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58712.5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卫星蜂窝板的填充方案的方法,包括:根据设计要求建立蜂窝板的力学仿真模型获取蜂窝板各处应力大小;根据拉脱力试验获取多种填充方式的拉脱力;根据受力对蜂窝板进行区域划分;依据仿真结果、试验数据、和设计裕度确定蜂窝板的多个区域的发泡胶填充方式;以及制定所述区域的发泡胶填充方案。通过该方法,可以优化并明确蜂窝板各处的差异化发泡胶填充量,从而在保证所需强度和其它要求(如刚度裕度)的前提下降低卫星蜂窝板的质量,提高卫星的承载比。
-
-
-
公开(公告)号:CN108502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630080.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85 ,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动量轮支架,其包括星体安装接口、动量轮机械安装接口、电缆接插件安装接口、和电缆穿线槽。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354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229957.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卫星,所述卫星包括卫星壳体和光学载荷,所述卫星壳体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包括第一端面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底端面,所述底端面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还包括一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均位于所述底端面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端面到所述底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到所述底端面的距离;所述光学载荷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既能够降低卫星在发射主动段时的振动响应,又能够满足光学载荷的大视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9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06358.0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布局的一体化卫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用于设置星内载荷设备,从而组成一条对星内载荷设备的第一传力路径;所述底板表面上进一步在四个对角上各自设置一个隔板,所述四个隔板支撑一顶板,所述顶板用于设置星外载荷设备,从而组成对星外载荷设备的第二传力路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出了一种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卫星构型,实现围绕载荷进行布局的方案,同时设计一种两条主传力路径与一条次传力路径共同作用的结构方案,实现载荷的力学环境的优化,降低卫星结构和载荷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和压力,提高卫星结构承载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36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58051.4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的瞬态热平衡试验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计算卫星在轨运行时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空间轨道外热流,以获取一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2)计算太阳能帆板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3)计算真空试验容器的热沉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三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4)根据所述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和第三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获取一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5)在卫星的至少一表面设置加热器,并且通过程控直流稳压电源输出一电流加载于所述加热器,同时根据所述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进行加热,以实现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
-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1471007.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组合体惯量叠加和分解计算方法及系统,叠加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组合体的部件组成;确定所述组合体所对应的系统质心坐标系,所述系统质心坐标系以所述组合体的质心为原点;计算所述组合体中各部件的第一惯量和第二惯量,所述第一惯量为部件在系统质心坐标系中的惯量,所述第二惯量为部件相对所述组合体的质心的惯量;将所述组合体中各部件的第一惯量和第二惯量全部相加,从而获得所述组合体的叠加惯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无具体工程可操作的组合体惯量叠加和分解计算方法,从而过度依靠CAD仿真软件,受限于仿真软件的计算功能不可逆,无法进行组合体惯量参数的分解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25462.7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日观测卫星星地链路建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星地链路建立方法包括:根据以卫星质心为原点的太阳矢量和以卫星质心为原点的黄道面法向矢量建立对日指向坐标系OXYZ,其中,O表示卫星质心,X轴指向该太阳矢量,Y轴指向该黄道面法向矢量与该太阳矢量经过叉乘后所得矢量的方向,Z轴与X轴和Y轴构成正交坐标系;根据对日指向坐标系OXYZ计算对日观测卫星上的数传天线波束中心线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以及控制对日观测卫星的姿态,使第一夹角保持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并且使第二夹角保持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从而使对日观测卫星的星地链路在整个轨道周期内指向有效,提高了对日观测卫星工作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