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4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33715.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筛选嗜酸微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反应器通过管道和泵连接的储液罐Ⅰ、储液罐Ⅱ、储液罐Ⅲ和尾液处理器,还包括磁力搅拌恒温装置和曝气装置。本发明装置不仅可设置多种选择压力的组合,而且可以在强的磁力搅拌刮擦下避免底部加热形成铁钒等结垢,此外在连续筛选下形成更加平稳的选择压力,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快速筛选到目的性强且菌株活性强、耐受性高的菌株,能显著缩短筛选目的嗜酸微生物的时间,最短周期为1周即可快速筛选出相应选择压力下的目的微生物。适用于多种嗜酸微生物的筛选,如经过诱变后的菌株或复合菌群、环境中的细菌样品或其他来源的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3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986612.0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氧化浸矿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步骤如下:浸矿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培养至微生物对数期末期,加入铁粉,调节pH,搅拌曝气培养;加入碳酸钙粉末调节pH为2.0‑2.5,搅拌,静置,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淤泥,淤泥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上清液与滤液合并后继续曝气培养;重复上述步骤,滤渣返回下一轮沉淀过程,直至上清液中微生物的浓度达到要求,将最后一次培养得到的上清液及下部淤泥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合并,作为生物浸出剂。本发明采用的沉淀方式能够减少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团聚和阻留,降低微生物的损失,沉淀过滤性好,生物浸出剂中微生物的浓度达到109cells/mL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3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86612.0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氧化浸矿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步骤如下:浸矿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培养至微生物对数期末期,加入铁粉,调节pH,搅拌曝气培养;加入碳酸钙粉末调节pH为2.0-2.5,搅拌,静置,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淤泥,淤泥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上清液与滤液合并后继续曝气培养;重复上述步骤,滤渣返回下一轮沉淀过程,直至上清液中微生物的浓度达到要求,将最后一次培养得到的上清液及下部淤泥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合并,作为生物浸出剂。本发明采用的沉淀方式能够减少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团聚和阻留,降低微生物的损失,沉淀过滤性好,生物浸出剂中微生物的浓度达到109cells/mL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587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59529.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诱导型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同时包含需要表达的蛋白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盒和诱导型表达盒串联在一起导入酵母宿主细胞中,通过一次抗生素筛选即可获得同时组成型和诱导型表达所需蛋白的酵母基因工程菌,以表达β-甘露聚糖酶为例,同单独组成型或诱导型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相比,β-甘露聚糖酶发酵活力显著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提高其它异源蛋白在酵母基因工程菌中的表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20748.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可溶性表达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来源于幽门螺杆菌的岩藻糖基转移酶进行截断,并对载体RBS序列进行优化,获得了岩藻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所述菌株成功将岩藻糖基转移酶的表达量提高至野生型菌株发酵的将近2.99倍,同等浓度下的活力提高近1.9倍,实现了岩藻糖基转移酶在工程化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65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247808.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乳采样装置,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乳房贴合并提供吸乳动力的外部挤压组件和用于与使用者的乳头贴合并收集、容纳乳汁的内部收集组件,外部挤压组件包括吸乳主体、容纳内部收集组件的前置腔、用于制造负压的吸乳主机以及连接吸乳主体与吸乳主机的气流导管,前置腔与吸乳主体可拆卸连接,吸乳主体的前端设有喇叭状的吸乳罩,以便吸乳罩与使用者的乳房贴合、形成密封环境。通过乳汁管路与空气管路的分隔,避免了环境微生物对乳汁样本的污染;同时,外部挤压组件无需灭菌且不与乳汁接触,缩短了采样时间、提高了采样效率、降低了采样成本。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母乳采样装置的采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390.3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61 , C12N1/21 , C12P19/00 , C12P19/18 , A61K31/7016 , A61K48/00 , A61K38/44 , A61K38/45 , A61K38/51 , A61K38/52 , A61P1/00 , A61P37/0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生产复合岩藻糖基化乳糖的重组大肠杆菌。本发明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底盘细胞进行复合岩藻糖基化乳糖的生产,通过调控其中参与2’‑岩藻糖基乳糖、3‑岩藻糖基乳糖和二岩藻糖基乳糖合成通路中的11种基因或酶的表达水平,实现三种岩藻糖基乳糖的同时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岩藻糖基化乳糖的制备工序简单,成本低、效率更高,同时通过不同基因或酶的表达水平调控可以获得不同质量组成的复合岩藻糖基化乳糖。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6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042170.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1/10 , C12N11/093 , C12N11/084 , C12N11/0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嗜酸浸矿微生物包埋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嗜酸浸矿微生物包埋体是在聚氨酯多孔亲水填料载体表层上,通过交联形成的网状结构,包括如下组成:聚氨酯多孔亲水填料、包埋剂、碳酸盐、嗜酸浸矿微生物悬液、交联剂和稳定剂,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为含多价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培养液,所述嗜酸浸矿微生物悬液的pH小于3.0。所述的包埋体制备流程是让遇水膨胀的亲水填料依次浸入含包埋液和碳酸盐的混悬液、微生物悬液、交联液和稳定液。本发明解决了常规包埋体水气通透性差,且难以兼顾培养过程中高活性和高细胞浓度的微生物溶液连续产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0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59897.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 , 长沙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应用。传统认为乳糖并不是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天然底物,而本发明提供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通过定点突变改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构建其基因工程菌并应用在高效催化岩藻糖基化寡糖生产中。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经替换多个氨基酸残基能够以乳糖为底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24897.0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和设置在培养罐内的曝气管,还包括环绕在曝气管外围并对培养罐内的培养液加热的加热管。所述曝气管还固定有沿曝气管轴向分布的多个挡板,挡板的形状为圆环形,中心向下凹陷,所述挡板靠近曝气管的位置设置有漏孔。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环绕在曝气管外围,螺旋的直径大于挡板的直径。本发明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可在连续培养浸矿微生物的同时大量减少加热管、培养罐上附着沉积铁钒,从而达到长时间连续获得微生物的目标,并且大大延长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