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临界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90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120564.4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沸腾临界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时段内的曲线以及各时间点的传热恶化影响参数,并判断传热恶化影响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得到目标结果。在目标结果指示传热恶化影响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前提下,再结合曲线中各时间点的壁温,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时段内的沸腾临界起始点。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目标时段内的曲线以及传热恶化影响参数来完成沸腾临界识别,易于在复杂的壁温曲线中识别沸腾临界起始点,从而提升了识别沸腾临界起始点的准确率。

    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中流体临界热流密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4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8818.3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中流体临界热流密度分析方法,根据反应堆燃料元件在运动条件下的自然循环系统临界热流密度特性规律,建立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流体的自然循环流量模型,建立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流体的临界热流密度模型;耦合自然循环流量模型和临界热流密度模型,得到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流体的临界热流密度值。本发明可用于研究浮动核电站、核动力商船在海洋中航行时受到海浪运动的影响条件下,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临界热流密度值,分析反应堆自然循环过程中的堆芯燃料元件安全。

    一种对并联通道流动失稳行为影响机制的表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1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698902.7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并联通道流动失稳行为影响机制的表征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获取影响并联通道流动失稳行为的任一几何构型尺寸流道的特征尺寸;根据所述特征尺寸获得轴向受热均匀性和周向受热均匀性;通过所述轴向受热均匀性和周向受热均匀性的乘积,表征所述几何尺寸流道受热均匀性的无量纲量;在对比分析几何构型尺寸对并联通道流动失稳行为特征以及流动失稳边界时,通过所述无量纲量对不同的几何构型尺寸流道进行区别和表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行的单纯适用热工参数表征并联通道流动失稳特征的局限性,对研究并联通道的流动失稳行为以及支持不同尺寸并联通道的相应换热系统的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评审尤有重要意义。

    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50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641444.7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适用于入口总流量恒定的多个并联通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并联通道中任一通道实施功率微扰;B、在实施功率微扰后的时间间隔dT后,取两个时间步长dt;C、获取两个时间步长dt内各通道的流量最大值和流量最小值;D、根据步骤C的结果对密度波脉动进行识别。其基于连续两个时间步长内各通道流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快速实现密度波脉动识别,识别速度快,可为分析节约大量时间。

    一种高温高压实验本体引压绝缘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586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959684.1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实验本体引压绝缘装置及安装方法,所述引压绝缘装置包括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中心孔相对设置,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之间放置有引压绝缘垫,引压绝缘垫上设置有与中心孔配合的中心通孔,引压螺纹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引压螺纹法兰,引压螺纹法兰靠近仪表引压管和实验本体引压管的一侧的螺栓孔内设置有高温绝缘垫圈,高温绝缘垫圈端部设置有引压垫圈,引压紧固螺栓穿过2个引压螺纹法兰的螺栓孔,通过引压螺母紧固实现2个螺纹管接头的固定。实现引压管与电加热部件直接接触的实验本体的绝缘引压,使实验本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开展实验时能够准确测量通道的压力和压差,且并不破坏实验本体的绝缘性能。

    精确考虑热损失的单相传热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62117.7

    申请日:2018-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4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精确考虑热损失的单相传热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实验本体入口压力、流速和温度到预定值;2)、缓慢提升实验本体加热功率至预定值;3)、保持加热功率不变,直到出口温度基本保持不变,30min内温度变化幅度小于超过0.6℃;记录实验本体进口、出口相关参数;4)、通过流体的温升计算出有效电功率,计算公式如下:Neffec=W(hout‑hin);5)、基于有效电功率得到传热面的平均热流密度,计算公式如下:6)、按照对流换热系数的定义式得到换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相传热实验没有精准测量热损失导致实验误差大的问题。

    一种高温高压实验本体引压绝缘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5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59684.1

    申请日:2017-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实验本体引压绝缘装置及安装方法,所述引压绝缘装置包括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中心孔相对设置,2个引压螺纹管接头之间放置有引压绝缘垫,引压绝缘垫上设置有与中心孔配合的中心通孔,引压螺纹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引压螺纹法兰,引压螺纹法兰靠近仪表引压管和实验本体引压管的一侧的螺栓孔内设置有高温绝缘垫圈,高温绝缘垫圈端部设置有引压垫圈,引压紧固螺栓穿过2个引压螺纹法兰的螺栓孔,通过引压螺母紧固实现2个螺纹管接头的固定。实现引压管与电加热部件直接接触的实验本体的绝缘引压,使实验本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开展实验时能够准确测量通道的压力和压差,且并不破坏实验本体的绝缘性能。

    一种矩形流道板引压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57097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961145.1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流道板引压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加工流道板B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要求;2)、将引压管焊接在流道板B面上;3)、根据流道尺寸要求以及流道板厚度要求,加工流道板A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要求;4)、采用慢走丝线切割技术,沿着引压管内壁,在流道板上打孔,获得的引压孔。本发明通过流道板的加工顺序进行调整,再结合对打孔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获得光滑的引压孔,而且可以确保获得高精度流道尺寸以及流道板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