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2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30821.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循环试验设备的地面精密可调轨道结构,包括轨道、连接组件、调节固定机构和地面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布置于所述地面支撑组件上;相邻两段所述轨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并且相邻两段所述轨道之间预先留有Z型伸缩缝;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组和轨道连接夹板;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轨道横向调节组件、轨道压板、第二螺栓组、第三螺栓组、轨道竖向调节螺栓和轨道固定底板;所述地面支撑组件包括地面承载框架和地面静压室孔板。本发明可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固定方式灵活,并可在部件热变形后,轨道依然可拆卸或调整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552126.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的地面支撑结构,包括底部蓄热结构、殷钢底面支撑结构、保温结构和殷钢不变形平台;支撑结构,由下向上分四层,依次是底部蓄热结构、殷钢底面支撑结构、保温结构和殷钢不变形平台;底部蓄热结构包括基坑防水涂层、瓜子片蓄热层和水泥砂浆找平层;殷钢底面支撑结构包括底部预埋钢板、殷钢肋板、殷钢管、箱体底部不锈钢密封板、不锈钢波纹管、殷钢网格肋板、殷钢安装法兰、不锈钢底板和碳钢工字钢框架;保温结构包括保温玻璃砖、承压钢板和石棉板;殷钢不变形平台包括不变形平台和连接螺栓。本发明整个支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耐高低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变形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5112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1091875.7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8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供暖的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包括空气流道,以及沿冷空气流向依次布置在空气流道内的冷风风机(1)和内置具有吸水和储热能力的吸附剂的吸附床(4),在冷风风机(1)与吸附床(4)之间还布置有加湿器(2)和加热器(3),所述的吸附床(4)的后端的空气流道上还设有布置有新风风机(5)的新风进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供暖系统清洁环保、工作效率高,具有能量储存功能,可以将低谷电力、低品位废热或太阳能储存起来,并在用户有取暖需求时释放,可有效降低建筑供暖的能量消耗,并具有加湿供热功能,可有效提高室内热舒适性,此外,该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都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6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35937.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域低温环境试验装置,涉及低温环境试验领域,包括保温舱体、液氮供给系统、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升温系统、降温系统、高低温循环管路系统、防积液装置和测量控制系统,其中,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由液氮汽化器、氮气减压器、氮气管道安全阀、氮气管路电磁阀组成,保温舱体分为静压室、工作空间和循环风道,升温系统由循环风道中电加热器和固态继电器组成,降温系统由液氮壁面蒸发器、液氮二次蒸发器以及循环风道中的液氮蒸发器组成,高低温循环管路系统将保温舱体、液氮供给系统、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升温系统、降温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回路。本发明可实现超低温温区试验温度环境,温场均匀,无积液现象,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67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353946.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保护的小型低温液体泵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法兰盖板、真空罩、被测低温液体泵、真空泵、液氮储罐、敞口杜瓦瓶、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被测低温液体泵悬挂安装于法兰盖板上,并位于真空腔内,进出口管路分别在法兰盖板上穿舱。压力传感器被设置为通过毛细管在法兰盖板上穿舱后与进出口管路连通;温度传感器被插入到位于真空腔体内的进出口管路中;在位于真空腔内部的出口管路上设有流量计。本发明的小型低温液体泵扬程性能测试系统具备低漏热、能够对小型低温液体泵进出口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同时满足穿舱式低温泵、直列式低温泵等多种类型泵体的安装要求,拆装、更换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15832.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热模块热工性能测试工装,包括恒温热源、防辐射屏和多个恒温冷源,所述恒温冷源与被测绝热模块试件的接触面是恒温低温面,所述恒温热源与绝热模块试件的接触面是恒温高温面,所述防辐射屏布置于绝热模块试件外围并且与绝热模块试件不接触,所述恒温低温面由多个恒温冷源拼接覆盖,恒温热源为可拼接模块化恒温热源。本发明通过搭建模块化恒温冷源、恒温热源,突破了目前绝热模块热工性能测试工装的可测绝热模块试件尺寸限制,非一体化设计可有效降低大温差下材料形变所引起的结构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3064.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绝热模块气密性及内部气体流动性测试装置,包括进气/进液模块、排气/排液模块、绝热模块,进气/进液模块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内层空间液氮进液阀、外层空间液氮进液阀、低压压力控制模块、内层空间高压压力控制模块、外层空间高压压力控制模块、缓冲罐、减压阀、过滤器,排气/排液模块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液氮/氮气排放阀、内层空间排气阀、外层空间排气阀,进气/进液模块的出口连接至绝热模块进口,排气/排液模块的进口连接至绝热模块的出口。本发明可实现绝热模块在低温工况与常温工况下的密性检验及适应性研究、内部空间气体流动性能测试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748773.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绝热模块,主要由真空腔、多层绝热屏、真空泵组成,用于真空绝热环境的获得和保持,减小测量中的漏热;力加载模块,主要由空压机、气缸、减压器、动密封、力传感器组结构组成,用于不同的力的施加和测量;试件性能测量模块主要由绝热垫块、标准测试杆、测试样品、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温度测量和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计算;冷热源控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加热棒、液氮冷却单元、低温恒温槽冷却单元、铜编织带,用于提供标准测试杆两端所需的冷热源,可实现标准测试杆两端控温;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力加载下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89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177842.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流体毛细输运性能的可视化实验装置,涉及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真空腔、补液腔、实验腔、低温可视化模块、充注排放模块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真空腔内部设置有补液腔和实验腔,用以降低可视化实验装置漏热;补液腔外置于实验腔,保证实验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均匀性;实验腔和充注排放模块连接,内部充有液氮和高压气体;低温可视化模块实现捕捉和记录实验腔内部纯液输运过程或气液两相分离失效过程中的图像;充注排放模块用于向实验腔内充注液氮和高压气体,并驱动液氮流出;数据采集系统用于监测和记录实验数据。本发明可实现低温流体系统相分离性能和液体输运性能的研究,拆装方便,充注率可控,输运效果可视。
-
公开(公告)号:CN113368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630670.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冷源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包括高低温保温箱体、液氮供给系统、高温循环管路系统、低温循环管路系统、气体置换管道、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制冷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液氮供给系统的第一个支路连接至低温循环管路系统,第二个支路连接至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的入口,气氮发生及稳压系统的出口连接至低温循环管路系统;低温循环管路系统的入口和高温循环管路系统的出口连接后,连接至高低温保温箱体的底部;低温循环管路系统的出口和高温循环管路系统的入口连接后,连接至高低温保温箱体的顶部;制冷机系统进口和出口管路连接至高低温保温箱体的顶部。本发明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能够快速高效实现不同温度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