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848909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853709.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缆护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缆连接护管,包括一个具有弧形开口朝下的上护套和多个具有弧形开口朝上的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相连接后内部形成圆形腔体,腔体设置海缆;每个下护套均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壁的簧片,簧片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簧片对应的圆弧面在非受力状态下与所固定的海缆的截面尺寸一致;外壳体的外壁设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对称设置,连接座上设置有套管装配孔;相邻的下护套之间通过外壳体连接,外壳体通过预应力弹簧套管穿过对应的套管装配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对连接段的海缆缆体进行支撑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16477688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173707.0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整机机构的安全监测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隐藏槽,活动槽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的顶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组件,隐藏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伸缩板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辅助工具对安全监测器进行安装,提高了安全监测装置的实用性,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修,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将海上风电整机机构内部的安全监测组件进行移出,便于工作人员对安全监测组件的维修和管理,避免海上风电整机机构内部空间较小,造成工作人员不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监测组件拆装、维修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70476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382902.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武汉欣海远航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施工水域的位置增强系统,包括海上升压站、集控中心和风力机,所述海上升压站的一侧与集控中心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海底电缆电性连接,所述海上升压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工控机,所述海上升压站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域。该用于海上风电施工水域的位置增强系统,通过海上升压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工控机,与实物航标相比较,不占用通航水域,不影响视觉瞭望,避免实物航标安装施工难度大、费用高和维护困难的问题,通过海上升压站的一侧与集控中心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海底电缆电性连接,实现对施工警戒区域的远程维护,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7999792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1529727.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省竹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三维数字化海上风电机组硬件在线监测与智能巡检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柱、以及设置于连接柱顶部的塔筒,所述塔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有位于箱体外部的发电叶片;所述塔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震动传感器、风机载荷传感器;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基础监测传感器、基础冲刷及腐蚀监测传感器;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松动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模式,并且可以一次性检测多个海上风力电机组,提高了对海上风力电机组的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省时省力,降低了海上风力电机组的运营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775953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657148.8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潮差区腐蚀在线检测设备,架设于海上的风力发电机包括自海底延伸出海面的塔筒基础,竖直筒状的塔筒基础自下至上依次穿过海洋的海泥区、全浸区、潮差区、浪溅区,直至出入大气区;检测设备包括套装于潮差区塔筒基础外周的浮标,浮标上设有多个防水处理的摄像头,各摄像头的镜头朝向处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以对浸没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的外壁面进行图像拍摄。通过上述设置,以使浮标随海面涨跌潮而在潮差区进行对应升降位移,实现浮标上所设摄像头对潮差区的塔筒基础进行全面拍摄,进而达到准确获取处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腐蚀检测信息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法简洁,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470159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795966.9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海上风电自组网络传输系统,属于网络设备技术领域。该海上风电自组网络传输系统包括风电组件和节点组件。所述风电组件包括有塔身、平台和围栏,所述平台与所述塔身固定连接,所述围栏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节点组件包括有MESH设备、天线、铰接座和复位件,所述MESH设备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与所述复位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件与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本申请中,节点组件利用海上风电组件架设MESH节点,形成WIFI覆盖,并且通过天线随风向偏转的方式,减少受风力的影响,提高连接强度,方便对现有的风电组件进行加装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1713430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22173692.8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H01H7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系统用断路器主轴密封组件,包括断路器主轴以及设置在断路器主轴上的轴密封组件,轴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断路器主轴外部的支撑套A和支撑套B,支撑套A和支撑套B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和滑槽,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滑块,四个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与断路器主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圆盘、滑块和可拆卸的支撑套A和支撑套B,使得轴用弹性挡圈在断路器主轴转动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且使得轴用弹性挡圈的更换更加便捷,从而提高了海上风电系统用断路器主轴密封组件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925262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921760.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济南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线圈饼间屏蔽的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线圈饼,其沿线圈饼的轴向层叠布置,相邻的两个线圈饼彼此通过油道隔开;以及至少一个屏蔽装置,屏蔽装置置于相邻的两个线圈饼之间的油道中,屏蔽装置的外径的电位与线圈饼的外径的电位相等,屏蔽装置的外径小于等于相邻的线圈饼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线圈饼的内径侧与外径侧的倒角场强过大的问题,减少制造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99743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962580.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弯制成型夹持装置和具有该夹持装置的模具,所述平面弯制成型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设置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角度成型模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锁紧装置将设置在其间的角度成型模件锁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设置于第一夹板靠近连接件一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设置于第一夹板靠近连接件一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朝向远离连接件一侧为与成型件相接触的圆弧形。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铜(铝)排折弯工具对铜(铝)排平面弯制成型困难、成型角度精度低,得到的成型件质量稳定性差、成型件表面有划痕、成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适用场合单一、安装及拆卸工序繁琐等一系列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911.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并进行采样得到实际负荷和实际机组出力,并计算多个时段的网络潮流分布得到潮流计算结果,并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生成基础数据矩阵;根据基础数据矩阵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并重新基于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进行采样,并累计采样次数,得到新的动态碳排放因子,直至采样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并根据多组动态碳排放因子生成采样结果,并根据采样结果得到动态碳排放因子的预测区间。由此,解决难以为用户提供用能指导,可以追踪用户侧的碳排放责任,为需求响应提供指导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