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以及移位寄存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89458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43700.5

    申请日:2008-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9/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抑制阈值电压的负方向移位(负移位)的晶体管,防止以移位寄存器为首的半导体装置的误动作。作为对使单位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OUT上拉的晶体管Q1的栅极节点(节点N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使用由在第一电源端子S1和节点N1之间串联地连接的两个晶体管构成的双栅极晶体管Q3D。双栅极晶体管Q3D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构成此双栅极晶体管的两个晶体管间的连接节点(节点N3)由于该栅极和节点N3之间的电容耦合,根据栅极从H电平变为L电平,下降到L电平。

    译码电路和使用该译码电路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2440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075109.7

    申请日:2006-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7/04 H03M1/682 H03M1/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译码电路和使用该译码电路的显示装置,其中将多比特输入数据(DIN)至少分为第1比特组(LBG)和第2比特组(UBG),根据第1比特组,分别利用第1子译码电路(SSD0-SSDk),从选择对象信号/电压组(SIG0-SIGk)中各选择1个选择对象信号/电压。接下来,根据第2比特组(UBG),从第1子译码电路所选择出的信号/电压中选择1个信号/电压,并将其传送到输出信号线(4)。第2子译码电路分别由1列开关列形成,只有1个开关列成为导通状态,并向输出信号线传送最终所选的信号/电压。由此,实现了能够以小占有面积来稳定高速地执行译码操作的译码电路。

    半导体装置以及移位寄存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242178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74219.0

    申请日:2008-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9/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抑制阈值电压的负方向移位(负移位)的晶体管,防止以移位寄存器为首的半导体装置的误动作。作为对使单位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OUT上拉的晶体管Q1的栅极节点(节点N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使用由在第一电源端子S1和节点N1之间串联地连接的两个晶体管构成的双栅极晶体管Q3D。双栅极晶体管Q3D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构成此双栅极晶体管的两个晶体管间的连接节点(节点N3)由于该栅极和节点N3之间的电容耦合,根据栅极从H电平变为L电平,下降到L电平。

    译码电路和使用该译码电路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55185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5109.7

    申请日:2006-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7/04 H03M1/682 H03M1/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译码电路和使用该译码电路的显示装置,其中将多比特输入数据(DIN)至少分为第1比特组(LBG)和第2比特组(UBG),根据第1比特组,分别利用第1子译码电路(SSD0-SSDk),从选择对象信号/电压组(SIG0-SIGk)中各选择1个选择对象信号/电压。接下来,根据第2比特组(UBG),从第1子译码电路所选择出的信号/电压中选择1个信号/电压,并将其传送到输出信号线(4)。第2子译码电路分别由1列开关列形成,只有1个开关列成为导通状态,并向输出信号线传送最终所选的信号/电压。由此,实现了能够以小占有面积来稳定高速地执行译码操作的译码电路。

    有源矩阵用扫描线驱动电路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82678B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10002051.7

    申请日:2009-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源矩阵用扫描线驱动电路以及图像显示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接触孔附近的金属薄膜的腐蚀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栅极驱动电路内的接触孔被以与其连接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图形形状的导电性氧化膜覆盖,对于该导电性氧化膜来说,其周围还被与该导电性氧化膜同时形成的第二图形形状的导电性氧化膜(牺牲电极)包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