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7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27000.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失控车辆反摩阻力柔性制动装置,用于设于避险车道,包含拦网和箱体,所述避险车道包含制动道和反阻力道,所述制动道位于靠近主线一端,所述反阻力道位于远离所述主线一端,所述反阻力道的高度从靠近所述制动道一端至远离所述制动道一端逐渐降低,所述制动道两侧和所述反阻力道两侧均设有所述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拦网沿横向设于所述制动道,所述箱体设于反阻力道,所述拦网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开口,所述反阻力道上铺设有物料。采用本装置通过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所述箱体及其填充的所述物料的自重和势能、摩擦耗能等,能够有效减弱车辆冲击强度,提高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度,坡面设置灵活,适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9603.1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化导冷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法。装配化导冷路基结构,所有永久热棒从地基内冻土内置换的热量均能够通过对应的装配化路基模块的通风道排出,进而使得将永久热棒设置于路基横向中部下方,也能够满足永久热棒的散热的需求,且能够在路基范围内实现均匀降温,且装配化路基模块配合填充段的设置不会影响路基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性,且装配化路基模块施工方便、效率高。装配化导冷路基结构施工之前,考虑施工与运营的全过程能量平衡,以活动层完全回冻所需时间为准,选择性设置临时热棒,施工前实现地基的完全回冻,提前储备冷能平衡施工及运营期热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11365.7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通风散热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路面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装配式路面模块,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钢结构层、混凝土层以及沥青路面层;基座,设于钢结构层的下方且位于路基层内,基座与钢结构层的下端水平限位连接,以限制钢结构层的水平移位;散热系统,包括驱动组件以及通风组件,通风组件设于钢结构层内且与路基层相连通,驱动组件设于沥青路面层与通风组件之间,且驱动组件用于产生作用于通风组件内的吸力,以带动通风组件的内部进行换气;隔热层,设于钢结构层内且位于通风组件的上方,用以将混凝土层及下方的路基层分隔开。本申请的路面结构安装效率高,且有效保护冻土,降低病害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85686.5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块石路基施工级配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含:基于分形理论建立块石堆孔隙率统计计算模型,确定块石堆的分形维数与级配的关系曲线,并在不同分形维数所对应的多个级配下,通过室内模型压实试验,确定满足压实条件下的沉降率,并结合该块石堆孔隙率统计计算模型,确定压实前后理论孔隙率的变化,得到孔隙率修正系数;基于该孔隙率修正系数,设定孔隙率范围,在满足分形维数不大于临界分形维数的条件下,确定块石堆的第一级配范围,筛选该第一级配范围中满足沉降率指标要求下的孔隙率指标所对应的级配范围作为目标级配。该方法解决了块石路基施工压实质量与孔隙率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块石路基施工质量及自然对流导冷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8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201663.6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石油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F形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包括两个F形结构件和光纤,两个F形结构件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两个F形结构件呈中心对称布置,且两个F形结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每个F形结构件的首端横梁和另一个F形结构件的尾端之间形成缺口,光纤设有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分别位于两个缺口处,光纤光栅两侧的光纤分别和一个F形结构件的首端横梁、另一个F形结构件的尾端固定连接。两个F形结构件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将温度引起的两个F结构件的相对位移变化转换为光纤光栅的应变变化,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当温度升高与降低时,各用一个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变化来进行检测,测量范围增大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241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88790.9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施工期硬路肩动态使用方法和系统。一种高速公路施工期硬路肩动态使用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交通拥堵识别单元以及硬路肩控制单元;通过采集的历史交通运行数据和道路基础信息,利用微观交通仿真平台进行建模,得到施工期间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特征相关数据分析,预测施工期间交通拥堵路段,再采集实时交通运行数据,来确定施工期间交通拥堵路段硬路肩的开放方案,实现交通实时管控,从而缓解施工期间交通拥堵情况。本发明研究高速公路施工期间道路拥堵问题,缓解了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拥堵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48340.1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续式光纤大变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应用于工程结构监测、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连接段光纤、第一测量段光纤、第二测量段光纤、接续段光纤、接续装置和装置保护壳,接续装置包括护筒、封闭盖和连接件,通过第一测量段光纤、第二测量段光纤和接续段光纤,进行分级测试,能够实现小变形和大变形的测试;该装置结构简单,极大缩小传感器尺寸,充分发挥光纤高精度、低成本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光纤小应变测试大变形的量程,实现光纤测试变形量的有效扩充;安装方法便捷易操作,省去了封装,易于工程上应用和实现;测试方法将原先的变形可测量长度,扩展至三段光纤范围累加,扩大了常规情况下的测量范围,实现可变大量程的变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2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18181.9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等级评价方法,步骤包括:设计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建立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判机制,得到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评价指标各水平隶属度;对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本发明的方法克服现有灾害风险评价中层次分析法决策结果主观性的缺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决策,利用模糊集合和隶属度的概念对模糊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描述并加以量化处理,采用熵权法弱化评价的主观性,改善隧道突涌水灾害发生概率等级评价不确定性较强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7416.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气硐室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硐室密封层的接头结构、密封层及储气硐室,接头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及安装在两个连接板上的紧固件,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密封层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对接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紧固件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夹紧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可在硐室密封层的接缝处设置本申请的密封接头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以和第一密封件共同填充两块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夹紧在连接板之间可实现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8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02607.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腔多相变热缓释导冷装置及其传热计算方法,该装置包含:内腔,所述内腔为中芯畅通且两端封闭的中空密封结构,腔中放置有制冷剂;热缓释腔,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底部区域,且所述热缓释腔中放置有相变储热材料;相变蓄冷腔,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位于所述热缓释腔上方区域,且所述相变蓄冷腔未完全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顶部区域,且所述相变蓄冷腔中放置有相变蓄冷材料。该装置提高了对热量的调控效能,避免导冷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和时间上分布不连续而导致工程病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