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新风预处理设备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436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5113.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新风预处理设备,采用集成式结构主要包括过滤组件、风机组件、表冷器组件、以及相应的温湿度、压力测量仪表和运行、主控制器;该模块化表冷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整体安装,方便拆卸;其表冷器组件由至少2个表冷单元组成,通过单元隔板分离,每个表冷单元设有独立的冷媒水盘管和控制阀门,可以独立运行,方便参数控制和拆卸维护;通过测量仪表、逻辑控制装置以及风机组件、表冷器组件的配合运行,能够实现新风送风参数的精确控制,并相应节省能耗;该发明能够为传统新风和空调系统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装繁琐、浪费建筑空间、维护成本高、能耗过大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一种冷凝除湿与溶液除湿复合的新风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90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050676.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陈瑶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除湿与溶液除湿复合的新风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该方法包括空气循环系统、两个制冷剂循环和两个溶液循环;新风与回风进行全热交换后,先由表冷器进行冷凝除湿,再由溶液除湿器进行除湿调温,直至达到理想的送风状态;回风和另一部分新风用于溶液再生和处理冷凝热,通过调节该处新风量的大小可以实现装置中关键部件之间的热量以及溶液参数随新风处理符合变化的动态匹配;溶液除湿器和再生器均采用选择透过性膜芯体,可以避免送风和排风中的带液。该装置的节能效果明显,而且解决了常规溶液除湿空气处理装置中的运行参数匹配困难、带液、送风参数控制不精确等问题。

    一种中空纤维膜溶液复合冷凝除湿新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90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97930.2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宋霞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膜溶液复合冷凝除湿新风系统,包括新风处理组件和回风处理组件,其内部均交叉布置中空纤维膜管道与制冷剂管道,并且新风处理组件与回风处理组件的中空纤维膜管道相互连通形成除湿溶液循环管路,制冷剂管道相互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风湿负荷处理是采用的溶液除湿与冷凝除湿的复合形式,除湿效果更加明显,除湿溶液与空气以及其他换热设备不直接接触,避免了送风中携带除湿溶液液滴和设备的腐蚀问题,整个系统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节能效果显著。

    一种溶液全热回收和冷凝除湿复合新风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711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185378.8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全热回收和冷凝除湿复合新风处理装置,包括回风处理系统和新风处理系统,采用显热换热装置,利用温度较低的送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同时新风的送风温度也得到升高,可以直接送入室内。回风在进入全热回收装置之前的状态点贴近于饱和线,在溶液全热回收装置中,回风和新风进行全热回收,充分利用了回风的可回收能量,减少了冷源投入的冷量,提高了新风处理装置的能效。此外,本发明通过工况切换,可以实现冬季对回风的热回收和对新风加热加湿的功能。

    一种基于网络图谱生成路径的冷站设备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8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35619.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图谱生成路径的冷站设备自动控制方法,先对冷站系统设备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构建设备类型之间的网络图谱结构,生成冷站设备节点的拓扑关系图;根据设备的启停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建立整个冷站系统的设备实时使用列表及实时更新路径列表,根据计算推荐或人为给定的冷站主要设备期望值进行设备操作,开启相应路径;利用设备实时使用列表与期望列表对系统设备运行状态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判断,使冷站恢复设定状态;利用设备状态表对冷站系统设备节点进行工作状态检查,维护设备使用安全。该方法通过分析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设备状态,并在设备控制的过程中考虑设备之间的约束条件,从而提高设备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姿态解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85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247916.1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峻 张伦 张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姿态解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农用无人机在室外进行植保作业时,由于受到自然风场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滤波方法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加速度和磁场强度的信息修正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并将根据修正后的角速度解算出的姿态四元数作为量测值,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信息以及姿态四元数作为状态量,建立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数学模型,并且对系统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引入自适应因子,提高算法在状态突变时的鲁棒性以及无人机姿态解算的精度。

    一种内热型除湿溶液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316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22366.6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周欣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热型除湿溶液再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再生器框架、再生器框架内下端设有的溶液槽、再生器框架内上端设有的布液槽及再生器框架内设有的填料主体,所述填料主体内嵌入安装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通过电导线外接电源。电加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加热层及表面涂有亲水涂层的导热支撑层,电加热组件连接至温控器和电源,温控器根据电加热组件上布置的温度测点组所监测到的溶液再生过程的温度变化来调节电加热功率,实现溶液再生过程溶液再生量和再生浓度的控制,并同时达到控制电能消耗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控、热效率和电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空调系统冷机性能曲线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59075.6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空调系统冷机性能曲线的获取方法,S1:数据采集:1)安装测点,在系统内需求位置安装各传感器。2)将测点数据通过网络与存储数据的平台数据库相连,将采集的数据统一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内;S2:数据分析处理: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进行计算拟合。具体计算拟合步骤:1)计算冷机制冷量、冷凝侧换热量进行能量平衡校验。2)计算冷机负荷率、端差;3)计算冷机能效比;4)根据冷机类型拟合不同冷机负荷率与能效比函数关系式。本发明在历史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得到冷机实际运行性能运行曲线,具有计算简便、拟合结果好且通用性好的特点。

    超低露点环境的多级空气深度除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58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521673.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陈瑶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露点环境的多级空气深度除湿装置,包括沿室外新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第一表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冷器后方的溶液除湿系统、第一新风支路、第二新风支路、第三新风支路、第一回风支路、第二回风支路。溶液除湿循环的冷热源由一个独立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提供;两级转轮除湿的再生热源使用另一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冷凝热,同时采用电加热的形式来弥补冷凝热的不足,该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蒸发冷量提供给空气‑蒸发器,用于空气的冷却。经该装置处理后,送风的含湿量可以低至0.01g/kg。

    一种溶液辅助的复合新风处理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6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1101391.6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辅助的复合新风处理机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依次设置在第一风道中的表冷器、蒸发器、溶液除湿器、设置在第二风道中的第二冷凝器、溶液再生器、与表冷器的冷却水盘管的进口连接的高温冷水供水管道、与表冷器的冷却水盘管的出口连接的高温冷水回水管道、通过压缩机和膨胀阀与蒸发器连接的第一冷凝器、与溶液除湿器连接的除湿溶液泵、与溶液再生器连接的再生溶液泵。整个机组中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溶液除湿循环的热量都是通过空气进行传递的,避免了腐蚀性溶液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直接接触;该机组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和节能性突出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