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圆管蒸汽冷凝传热热工参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29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2401.8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圆管蒸汽冷凝传热热工参数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入口蒸汽流量计、水平冷凝管、冷却水管、壁温测量组件、管内测温组件、测压组件、密封组件;入口蒸汽流量计布置在水平冷凝管上游,冷却水管安装在水平冷凝管外部;壁温测量组件穿透冷却水管测量后,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的外壁温和中间壁温;管内测温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内部,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内蒸汽或者汽液两相流体的温度;测压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的下游,用于测量水平冷凝管的流体压力;密封组件布置在水平冷凝管的端部;决了蒸汽冷凝过程中热工参数测量的不足,实现了水平圆管内蒸汽以及蒸汽-水汽液两相流的冷凝传热系数和传热特性研究的技术效果。

    一种U型管倒流特性可视化测量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92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40192.1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管倒流特性可视化测量实验装置,包括一次侧设备和二次侧设备,一次侧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接管、进口腔室、U型传热管、可视化管道、出口腔室和出口接管,U型传热管置于二次侧设备的冷却水水箱内,可视化管道的内径与U型传热管的内径相等且可视化管道上连通有示踪剂存储装置,所述一次侧设备的水温比冷却水水箱内水温高至少80度。采用U型传热管特殊结构及一二侧间的热量交换,形成反向重位压降,为U型传热管倒流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边界条件;在U型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内径相等的可视化管道,实现了U型传热管内部流动的可视化,解决了U型传热管隐藏于二次侧筒体内而无法观测倒流现象的问题,且模拟的准确性高。

    一种细棒束燃料组件实验模拟装置及系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058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640544.8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棒束燃料组件实验模拟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导电头、加热元件、导电组件;所述导电头开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元件的通孔,通孔的上表面为倒锥形面,导电头的下方设置有环形榫面,环形榫面为2个且以通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本发明能够承受高温高压条件,能够对原型燃料组件几何结构及核释热特性进行模拟,开展细棒束燃料组件的流动、传热等热工水力实验研究。

    一种细棒束燃料组件实验模拟装置及系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05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640544.8

    申请日:201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棒束燃料组件实验模拟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导电头、加热元件、导电组件;所述导电头开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元件的通孔,通孔的上表面为倒锥形面,导电头的下方设置有环形榫面,环形榫面为2个且以通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本发明能够承受高温高压条件,能够对原型燃料组件几何结构及核释热特性进行模拟,开展细棒束燃料组件的流动、传热等热工水力实验研究。

    一种设置多个两相流稳定装置的换热器系统及其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075859.2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多个两相流稳定装置的换热器系统及其管道,在管道内设置两相流稳定装置,所述两相流稳定装置包括芯体,所述芯体能够将管道内的两相流流道分隔成若干数量的小流道,所述两相流稳定装置为多个,多个两相流稳定装置采取连续式布置方式或者间隔式的布置方式。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稳定装置,并且将稳定装置设定为连续或者间隔的布置,能够多阶段多步骤的分离成液相和气相,能够进一步强化传热,具有减振降噪的效果。

    一种管外设置尖状结构的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0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611052038.9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管程侧和壳程侧,所述管程侧包括进口管、进口腔室、传热管束、出口腔室和出口管,所述热流体从进口管进入进口腔室,依次通过传热管束、出口腔室和出口管;所述壳程侧包括进口通道、内壳、外壳和出口腔室,所述冷流体依次通过进口通道、内壳和外壳限定的空间和出口腔室,进口腔室、传热管束、出口腔室设置在内壳和外壳限定的空间内,所述传热管束外壁向外延伸的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端部为尖状结构,从传热管束外壁向所述金属杆的端部的方向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对。换热管外部设置端部为尖状的杆,可以在气液两相流的流动中,一方面可以破坏层流底层,增加传热面积进行强化传热,而且因为是杆,流动阻力小,也不会增加壳程的流动阻力,而且通过设置尖端部,能够刺破气泡,实现扩大气液界面以及气相边界层并增强扰动。

    一种矩形通道内环状流气芯中液滴分布测量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68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3148.2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44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测量矩形通道环状流气芯液滴分布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矩形通道临近出口处设置溢流孔对环状流的液膜与气芯进行分离,然后将气芯中的液滴进行分区测量,从而获得矩形通道环状流气芯各截面处液滴的分布特征。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准确测量矩形通道环状流气芯各截面处的液滴分布,具有实质的优点和显著的进步。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准确测量矩形通道内环状流汽芯中液滴的分布特性;可以通过现有设备的改进实现,成本低;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运动条件下加热棒束子通道壁温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13122.8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加热棒束子通道壁温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流道板及设置于流道板内的多根加热棒,各加热棒的长度方向与流道板的长度方向共向,各加热棒之间均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道,加热棒均为由导电材料制成圆管,每根加热棒内均设置有两个与加热棒内壁贴合的热电偶,沿着流道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测量面,热电偶均设置在测量面上,且每个测量面上均设置有至少1个热电偶;所述方法为以上装置的使用方法。该发明提供的装置及方法,可用于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基本热工水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模拟测量棒束子通道不同区域处温度,用于开展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

    一种多孔介质两相流管壳式换热器及其稳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794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75743.9

    申请日:2017-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69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相流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封头,所述至少一个封头上设置两相流流体入口管,在流体入口管内设置多孔介质两相流稳定装置,所述两相流稳定装置包括多孔介质芯体,所述多孔介质芯体是由若干数量的棒状物相连结而成,棒状物在X、Y、Z三维方向交叉焊接,形成了孔洞互通的多孔介质结构。本发明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非能动两相流动稳定装置能够在不依赖外部动力或电源的情况下,将两相流体分离成液相和气相,将液相分割成小液团,将气相分割成小气泡,抑制液相的回流,促使气相顺畅流动,起到稳定流量的作用,具有减振降噪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