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轴正向放大一维精密定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5051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84696.1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轴正向放大一维精密定位平台,其包括:基座、放大机构、运动平台、压电陶瓷、预紧机构;放大机构包括:柔性臂、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两端的固定部;运动平台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抵靠,另一侧形成平台承载面;压电陶瓷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压电陶瓷一端与预紧机构相抵靠,另一端与固定部向抵靠;预紧机构设置于一端的固定部中,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螺母和钢珠,钢珠与压电陶瓷相抵靠,预紧螺母通过钢珠为压电陶瓷提供预紧力。本发明的Z轴正向放大一维精密定位平台具有行程范围大、高精度、结构简单、体积小、刚度大、灵敏度高、极高分辨率、纳米级、适宜作微动平台等优点。

    可调预紧力式惯性粘滑驱动跨尺度精密定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4675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19389.5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预紧力式惯性粘滑驱动跨尺度精密定位平台,平台包括外壳、与外壳固定安装的椭圆放大机构、位于椭圆放大机构上方的钳位机构、位于钳位机构上方的驱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为交叉滚柱导轨,驱动机构为驱动压电陶瓷,钳位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粘接的钳位块和位于钳位块下方的钳位导轨,椭圆放大机构包括与钳位导轨相连的椭圆框架及位于椭圆框架内的钳位压电陶瓷,驱动压电陶瓷两端输入有用于控制钳位块左右运动的第一电压信号,钳位压电陶瓷两端输入有用于控制钳位导轨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压信号。本发明集导向、钳位、驱动于一体,系统集成度高、体积小,适用于对尺寸有要求的高精密定位场合。

    一种多视角像素指向型背光模组及裸眼3D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6011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52242.3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一种多视角像素指向型背光模组以及裸眼3D显示装置。该多视角像素指向型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矩形导光板,各个矩形导光板互相紧密叠合,每块矩形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有用纳米衍射光栅形成的多个不同指向的像素,每个矩形导光板的至少一条侧边上设有一光源组,该光源组发出的光进入对应的导光板内部后,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的多个像素阵列的各个像素上形成出射光。利用多层导光板的叠合,解决了在一块导光板中无法避免三光源互相干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像素指向型的矩形导光板,为这种具有多视角指向功能的导光板在裸眼3D显示技术中进行工业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种滤光结构
    2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377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17067.3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一种滤光结构,用于可见光波段。该滤光结构由金属光栅-介质-金属膜三层结构构成,产生完美吸收的物理机制是由于激发了局域电磁共振,导致整个结构在宽波段范围内的等效阻抗与真空阻抗匹配,反射电磁被抑制,且由于金属膜的厚度较厚,电磁波也无法透射,从而形成宽带近完美吸收结构。该结构可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更多的能量,也能为无油墨印刷中实现黑色提供解决方案,改变必须使用颜料才能实现黑色印刷的传统观念。

    一种变色烫印膜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158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062088.X

    申请日:2014-02-24

    Abstract: 一种变色烫印膜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膜、离型层、半透半反金属层、信息介质层、全反型金属层以及热熔胶层,所述信息介质层为可塑变的有机介质涂层,其至少一个表面或者内部设有多种高度不同的台阶,每一种台阶的高度对应一种颜色的法布里-珀罗腔。这些法布里-珀罗腔使得同一片烫印膜上,可以形成多种变色区域、变色图形和文字,也可实现不同偏振下的颜色效果,随着观察角的改变,该新型变色烫印膜的颜色也发生变化。该烫印膜采用卷对卷的方式制造,用热蒸发镀膜部分代替真空溅射镀膜,利用高效的纳米涂布方式制作有机介质涂层,利用压印手段获得台阶和微纳米结构,工艺简单高效,适合大幅面生产。

    基于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9430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390062.9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超声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制备出石墨烯/二氧化锰杂化材料,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原位诱导苯胺聚合替代二氧化锰,制备出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将所得到的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有机溶剂分散液滴加到电极表面,从而得到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的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所制备的石墨烯/聚苯胺杂化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对氨气分子具有优异的灵敏度,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于气体传感器的大量制备。

    一种金属母板的制作方法
    2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09517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287422.3

    申请日:2010-09-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金属母板的制作方法,该金属母板由至少两片金属子板拼接而成,各该金属子板上具有镭射图像的纹路,该方法主要采用电铸的方式,将至少两块金属子板间的拼缝进行填补,其中在该各片金属子板的拼接边上设有凹凸结构,相邻子板间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通过该凹凸结构,既增加了金属子板间的电铸强度,又可以实现简单准确的对位,增加了金属母板的成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