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整机机构的安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77688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173707.0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整机机构的安全监测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隐藏槽,活动槽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的顶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组件,隐藏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伸缩板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辅助工具对安全监测器进行安装,提高了安全监测装置的实用性,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修,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便于将海上风电整机机构内部的安全监测组件进行移出,便于工作人员对安全监测组件的维修和管理,避免海上风电整机机构内部空间较小,造成工作人员不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监测组件拆装、维修的效果。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潮差区腐蚀在线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775953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657148.8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潮差区腐蚀在线检测设备,架设于海上的风力发电机包括自海底延伸出海面的塔筒基础,竖直筒状的塔筒基础自下至上依次穿过海洋的海泥区、全浸区、潮差区、浪溅区,直至出入大气区;检测设备包括套装于潮差区塔筒基础外周的浮标,浮标上设有多个防水处理的摄像头,各摄像头的镜头朝向处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以对浸没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的外壁面进行图像拍摄。通过上述设置,以使浮标随海面涨跌潮而在潮差区进行对应升降位移,实现浮标上所设摄像头对潮差区的塔筒基础进行全面拍摄,进而达到准确获取处于潮差区的塔筒基础腐蚀检测信息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法简洁,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海上风电系统用断路器主轴密封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713430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22173692.8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系统用断路器主轴密封组件,包括断路器主轴以及设置在断路器主轴上的轴密封组件,轴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断路器主轴外部的支撑套A和支撑套B,支撑套A和支撑套B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和滑槽,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滑块,四个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与断路器主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圆盘、滑块和可拆卸的支撑套A和支撑套B,使得轴用弹性挡圈在断路器主轴转动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且使得轴用弹性挡圈的更换更加便捷,从而提高了海上风电系统用断路器主轴密封组件的实用性。

    一种平面弯制成型夹持装置和具有该夹持装置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699743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962580.1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弯制成型夹持装置和具有该夹持装置的模具,所述平面弯制成型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设置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角度成型模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锁紧装置将设置在其间的角度成型模件锁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设置于第一夹板靠近连接件一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设置于第一夹板靠近连接件一侧,所述角度成型模件朝向远离连接件一侧为与成型件相接触的圆弧形。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铜(铝)排折弯工具对铜(铝)排平面弯制成型困难、成型角度精度低,得到的成型件质量稳定性差、成型件表面有划痕、成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适用场合单一、安装及拆卸工序繁琐等一系列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911.5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并进行采样得到实际负荷和实际机组出力,并计算多个时段的网络潮流分布得到潮流计算结果,并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生成基础数据矩阵;根据基础数据矩阵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并重新基于负荷的概率分布和新能源机组出力上限的概率分布进行采样,并累计采样次数,得到新的动态碳排放因子,直至采样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并根据多组动态碳排放因子生成采样结果,并根据采样结果得到动态碳排放因子的预测区间。由此,解决难以为用户提供用能指导,可以追踪用户侧的碳排放责任,为需求响应提供指导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