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险决策的隧道围岩多源信息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4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229569.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决策的隧道围岩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综合考虑了隧道围岩强度、围岩不连续面数目、围岩不连续面粗糙度系数、围岩不连续面张开度、围岩不连续面迹长、隧道涌水量等多项隧道围岩质量指标以及获取这些数据信息的多种测试方式;对于每项指标,将在多源信息中各选取一种测试方式进行组合,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理论,对每个组合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一种风险最低的多源信息组合作为隧道围岩质量评价信息,并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该方法全面考虑基于各种测试手段获得多源信息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出一种风险最低的信息组合作为隧道多源信息融合的最优结果,适用于岩石隧道工程的围岩多源信息融合。

    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地质分级信息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47694.2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地质分级信息预测方法,收集既有隧道与精细采集在建隧道的围岩地质分级信息并作归一化处理,通过蒙特卡洛随机分析确定隧道围岩地质分级信息的概率分布,并初步确定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节点数,从而利用地质信息相似的既有隧道工程数据建立预测贝叶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利用开挖过程中新获取的隧道围岩地质分级信息实时更新预测模型,进而逐步提升模型预测精度;本申请提供的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对隧道开挖前方未知断面地质分级信息提前作出有效判断,适用于绝大多数隧道围岩地质分级信息的预测。

    一种基于微波致裂硬岩技术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3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03725.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微波致裂硬岩技术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方法,属于桩基工程领域。该方法在岩石层人工挖孔桩开挖的过程中,利用大功率微波的介电加热效应,通过微波表面辐射或微波内部辐射岩石的方式,使岩石发生破裂,极大程度低弱化岩石的强度,从而达到高效、扰动小、安全经济地成孔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岩石层人工挖孔桩成孔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岩石层人工挖孔桩成孔的效率以及质量,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

    一种基于代码圈复杂度度量的软件演化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93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30642.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廖力 李必信 何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码圈复杂度度量的软件演化评估方法,先将待评估软件源码通过代码解析生成抽象语法树;然后通过统计抽象语法树中判定结点的数量对该软件从方法层和类层和系统层三个层面进行代码圈复杂度度量;最后将方法层和类层的度量值进行阈值比较评估。在获取软件各个版本的代码圈复杂度度量值之后,该方法将软件演化前后的圈复杂度进行对比分析,定位复杂度变化位置,通过代码变更检测分析复杂度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发明的评估方法不仅可以自动解析源码,从软件各个层面评估代码的圈复杂度,对复杂度过高的模块和方法提出预警,而且可以定位引起演化中复杂度变化的位置,并分析变化原因,为软件演化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水下相机内外参一致标定和阵列图像拼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5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8714.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相机内外参一致标定和阵列图像拼接方法及系统,涉及结构水下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SURF算法的特征检测机制,使用含多尺度可识别的散斑标定图案对相机的内外参进行一致标定;将标定得到的相机内外参对图像的光心和光轴进行校正,得到阵列图像的像素平移值,实现图像光心与光轴的精确校正;根据得到的像素平移值,确定最大内接矩形,计算矩形中所有点的相机索引值和像素索引值;将采集到的水下结构表面图像输入图像拼接算法中,输出水下结构表面阵列图像的拼接结果,本发明相比于传统人工水下探摸方法可以实现水下结构表面的快速精准检测,不仅检测精度提高,还能提升检测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一种高功率电磁屏蔽的裂纹可视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75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30309.X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岩微波致裂可视化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功率电磁屏蔽的裂纹可视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高功率电磁屏蔽的裂纹可视化装置,包括:屏蔽腔体、复合截止圆波导、高速相机、紫外线灯组成的高功率微波屏蔽可视化系统;以及由磁控管、隔离器、石英窗、阻抗调谐器和矩形波导组成的面照射微波致裂岩石系统。所述一种高功率电磁屏蔽的裂纹可视化装置及使用方法对频率为2.45GHz且功率超过6KW的高功率微波的进行屏蔽,微波的屏蔽效能>40dB,同时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高速相机观察窗口,避免微波对于人体和设备的损害,实现了微波致裂岩石的动态过程可视化监测。本发明具有便捷、成本低、屏蔽效能高、可视化微波致裂岩石过程等优点。

    岩石裂隙渗流过程中流速和流场的可视化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5459.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何磊 戴旭 陈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裂隙渗流过程中流速和流场的可视化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透明裂隙岩体、岩体装夹组件、渗流组件和观察组件;透明裂隙岩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岩体装夹组件用于装夹透明裂隙岩体;渗流组件用于向裂隙中充填添加有荧光粒子的无机盐溶液,无机盐溶液的折射率与透明裂隙岩体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观察组件包括灯源和高速相机。本发明能够真实完整地刻画出天然裂隙岩体结构面的真实形态,并能更精准地研究流体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状态。另外,本实验装置和方法还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水力梯度、不同裂隙开度、以及不同粗糙度的岩石裂隙节理面的渗流规律,并对其裂隙面的流速和流场的分布实现可视化的观测。

    一种基于已建隧道信息智能识别的隧道围岩地质信息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4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47734.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已建隧道信息智能识别的隧道围岩地质信息预测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和格式化将工程地质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利用聚类算法对已建隧道信息进行数据筛选;进而基于数据筛选的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最终利用训练完善的模型预测隧道未知断面的围岩地质信息;该基于已建隧道信息智能识别的隧道围岩地质信息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充分考虑已建隧道工程围岩数据,并对隧道围岩地质信息进行推断和动态更新,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围岩地质信息用于隧道工程的精细化分析和设计,其适用于绝大多数隧道围岩地质信息的预测。

    一种用于硬岩隧道开挖的金属透镜天线微波辐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6354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3819.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硬岩隧道开挖的金属透镜天线微波辐射装置,包括万向移动平台车,微波电源,微波发生器,连接波导,喇叭口天线,金属透镜天线,屏蔽箱,激光位移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等。所述微波电源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微波发生器连接,所述微波发生器通过连接波导以及法兰盘与喇叭口天线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仪固定于屏蔽箱上,所述喇叭口天线、金属透镜天线以及屏蔽箱固定在万向移动平台车上,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通过金属透镜天线在掌子面聚焦,通过调节万向移动平台车的位置和高度,从而使金属透镜天线微波辐射装置作用于隧道掌子面上预先设定的加热点,实现硬岩隧道高效、经济的开挖。

    一种提高基因连接测序准确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3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69782.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肖鹏峰 何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基因连接测序准确度的方法,其中测序所使用的测序引物(3)或连接臂序列(4)是含有硫代修饰的核苷酸序列;使用T7核酸外切酶将未参与连接反应的测序引物测序引物(3)发生连接反应后,如果延长引物(5)的5’末端碱基未能有效与未知序列DNA模板(1)配对,可通过T7核酸外切酶降解至硫代修饰的核苷酸片段,从而将未配对的碱基有效清除。本发明的方法缩短了测序的时间,提高了连接测序的准确性,使其在使用价格便宜的寡核苷酸探针试剂后,仍然维持连接测序的高准确性。(3)全部或者部分降解;另外当连接臂序列(4)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