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14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880097419.X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或特定制冷剂按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温度式膨胀阀(3)及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在感温筒(6)中封入有特定制冷剂。特定制冷剂是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混合制冷剂。感温筒(6)被配置成从被吸入压缩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接受热。温度式膨胀阀(3)包含框体(30)、间隔件(31)、基体(35)、阀芯(33)及弹簧(34)。感温筒(6)与第一空间(S1)连通。第二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流路与第二空间(S2)连通。温度式膨胀阀(3)构成为能够调节特定方向上的基体(35)从基准位置(Z0)起的位移量(s0)与弹簧(34)的弹簧系数之积。

    冷冻/冷却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6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10365625.9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构造不复杂、能提高安全性、高效率地除去产生的霜的冷冻/冷却装置。单元冷却器(A)中的风扇防护罩加热器(4)具有第一直线部(41)、以及以包围鼓风机的风扇(6)的中央毂部周围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直线部。上述第一直线部安装在风扇防护罩(2)的下部,并在风扇防护罩(2)的宽度方向直线地延伸。

    制冷循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3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80095632.7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具有特定组成比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进行循环。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部(4)及第二热交换器(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部(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第一情况下的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fc)大于第二情况下的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fc)。在第一情况下,特定压力(Ps)下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第一温度(T1)与基准温度之差大于第一阈值。在第二情况下,第一温度(T1)与基准温度之差小于第一阈值。特定压力(Ps)是从减压部(4)流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

    冷冻/冷却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6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365625.9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构造不复杂、能提高安全性、高效率地除去产生的霜的冷冻/冷却装置。单元冷却器(A)中的风扇防护罩加热器(4)具有第一直线部(41)、以及以包围鼓风机的风扇(6)的中央毂部周围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直线部。上述第一直线部安装在风扇防护罩(2)的下部,并在风扇防护罩(2)的宽度方向直线地延伸。

    制冷循环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9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80097414.7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第一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旁通流路(9)使制冷剂容器(3)内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一部分在气液二相状态下与在第一减压装置(4)与压缩机(1)的排出口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合流。控制装置(10)在示出填充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不足的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报知部(8)输出特定信息。第三热交换器(6)冷却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控制装置(10)使用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之比、从第二端部(N2)流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Ps)及温度(Tb)的关系,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制冷循环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4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80097419.X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或特定制冷剂按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温度式膨胀阀(3)及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在感温筒(6)中封入有特定制冷剂。特定制冷剂是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混合制冷剂。感温筒(6)被配置成从被吸入压缩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接受热。温度式膨胀阀(3)包含框体(30)、间隔件(31)、基体(35)、阀芯(33)及弹簧(34)。感温筒(6)与第一空间(S1)连通。第二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流路与第二空间(S2)连通。温度式膨胀阀(3)构成为能够调节特定方向上的基体(35)从基准位置(Z0)起的位移量(s0)与弹簧(34)的弹簧系数之积。

    制冷剂分流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617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496953.7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剂分流器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不发生分流配管的堵塞和焊料的流入不足地实施稳定的钎焊,即使在暴露于苛刻的周围环境的状态下,也不会发生气体从接合位置泄漏等的不良情况。制冷剂分流器具有插入并固定分流制冷剂配管的配管插入部、和凸出设置有多个所述配管插入部的分流器主体,其中,所述配管插入部具有壁厚厚的厚壁部和壁厚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

    制冷剂分流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617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496953.7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剂分流器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不发生分流配管的堵塞和焊料的流入不足地实施稳定的钎焊,即使在暴露于苛刻的周围环境的状态下,也不会发生气体从接合位置泄漏等的不良情况。制冷剂分流器具有插入并固定分流制冷剂配管的配管插入部、和凸出设置有多个所述配管插入部的分流器主体,其中,所述配管插入部具有壁厚厚的厚壁部和壁厚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

    制冷循环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14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80097418.5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预先填充有包含R463A的特定量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定量之比大于0L/kg且为11L/kg以下。

    制冷循环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399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80097414.7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制冷剂容器(3)、第一减压装置(4)及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旁通流路(9)使制冷剂容器(3)内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一部分在气液二相状态下与在第一减压装置(4)与压缩机(1)的排出口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合流。控制装置(10)在示出填充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不足的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报知部(8)输出特定信息。第三热交换器(6)冷却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控制装置(10)使用制冷剂容器(3)的容积相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封入量之比、从第二端部(N2)流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Ps)及温度(Tb)的关系,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