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351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42659.9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54 , C08F220/28 , C08F230/08 , C08F2/38 , A61K47/32
Abstract: 温度敏感型有机/无机杂化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一种共聚物。所述温度敏感型有机/无机杂化嵌段共聚物为PMAPOSSn-b-P(NIPAMp-co-OEGMAq)。将MAPOSS、引发剂、链转移剂溶解于溶剂中,经冻结与解冻循环除去氧气,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反应,反应后将溶液加入到沉淀剂中,烘干后得到大分子链转移剂PMAPOSS;将大分子链转移剂PMAPOSS、引发剂、NIPAM、OEGMA溶解于溶剂中,经过冻结与解冻循环除去氧气,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反应,反应后将溶液加入到沉淀剂,烘干后得到温度敏感型有机/无机杂化嵌段共聚物。在制备药物载体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0724.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福建鑫晟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E04B2/82 , C04B28/0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保温条板墙体防开裂接缝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条板与条板之间的接触面上涂布聚合物砂浆;(2)采用下楔顶板法安装条板,使得条板与条板的接缝处挤满聚合物砂浆,用刮刀刮平接缝处;(3)将一弹性覆盖片的两侧边从上至下粘贴在接缝处的两侧,弹性覆盖片完全覆盖接缝处。本发明采用聚合物砂浆作为填缝材料,橡胶片对称的粘贴在条板接缝处,有效解决了轻质保温条板墙体接缝易开裂的技术问题,保证条板安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44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63910.1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112/08 , C08F2/38 , C08F130/08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溶胶-凝胶化的杂化纳米自组装聚集体的制备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γ-三甲氧基硅烷酯大分子链转移剂在选择性溶剂中调控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原位自组装制备不同形貌的具有可溶胶-凝胶化的自组装聚集体。该自组装聚集体可以通过进一步溶胶-凝胶化来稳定胶束结构或引入功能性杂化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26816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22462.4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江苏常盛管业有限公司
IPC: C08L25/06 , C08L51/00 , C08L55/02 , C08L33/12 , C08L25/12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3/36 , C08K3/34 , C08K3/30 , C08J9/08 , C08J9/10
Abstract: 一种微发泡聚苯乙烯全塑仿木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涉及一种全塑仿木材料。提供一种可改善防水防潮性能,降低材料密度与脆性,提高机械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而且材料不含木质成分,低碳环保的微发泡聚苯乙烯全塑仿木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全塑仿木材料的组成及配比为聚苯乙烯100,高抗冲聚苯乙烯20~40,树脂10~15,无机填充材料2~5,发泡剂0.5~1.5,泡孔调节剂0.5~2,着色剂0.5~2,助剂1.5~3。将发泡剂、泡孔调节剂、助剂与着色剂混合得混合料A;将树脂和无机填充材料干燥;按配比将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和混合料A与无机填充材料混合得混合料B;将混合料B挤出造粒,成型,即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7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6078.4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30/08 , C08F220/18 , C08F212/08 , C08F8/12 , C08F2/38 , B01J13/02
Abstract: 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图案化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图案化纳米微球。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图案化纳米微球是聚甲基丙烯酰氧丙基POSS作为第一嵌段、聚(丙烯酸-苯乙烯)作为第二嵌段的聚合物。该纳米微球是由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双亲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而成。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方法聚合,经三氟乙酸酸解得到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双亲嵌段共聚物,利用共溶剂/选择溶剂法制备纳米微球,该方法具有制备简便,纳米微球相结构新颖,并良好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73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5314.0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30/08 , C08F226/06 , C08F2/38
Abstract: 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双亲性二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具有聚4-乙烯基吡啶嵌段的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基双亲性二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以聚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为疏水嵌段,以聚4-乙烯基吡啶为亲水嵌段的聚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b-聚4-乙烯基吡啶。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42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8404.3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建阳宏诚粘合剂有限公司
IPC: C08F218/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28 , C08F2/26 , C08F2/30 , C08K5/549
Abstract: 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提供一种倍半硅氧烷改性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倍半硅氧烷改性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按质量比的组成为醋酸乙烯酯35~45;改性单体10~15;引发剂0.5~1;复合乳化剂2.5~5;胶体保护剂4~6;去离子水40~60。将具有表面活性的两亲有机/无机杂化增强材料作为乳化剂应用于聚合物合成过程,使得POSS刚性笼状结构有效结合在聚合物表面,经改性的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外层含有倍半硅氧烷纳米增强材料,内层为核壳结构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从而提高聚合物材料耐水性、表面硬度等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79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79563.2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鑫晟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47
Abstract: 复合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保温墙板。保温墙板设有2层硅酸钙板,夹合保温芯材,保温芯材各组分为水泥、粉煤灰、石膏、EPS、Maleamic Acid-Isobutyl POSS、乳胶粉、减水剂、发泡剂和早强剂。将POSS干粉溶于正己烷,喷洒在EPS颗粒表面得A;将水泥、粉煤灰、石膏、乳胶粉干拌,加入水搅拌成浆状,将A加入得浆料B;通过搅拌机搅拌发泡剂溶液制取泡沫得到泡沫C;将B与C混合得保温芯材浆料;将硅酸钙板表面刷洗,放入固定的模具两边,将保温芯材浆料浇注到两硅酸钙板中间,振捣成型;脱模,洒水养护后即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290873.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38 , C08K3/08 , C08F220/06 , C08F220/36 , H01B1/02 , H01B1/12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液态金属复合导电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QCA、AA、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碱、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液态金属和超纯水为原料聚合制成。本发明将液态金属分散的聚合物溶液烘干得到聚合物/液态金属复合导电固体,由于是以极低固含量(2‑3wt%)聚合物溶液分散液态金属,使得液态金属固体中液态金属可以形成高导通电路,从而获得高导电性能,并且聚合物会限制液态金属流动,将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0822.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溶于由水和正丙醇以1∶1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溶剂中,85‑90℃加热搅拌至澄清透明;(2)将硼酸、邻苯二酚类化合物、氢氧化钾溶于上述混合溶剂中,常温搅拌直至完全溶解;(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倒入步骤(1)所得的物料中,充分搅拌后倒入PTFE模具中,依次经流平和烘干,制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表面平整,结构紧密,透明度高,机械性能好;利用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进行仿生矿化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其结构依旧紧密,拉伸强度、杨氏模量、韧性均有较大提升,扩大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适用范围,同时,其热稳定性也有较大提升,拓宽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