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423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1248336.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延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加工性优异的压延接合体和/或性能和制造上的处理提高的压延接合体。本发明涉及:压延接合体的剥离强度为60N/20mm以上的由不锈钢层和铝合金层组成的压延接合体;压延接合体的剥离强度为160N/20mm以上的由不锈钢层和纯铝层组成的压延接合体;以及压延接合体的剥离强度为40N/20mm以上的由纯钛或钛合金层和铝合金层组成的压延接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2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214618.6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压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表面的起伏的轧压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轧压接合体是将第1金属层与第2金属层轧压接合的轧压接合体,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金属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起伏(Wa1)为0.01μm~0.96μm,最大高度起伏(Wz1)为0.2μm~5.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9902.8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散热性等功能性的同时,冲压加工后的尺寸精度优异的金属层叠材料。由2层以上金属层构成的轧制接合体1,其特征是:最表层的厚度t1的标准偏差σ与所述轧制接合体的厚度T之比σ/T为0~4.0%,且所述厚度T在2mm以内,所述厚度T的偏差在4.0%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48183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262700.6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轧制接合体及电子设备用壳体,电子设备用轧制接合体具有较高的刚性及弹性率,适用于壳体用途。本发明是一种由不锈钢层和铝合金层构成的轧制接合体,其中,所述铝合金层的厚度TAl(mm)及表面硬度HAl(HV)、以及所述不锈钢层的厚度TSUS(mm)及表面硬度HSUS(HV)满足下式(1)。HSUSTSUS2≥(34.96+0.03×(HAlTAl2)2-3.57×HAlTAl2)/(-0.008×(HAlTAl2)2+0.061×HAlTAl2+1.354) (1)。
-
公开(公告)号:CN1084818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2700.6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2 , B32B2307/51 , B32B2307/558 , B32B2457/00 , G06F1/1656 , H04M1/026 , H04M1/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轧制接合体及电子设备用壳体,电子设备用轧制接合体具有较高的刚性及弹性率,适用于壳体用途。本发明是一种由不锈钢层和铝合金层构成的轧制接合体,其中,所述铝合金层的厚度TAl(mm)及表面硬度HAl(HV)、以及所述不锈钢层的厚度TSUS(mm)及表面硬度HSUS(HV)满足下式(1)。HSUSTSUS2≥(34.96+0.03×(HAlTAl2)2-3.57×HAlTAl2)/(-0.008×(HAlTAl2)2+0.061×HAlTAl2+1.354)(1)。
-
公开(公告)号:CN108368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0719.X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容器用表面处理钢板(1),其包括:钢板(11);铁-镍扩散层(12),其形成在所述钢板(11)上;以及镍层(14),其形成在所述铁-镍扩散层(12)上,该镍层(14)构成最表层,其中,在利用高频辉光放电发射光谱分析装置自所述电池容器用表面处理钢板(1)的表面朝向深度方向连续地测量Fe强度和Ni强度时,Fe强度显示出第1预定值时的深度(D1)与Ni强度显示出第2预定值时的深度(D2)的差值(D2-D1)即所述铁-镍扩散层(12)的厚度为0.04μm~0.31μm,所述铁-镍扩散层(12)和所述镍层(14)所含有的镍的总量为10.8g/m2~26.7g/m2。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03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80051288.9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使用在至少一个面的表面露出有金属的金属板制造圆筒容器,该圆筒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自所述金属板得到六边形形状的坯料的工序;以及在利用拉深加工用模具和坯料保持件夹持所述坯料的周边部的状态下利用冲头压入所述坯料的中央部从而将所述坯料加工为圆筒形状的工序,作为所述拉深加工用模具和/或所述坯料保持件,使用在其表面的与所述坯料的边相对应的部分具有沿着周向形成有多个槽的槽形成部的构件,以所述坯料的露出了金属的面是与所述槽形成部相对的状态,而且所述坯料的边处于与所述槽形成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方式利用拉深加工用模具和坯料保持件夹持所述坯料的周边部,将所述坯料加工为圆筒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602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3557.7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该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是通过在圆板状辊的外周面上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沿周向隔有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穿孔用辊刀部(20)而成的,该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的特征在于,在从侧面观察所述穿孔用辊刀部(20)时,所述穿孔用辊刀部(20)具有周向两端部(21、22)的刃高分别高于各自端侧的其他部分的刃高那样的V字形状,并且,使靠所述圆板状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一所述周向端部(21)的刃高低于靠所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另一所述周向端部(22)的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028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3539.9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穿孔装置,该装置包括:上部辊(100),其包括设有多个穿孔用辊刀部(20)的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和一对上侧间隙辊(30),该上部辊(100)是通过在所述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的两侧以与该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同轴的方式连结所述一对上侧间隙辊(30)而成的;下部辊(200),其与所述上部辊(100)相对地配置,包括下侧间隙辊(50)和一对圆板状的导辊(40),该下部辊(200)是通过在所述一对导辊(40)之间以与该导辊(40)同轴的方式连结所述下侧间隙辊(50)而成的;输送部件,其用于将金属板(300)以与构成所述下部辊(200)的所述导辊(40)抵接的状态输送至所述上部辊(100)与所述下部辊(200)之间;以及按压构件(80),其位于所述上部辊(100)与所述下部辊(200)相对的位置附近,用于从与所述导辊(40)相反的一侧按压以与所述导辊(40)抵接的状态被输送的所述金属板(300)。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8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588.2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穿孔装置,该金属板穿孔装置包括:上部辊(100),其是通过在具有多个穿孔用辊刀部(20)的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的两侧以与该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同轴的方式连结一对上侧间隙辊(30)而成的;下部辊(200),其与所述上部辊(100)相对地配置,是通过在一对导辊(40)之间以与该导辊(40)同轴的方式连结下侧间隙辊(50)而成的;输送部件,其用于以对金属板(300)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将所述金属板(300)输送至所述上部辊(100)与所述下部辊(200)之间;以及穿孔残留部分除去构件(80),其设在构成所述下部辊(200)的所述下侧间隙辊(50)的附近,用于从所述下侧间隙辊(50)上除去在利用所述金属板穿孔用圆板状辊(10)对所述金属板(300)进行穿孔时产生的穿孔残留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