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14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80097418.5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预先填充有包含R463A的特定量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定量之比大于0L/kg且为11L/kg以下。

    制冷循环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399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80097414.7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第一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旁通流路(9)使制冷剂容器(3)内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一部分在气液二相状态下与在第一减压装置(4)与压缩机(1)的排出口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合流。控制装置(10)在示出填充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不足的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报知部(8)输出特定信息。第三热交换器(6)冷却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控制装置(10)使用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之比、从第二端部(N2)流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Ps)及温度(Tb)的关系,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制冷循环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3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80095632.7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具有特定组成比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进行循环。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部(4)及第二热交换器(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部(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第一情况下的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fc)大于第二情况下的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fc)。在第一情况下,特定压力(Ps)下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第一温度(T1)与基准温度之差大于第一阈值。在第二情况下,第一温度(T1)与基准温度之差小于第一阈值。特定压力(Ps)是从减压部(4)流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

    制冷循环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4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80097418.5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预先填充有包含R463A的特定量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定量之比大于0L/kg且为11L/kg以下。

    制冷剂量异常检测装置以及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2713.1

    申请日:2015-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剂量异常检测装置(300)具备控制部(320),该控制部(320)根据外部气体温度检测值TH6的平均值TH6mean以及外部气体温度检测值TH6的标准偏差TH6SD、冷凝温度检测值TH5的平均值TH5mean以及冷凝温度检测值TH5的标准偏差TH5SD、及过冷却温度检测值TH8的平均值TH8mean以及过冷却温度检测值TH8的标准偏差TH8SD,计算过冷却热交换器5的温度效率ε的平均值εmean和标准偏差εSD,将作为检测制冷剂量不足的指标的温度效率ε的阈值εth设定为比从温度效率ε的平均值εmean减去温度效率ε的标准偏差εSD而得到的值小的值,在温度效率ε的当前值εreal小于阈值εth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量不足。

    制冷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17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180054852.3

    申请日:2011-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高温侧第一循环(10A)、高温侧第二循环(10B)、低温侧循环(20)、第一级联冷凝器(30A)和第二级联冷凝器(30B)、控制构件(40),该高温侧第一循环(10A)具有高温侧第一压缩机(11A)、高温侧第一冷凝器(12A)、高温侧第一节流装置(13A)、高温侧第一蒸发器(14A),该高温侧第二循环(10B)具有高温侧第二压缩机(11B)、高温侧第二冷凝器(12B)、高温侧第二节流装置(13B)、高温侧第二蒸发器(14B),该低温侧循环(20)将低温侧压缩机(21)、低温侧第一冷凝器(22A)、低温侧第二冷凝器(22B)、低温侧节流装置(23)以及低温侧蒸发器(24)连接,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该第一级联冷凝器(30A)、第二级联冷凝器(30B)进行高温侧制冷剂和低温侧制冷剂的热交换,该控制构件(40)与低温侧制冷剂的流动对应地使高温侧蒸发器(14)的蒸发温度变低。

    冷冻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50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80015354.3

    申请日:2010-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4 F25B43/02 F25B2400/075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将多台室外机(1a、1b)与室内机(20)并列地通过配管连接而形成冷冻循环,上述室外机(1a、1b)至少具有压缩机(2a、2b)、冷凝器(4a、4b)、储存器(5a、5b),上述室内机(20)具有减压机构(21)以及蒸发器(22),其中,具有回油管(13a、13b)、均油管(10)、控制装置(30),上述回油管(13a、13b)使储存于储存器内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上述均油管(10)连接各储存器相互之间;上述控制装置(30)控制压缩机的运转和设置于均油管的电磁阀(12a)的开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