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364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506295.4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置格构立柱的竖井主体结构及其逆作式构建方法。常规竖井逆作法附加工程较多,破坏主体结构外周的防水系统。本发明包括竖井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插入比;竖井围护结构内圈为主体侧墙,主体侧墙内的竖井中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多层水平的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对应每层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平面设置有中板,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相交处设置有井内框架立柱;主体侧墙内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侧墙格构柱,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位置处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井内格构柱。本发明型式简明,受力合理,实施性强且易于实施,可满足竖井逆作法的实施要求,又真正实现了在逆作法前提下竖井主体结构外周防水卷材的无损全包敷设,提高了竖井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8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399172.0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地质小净距并行隧道对拉锚杆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地质复杂区域的喇叭口结构两并行隧道逐渐靠近过程中,结构稳定性较差。本发明于喇叭口并行隧道小净距段的两线隧道内,设置多道封闭的初期支护钢架并喷混凝土初期支护,两线隧道的初期支护钢架之间固定有穿入围岩的多道上下平行的对拉锚杆,对拉锚杆端部通过钢板和螺栓固定于初期支护钢架,对拉锚杆、钢板和螺栓、以及初期支护钢架利用围岩变形自动锁紧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发明针对上述特殊围岩在两线小净距段设置对拉锚杆稳定中间岩柱及两侧墙结构,使之整体受力,效果较好,其结构科学合理,施工简便易行,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33986.2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隧洞超前长距离大口径降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现有富水隧道施工中的超前降水井,极易干扰隧道正常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本发明采用长距离超前大口径圆管,在隧道底部形成降水通道;在降水通道侧壁及顶板施做放射状的降水管,利用水流流动的原理先自然降水,待掌子面施工至降水断面前20m范围时,在放射状降水管上增设负压,采用真空负压降水。本发明在富水条件下,通过微型盾构牵引,后方采用顶管设备顶入方法,施工速度极快,且不易受地下水的影响,打通降水通道后,顶入降水管进行长距离超前降水,降水效果好,施工进度快,适用于富水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减小洞内施工干扰,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88343.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4/12 , C04B22/14 , C04B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无碱速凝剂含大量氟离子、早期无强度、后期强度低、掺量较大、凝结时间较长、对钢筋骨架腐蚀性强,阻碍了喷射混凝土施工。本发明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35‑50重量份、稳定剂3‑7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5‑1.5重量份、早强剂3‑7重量份,余量为水;将稳定剂、早强剂溶于水中;再将十八水合硫酸铝加入,加热溶解;将混合液降温后,将表面活性剂和剩余水加入,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得到液态无碱速凝剂。本发明所得的液态速凝剂中无氯无碱无氟,对混凝土后期强度无损失、腐蚀性小,不会污染环境,且不影响速凝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和剪切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6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611354.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长电气化铁路自然通风的通风系统与通风方法;隧道通风系统用于辅助隧道的运营通风,包括辅助风道和风门装置;辅助风道的第一端从隧道的中部侧面与隧道连通,第二端与外界环境连通,辅助风道与隧道形成通风流路;风门装置设置于辅助风道与隧道连接的部分,风门装置为常闭状态以关闭通风流路,风门装置被设置为能够主动地或在两侧气压差作用下被动地打开以开启通风流路;在隧道的中部设置辅助风道,列车进入隧道时,活塞风除了可以从隧道另一端排出外,还可以从辅助风道排出,降低排气背压。列车经过辅助风道的位置之后,新风除了可以从列车后方的隧道口进入隧道,也可以从辅助风道进入隧道,有利于长隧道的有效通风。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4349.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仰拱结构。其中,第二仰拱预制件与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可拆卸连接;第一仰拱预制件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仰拱预制件顶部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第一预制填充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板、第一和第二承重板;第一和第二承重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二承重板与第一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两个第一承重板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第二预制填充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支撑板和两个第三承重板,第三承重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三承重板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拼装的隧道仰拱结构,以对已开挖路段的变形沉降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78730.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隧路一体化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位于沟谷两侧的隧道洞口之间,包括箱形桥明洞,箱形桥明洞到两侧洞口之间依次设置路基明洞和隧道明洞,接入隧道洞口,箱形桥明洞和两侧的路基明洞和隧道明洞形成桥隧路一体化明洞结构。本发明的桥隧路一体化明洞结构,形式简约,节省投资,安全防护性强。以箱涵代替桥梁设置可节约投资并实现正常过水、泄洪等功能;路、桥上扣设缓冲孔明洞能实现洞口整个明线工程的边仰坡不良地质灾害防护和减缓洞口空气动力压缩波压力,提高旅客舒适度;先“涵”后“路”再“隧”的施工顺序可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期安全并提高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6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11354.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长电气化铁路自然通风的通风系统与通风方法;隧道通风系统用于辅助隧道的运营通风,包括辅助风道和风门装置;辅助风道的第一端从隧道的中部侧面与隧道连通,第二端与外界环境连通,辅助风道与隧道形成通风流路;风门装置设置于辅助风道与隧道连接的部分,风门装置为常闭状态以关闭通风流路,风门装置被设置为能够主动地或在两侧气压差作用下被动地打开以开启通风流路;在隧道的中部设置辅助风道,列车进入隧道时,活塞风除了可以从隧道另一端排出外,还可以从辅助风道排出,降低排气背压。列车经过辅助风道的位置之后,新风除了可以从列车后方的隧道口进入隧道,也可以从辅助风道进入隧道,有利于长隧道的有效通风。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8437.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斜井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装配式隧道通风隔板结构。包括沿隧道斜井纵向设置的隔板构件,隔板构件与斜井拱顶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隧道的两侧内壁沿斜井纵向设置有用于支撑隔板构件的支撑构件。本公开通过设置隔板构件,可以合理地利用隧道自身结构,通过隔板构件与隧道斜井顶壁之间形成独立进风通道,实现长距离的通风换气效果;结合隔板结构易拼装、易维修的特点,减小了隔板施工对隧道工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6862.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其包括:连接两个主撑架且在两个主撑架的顶部安装第一波纹板,以制成预制支架,其中主撑架为拱形钢管;对围岩开挖以形成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高于第二台阶;将预制支架安装到第一台阶,并将预制支架固定至围岩;将多块第一波纹板安装至两个主撑架;开挖第一台阶,以使第一台阶的高度降低;在主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第一支腿段以支撑主撑架,并将多块第二波纹板安装至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支腿段,其中第一支腿段与主撑架连通;向第一支腿段和主撑架中注入混凝土;在第一支腿段、主撑架、第一波纹板和第二波纹板上设置初期支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隧道结构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