重量份的分散剂、3‑8重量份的粘结剂、10‑20重量份的增塑剂、0.5‑2.5重量份的脱泡剂、和50‑75重量份的水;其中,所述原料粉体为形成陶瓷集流层的金属氧化物中相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盐,并且所述原料粉体中各金属元素的用量比与陶瓷集流层中相应金属元素的用量比相同;或者所述原料粉体为陶瓷集流层中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相应钙钛矿相或尖晶石相粉碎后的粉体;该薄膜生坯具有柔韧性好、易于剪裁的特点,适宜安装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SOFC/SOEC)中用作集流层。

    一种玻璃-蛭石复合封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75974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1157335.3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蛭石复合封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封接材料为玻璃薄膜胚体和蛭石薄膜胚体依次叠放,形成多层的复合封接材料,条件是复合材料的两侧为玻璃胚体。本发明将玻璃与蛭石两种材料交叉叠放得到了三明治的封接结构,在测试温度下,玻璃软化润湿陶瓷与金属,并浸润蛭石层粗糙表面,与三者结合的更加紧密防止玻璃过度软化造成漏气率升高。蛭石层加热后孔隙率低,提高封接的气密性。本发明提出的复合封接材料和“三明治的”封接结构,使用温度范围宽,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要求低,封接气密性强,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及寿命。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19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30645.5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它包括卡槽、压紧件、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外管、第一电极引线管、第二电极引线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卡槽扣合在外管远离底座的一侧的管口上,底座、外管与卡槽三者围合形成测试腔室;压紧件设置在测试腔体的外侧,用于向底座和卡槽施加拉力以使卡槽紧密扣合在外管的管口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通过设置多个围绕测试腔室均匀分布的压紧件,使得待测电池受力均匀、不易脱落,且装置密封性好;使用玻璃环进行高温玻璃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陶瓷胶密封时存在的密封性能不好,高温下陶瓷胶容易开裂,陶瓷胶容易污染电池有效面积,影响电池活性的缺陷。

    高耐铬侵蚀性固体氧化物电池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2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67700.X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氧电极材料,所述氧电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aaSrbBacCo1‑xFexO3‑y,对于各元素的含量,其满足以下要求:1.01≤a+b+c≤1.15,0.5≤a≤0.8,0.41≤b+c≤0.55,0.1≤b≤0.2,0.31≤c≤0.4,0.5≤x≤0.9,0≤y≤0.5。还提供一种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根据氧电极材料的化学组成将可溶性金属盐、络合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得到胶状物;将所述胶状物烘干形成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进行高温烧结、球磨。本申请的固体氧化物电池氧电极材料,具有高耐铬侵蚀性、高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

    测试装置及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1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789484.2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以及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方法,其中测试装置包括:阴极连接件,阴极连接件上具有阴极预热室和与阴极预热室相连通的阴极卡槽,阴极预热室上设有阴极进气孔;两个阳极连接件,各阳极连接件上均具有燃料气缓冲腔和与燃料气缓冲腔相连通的阳极卡槽,燃料气缓冲腔上设有阳极进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开创式地提供了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测试方法,通过分别连接扁管电池的阴极和阳极的方式,解决了扁管电池的阴阳极砌体隔绝及密封问题,可以大面积阴阳极电流,使阴阳极气体分布更加均匀,并令扁管电池的两侧阴极在测试中实现并联,以满足扁管电池的测试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