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9567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80054130.7
申请日:2006-04-05
IPC: C23C2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 C23C8/80 , C23C26/00 , Y10T428/12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为了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损特性的覆膜,该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制作含有通过氧化而发挥润滑性的成分的金属粉末;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氧化,使所述金属粉末中含有的氧元素量为6重量%至14重量%;以及使所述金属粉末熔化或者半熔化,在被处理材料上形成覆膜,该覆膜具有下述组织,同时,所述熔化或者半熔化后的整体的氧元素含量为5重量%至9重量%,该组织构成为在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单位区域内,分布有氧元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3重量%的区域和大于或等于8重量%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3C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99800724.2
申请日:1999-05-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降低电子放射特性而获得分辨率高的阴极射线管。将呈针状的第一群颗粒和呈块状的第二群颗粒的混合物组合起来,作为构成电子放射物质的碱土金属的碳酸盐,通过丝网印刷将包含上述混合物的印刷用浆涂敷在金属基体上,使其干燥,将氧化物阴极装入阴极射线管后,为了使碳酸盐变成作为电子放射物质的氧化物,边抽真空边加热,以谋求阴极表面的平坦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3A
公开(公告)日:1998-06-10
申请号:CN97114109.6
申请日:1997-11-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子管阴极,包括主要由镍构成的基体(1);一合金层,置于其基体(1)上,合金层中含有晶粒小于基体晶粒的镍和钨;以及一电子发射材料层(5),淀积在合金层上,还有至少含钡的碱土金属氧化物(6)和一含量在0.01到25%重量比内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层(7),其中至少含有氧化钪和氧化钇中之一。此阴极与现有技术阴极相比,即使工作于3A/cm2或以上的电流密度下,也能获得寿命特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880130698.1
申请日:2008-08-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23C2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 B23H1/00 , B23H1/06 , B23H1/08 , B23H9/00 , C25D3/66 , C25D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该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将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的粉末成型而获得的压粉体、或者对该压粉体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成型体作为电极,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使电极和被处理材料之间产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使电极材料熔融,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由电极材料构成的覆膜、或者由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覆膜,作为所述脉冲状放电,混合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大于或等于2种的脉冲状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19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80159414.6
申请日:2009-05-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F01D5/288 , F05D2220/31 , F05D2230/313 , F05D2230/314 , F05D2230/90 , F05D2260/95 , F05D2300/222
Abstract: 一种表面层形成方法,其由下述工序构成:向加工液(3)中配置部件(2)的工序;以及相对于该部件(2),将Si电极(1)间隔规定间隙而配置,通过施加规定的电压,发生放电,从而从所述Si电极(1)向部件侧供给Si成分,形成含Si表面层的工序,所述Si电极(1)选定具有小于或等于0.005Ωcm的比电阻的部件,将大于或等于所述Si电极处的电压降与放电中的电弧电位相加后的值的值,设定为放电检测电平,通过反复进行下述动作(4、7、8),从而在部件表面上形成含有Si的表面层,即:通过对电压降低至小于或等于该放电检测电平进行检测,从而对在Si电极(1)和部件(2)之间发生了放电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在放电发生后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停止电压施加,在间歇一定时间后,再次施加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374975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680052887.2
申请日:2006-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B22F1/0062 , B22F1/0085 , B22F2998/10 , C22C1/1084 , C22C19/07 , C23C8/12 , B22F1/0003 , B22F1/009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极可以通过放电表面处理而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耐磨损性优良的覆膜,该电极用于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以将金属粉末、金属化合物的粉末、或导电性陶瓷粉末成型而构成的成型粉体作为电极,在加工液中或气体中,在电极和工件之间发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在工件表面形成由电极的材料构成的覆膜、或由电极的材料借助脉冲状放电的能量反应得到的物质构成的覆膜,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粉末中的氧元素增加,将氧元素增加后的粉末、有机粘接剂以及溶剂混合而制作混合液,使用混合液进行造粒而形成造粒粉末,将造粒粉末进行成型,制作氧元素浓度为4重量%至16重量%的成型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2C
公开(公告)日:2002-09-11
申请号:CN96118574.0
申请日:1996-12-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J1/26
Abstract: 为了解决由于工作中基体金属1的变形,使电子束管的截止特性变化,而不能维持高品质图象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子管用阴极配备有:主要成分由镍构成,内含至少一种还原剂的基体金属1;在基体金属1的表面上形成的金属层50;和在这个金属层50上覆盖含钡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形成的电子发射物质层20,金属层50是涂覆在基体金属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而电子发射物质层20是全部覆盖在金属层及基体金属的表面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327251A
公开(公告)日:2001-12-19
申请号:CN01101310.9
申请日:2001-01-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可抑制在电子管阴极中因大电流密度化引起的截止电压的变动,抑制辉度的变化。电子管阴极在以镍作为主成分并且包含至少一种还原剂的基体上,形成以钨为主成分且厚度为80μm以下和孔隙率为20-70%的多孔性金属层,并且在其上配置以至少包含钡的碱土类金属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电子发射材料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