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1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05074.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磷IF钢及其冶炼方法。本发明经过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完成;高磷IF钢成分为:C:0.0025~0.0030wt%,Mn:0.55~0.65wt%,Si:0.50~0.60wt%,S:≤0.01wt%,P:0.090~0.10wt%,Nb:0.020~0.025wt%,B:0.0005wt%,余量为Fe。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浇注高磷IF钢时,其结晶器液面波动明显降低,铸坯中大型夹杂物含量较低,冷轧过程中轧材缺陷率降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7143.1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铜模吸铸法+高压扭转工艺,通过大塑性变形的方法调控复合材料中树枝晶的形貌和尺寸,实现复合材料中微米级树枝晶向纳米级的演变,从而得到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纳米晶的尺寸为20‑300nm,纳米压痕硬度≥4.05GPa,均匀塑性变形应变≥4%。纳米晶的形成避免了非晶基体中高度局域性剪切导致的软化,改善了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21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38163.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型金属丝的加工方法,根据金属丝的塑性变形能力、变形回弹性质及截面的总变形量,结合目标异型金属丝的特征,确定冷轧成型道次和每道次的变形量,进行多道次冷轧塑性变形实现预设变形量;配合冷切削、冷拔等加工方法,连续加工出各种截面的高精度异型金属丝;本发明克服了冷拔成型残余应力大、冷切削成型浪费材料的不足,解决了金属丝精确冷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异型金属丝的高精度连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68627.1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性能可调控TWIP钢及其制备工艺,取开坯后的TWIP钢板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后的钢板进行热轧,始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900℃,热轧后的钢板在650℃保温20min后进行温轧,温轧后的钢板切割成圆盘试样,通过控制高压扭转工艺对TWIP钢板圆盘试样进行高压扭转处理,可以获得性能可调控TWIP钢,所述TWIP钢的显微硬度调控范围为455~500HV,晶粒尺寸调控范围为30~80nm,本发明简单易操作,便于不同工业需求的TWIP钢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8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3071.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1C7/00 , C22C33/04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碳高铬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碳化物细化方法,通过以N元素部分替代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中的C元素,调控C/N值,通过碳与氮的相互作用有效控制钢液凝固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核与长大行为,改善铸坯凝固组织,细化一次碳化物,提高成分均匀性。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高碳高铬含氮马氏体不锈钢铸坯经后续的热塑性变形和热处理,在细小碳化物和含氮相的协同强化作用下,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硬度≥55 HRC,抗拉强度≥1850 MPa。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5888.1
申请日:2021-12-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42 , C22C38/54 , C22C33/04 , C22B9/18 , C22B9/04 , C21D8/06 , C21D1/32 , C21D1/18
Abstract: 一种Ni3Al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的高温轴承钢,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15%~0.35%、Si:0.05~0.45%、Mn:0.15~0.45%、Cr:4.0~8.0%、Ni:4.0~8.0%、Al:1.2~4.8%、Mo:0.3~0.9%、V:0.3~0.9%、M:0.05~0.35%、P≤0.15%、S≤0.01%,余量Fe,其中合金元素Ni/Al=1.7~3.3,M为W、Zr、Nd、Co、Cu、B中1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经真空冶炼、真空电渣重熔冶炼、锻造或轧制、热处理等工艺制备出弥散分布的细小Ni3Al金属间化物沉淀强化的高温轴承钢。本发明制备的轴承钢经450~550℃回火后硬度不低于HRC 56,是制造高温、高速工况下工作的长寿命可靠轴承的理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31002.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铌高强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控轧控冷工艺得到的双相钢热轧板卷进行回火得到含铌高强双相钢,所述含铌高强双相钢的组织由3~11%的铁素体和89~97%的马氏体组成,其晶粒为长条状,晶粒平均尺寸为1.8~2.1μm,屈服强度≥1050MPa,抗拉强度≥1150MPa,硬度≥40HRC,延伸率≥15.5%,能够满足汽车用钢的新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89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823071.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碳高铬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碳化物细化方法,通过以N元素部分替代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中的C元素,调控C/N值,通过碳与氮的相互作用有效控制钢液凝固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核与长大行为,改善铸坯凝固组织,细化一次碳化物,提高成分均匀性。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高碳高铬含氮马氏体不锈钢铸坯经后续的热塑性变形和热处理,在细小碳化物和含氮相的协同强化作用下,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硬度≥55 HRC,抗拉强度≥1850 MPa。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555888.1
申请日:2021-12-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42 , C22C38/54 , C22C33/04 , C22B9/18 , C22B9/04 , C21D8/06 , C21D1/32 , C21D1/18
Abstract: 一种Ni3Al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的高温轴承钢,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15%~0.35%、Si:0.05~0.45%、Mn:0.15~0.45%、Cr:4.0~8.0%、Ni:4.0~8.0%、Al:1.2~4.8%、Mo:0.3~0.9%、V:0.3~0.9%、M:0.05~0.35%、P≤0.15%、S≤0.01%,余量Fe,其中合金元素Ni/Al=1.7~3.3,M为W、Zr、Nd、Co、Cu、B中1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经真空冶炼、真空电渣重熔冶炼、锻造或轧制、热处理等工艺制备出弥散分布的细小Ni3Al金属间化物沉淀强化的高温轴承钢。本发明制备的轴承钢经450~550℃回火后硬度不低于HRC 56,是制造高温、高速工况下工作的长寿命可靠轴承的理想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