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下游水位过低的鱼道进口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27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9420.5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下游水位过低的鱼道进口段装置,包括鱼道段、补水段和仿自然段,仿自然段沿河道的坡度顺坡布置并沿河道的流向布置,仿自然段的上游端开口并与鱼道段的进口端以及补水段的出水端均连接,仿自然段的下游端开口并与河道连接;仿自然段包括两侧的挡水墙,两侧挡水墙之间沿河道的流向并排布置有多级用于雍高水位的透水堰,透水堰上设有过水口并用作鱼类的上溯口,仿自然段的上游端处在鱼道段的进口端与补水段的出水端之间的位置处设有溢流堰,用于隔开鱼道段的进口端与补水段的出水端并引导鱼类进入鱼道段。本发明能改善鱼道段进口端范围内仿自然段内的水流条件,便于河道的鱼类通过仿自然段上溯至鱼道段。

    一种用于改善减脱水河段鱼类微生境条件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57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97204.4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减脱水河段鱼类微生境条件的系统,包括归槽河堤单元和收流顺河堤单元,归槽河堤单元包括相对河道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归槽河堤,收流顺河堤单元包括相对河道中心线对称布置的收流顺河堤,归槽河堤一端用于与相应上游的河道岸坡连接,另一端与相应收流顺河堤一端连接,两个归槽河堤与相应上游的河道岸坡连接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另一端之间的水平间距,两个收流顺河堤与相应归槽河堤连接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另一端之间的水平间距,归槽河堤的顶端高度高于收流顺河堤的顶端高度,收流顺河堤的临水侧设有多个避险通道。本发明能改善减脱水河段的水流条件,能对鱼类的微生境进行修复,为鱼类的成长、栖息提供条件。

    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6768890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391778.9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待加固区上面堆填有填压堆,自填压堆顶面向下设有注浆孔,注浆孔的下端延伸至待加固区处的河道底面以下的土体中,这样,在通过注浆孔向待加固区处的河道底面以下部分的土体中注入浆液时,填压堆能够压住河道底面的土体,防止注入的浆液对河道底面的土体产生挤压而使河道底面土体变形而破坏建筑基础;注入的浆液凝固之后能够加固待加固区的河道底面土体,从而使河岸边的建筑基础更坚固;而且,由于填压堆的顶面高出于水面而构成施工作业面,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能够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鱼道的可拆卸式隔板结构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18656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0686290.5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道的可拆卸式隔板结构,包括:鱼道包括底座、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墙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边墙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连接;可拆卸式隔板结构,包括:多个可拆卸式隔板组件;沿着所述鱼道的长度方向,所有的所述可拆卸式隔板组件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可拆卸式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件、第二隔板件、第一顶部安装件、两个第一顶部固定组件、两个第一底部安装件、第二顶部安装件、第二顶部固定组件和两个第二底部安装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试验需求;可拆卸式隔板组件能够方便地安装在鱼道中,在鱼道需要清淤时,可拆卸式隔板组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

    清淤集泥的构造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01600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279560.5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的清淤集泥的构造。技术方案为:集泥槽位于入湖河流流向方向的底泥沉积层处,且与入湖河流流向垂直角度布置;导流体设置在集泥槽的前端靠近入湖河流的河道入口两侧;导流体与入湖河流流向倾斜角度布置,导流体的高度范围为湖河正常低水位和湖河正常高水位之间;阻流体位于集泥槽后端;阻流体与入湖河流流向垂直角度布置;阻流体的高度范围为湖河正常低水位和湖河正常高水位之间。通过该技术及实施方法可将需清除的底泥有控制的约束在某一个设定范围内进行沉积,有效控制底泥污染,可实施定期重复清淤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

    公开(公告)号:CN208754978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280045.9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栖息地生境模拟技术领域的一种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构建设施。技术方案为:包括栖息地构建区,所述栖息地构建区至少包括水域部分和陆地部分的修复区;所述水域部分与自然水域连通;所述水域部分至少包括深潭区、浅水区和浅滩区;所述深潭区和所述浅水区之间采用水位升降构件实现分离;所述浅滩区沿所述水域部分的四周岸线设置,所述修复区内设置进水和排水泵闸系统,控制所述水域部分的水位高低及与所述自然水域的连通;所述修复区与所述水域部分的接壤处设置若干投食区。采用此技术方案构建的长江江豚栖息地可近似模拟长江江豚自然栖息生境,为长江江豚放流提供良好的野化驯养生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加固河道驳岸的施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68732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392400.0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固河道驳岸的施工系统,由于在加固区域上面堆填有压重堆体,自压重堆体顶面向下设有注浆孔,注浆孔的下端延伸至加固区域处的河道底面以下,这样,压重堆体可将加固区域处的土体表面淤泥挤出。同时,在通过注浆孔向加固区域处的河道底面以下部分的河床中注入浆液时,注入浆液所产生的压力挤压河道底面的土体时,压重堆体能够将河道底面的土体压住而使河道底面的土体不能产生变形,这样,驳岸及驳岸上的建筑就不会因为河道底面的土体变形而遭到破坏,由于河道底面的加固区域被注入的浆液加固,驳岸的建筑基础就更坚固,驳岸也就被加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