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膨胀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350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80055878.9

    申请日:200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0223 F01C11/004 F01C21/04 F04C27/005 F04C29/02

    Abstract: 一种涡旋膨胀机,具有膨胀机构(5)、副压缩机构(6)、及密封圈(23);该膨胀机构(5)由摆动涡旋件(52)和第1固定涡旋件(51)构成,使制冷剂膨胀并回收动力;该副压缩机构(6)由摆动涡旋件(62)和第2固定涡旋件(61)构成,利用由膨胀机构(5)回收的动力驱动,对制冷剂进行压缩;该密封圈(23)设在副压缩机构(6)的外周部和膨胀机构(5)的外周部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开口于密闭容器(10)内的上部空间(70)的油路(17),使上部空间(70)和下部空间(72)处于副压缩机构(6)的压缩后压力状态,在下部空间(72)中具有与主压缩机(11)连通的油配管(80)。由简单的结构抑制回收动力的下降,获得在广泛的运行条件下效率良好、低成本的涡旋膨胀机。

    涡旋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050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80092607.3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具有:固定涡旋件,其具有设置有第一漩涡突起部的固定台板;摆动涡旋件,其具有设置有与第一漩涡突起部啮合的第二漩涡突起部的摆动台板,在与固定涡旋件之间形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框架,其将摆动涡旋件支承为摆动自如;以及主体壳体,其收容有固定涡旋件、摆动涡旋件以及框架。固定涡旋件和框架固定于主体壳体的内壁面。在固定台板且在与框架对置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一凹部。在框架且在与第一凹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凹部。

    涡旋式压缩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3163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80078567.4

    申请日:2013-09-19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在通过组合静涡盘的涡旋与动涡盘的涡旋而形成的压缩室对流体进行压缩,其特征在于,静涡盘的涡旋和动涡盘的涡旋分别具有卷绕起始部,所述卷绕起始部具有由多个圆弧连结了朝外表面渐开线的渐开起点与朝内表面渐开线的渐开起点之间的球根形状,至少一方的卷绕起始部形成为n个(n≥3)球根形状在涡旋的竖立设置方向上叠置而成的n层叠置的阶梯状,当设渐开起点角从齿顶侧朝向齿根侧依次为φos(0)、φos(1)、φos(2)、…、φos(n-1)时,满足φos(0)>φos(1)>φos(2)>…>φos(n-1),该渐开起点角是形成为阶梯状的卷绕起始部的各层的朝外表面渐开线的渐开起点角。

    涡卷压缩机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4702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80042756.7

    申请日:2004-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卷压缩机,该涡卷压缩机的组装性良好,不需要推力轴承,形成在两侧对压缩部进行轴支的两侧支承轴承构造,此外,涡卷的构造简单。具有压缩部(3)、电动机(2)、吸入管(5)、及排出管(8);该压缩部(3)由摆动涡卷(31)和一对固定涡卷(33、34)构成;该摆动涡卷(31)设于密闭容器(1)内,在摆动台板(31B)的两面大体对称地形成涡卷齿,同时,在中心部贯通并固定主轴(7);该一对固定涡卷(33、34)贯通上述主轴地配置于上述摆动涡卷的两面,具有与上述各涡卷对应地分别形成压缩室(32)的涡卷;该电动机(2)设于上述密闭容器内,驱动上述主轴;该吸入管(5)设于上述密闭容器,将吸入气体导入至上述密闭容器内,冷却上述电动机后,吸入到上述压缩部;该排出管(8)设于上述密闭容器,排出由上述压缩部压缩了的吸入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