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697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265480.8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LG 燃料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恩
IPC: H01M8/0202 , H01M8/0215 , H01M8/0256 , H01M8/2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2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8/0217 , H01M8/0256 , H01M8/2425 , H01M8/2428 , H01M8/2432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燃料电池,并特别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互连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9819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280077730.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海卓瑞道克斯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Inventor: 普拉西多·玛利亚·斯帕齐安特 , 迈克尔·蒂山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955 , H01M4/8615 , H01M4/96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97 , H01M8/0438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544 , H01M8/04552 , H01M8/04574 , H01M8/04671 , H01M8/188 , H01M8/20 , H01M8/241 , H01M8/245 , H01M8/246 , H01M8/249 , Y02E60/528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多电池电堆架构,具有特定特征允许关键的水力学、电学和电化学量的数据采集/监测的简单的电学仪器仪表的部署,基于此,操作者或电子控制器能够收集/处理有深度和增强的可靠性的关键信息,用于立即确定处于“忍耐状态”的任何电池,以及最终将它从系统中排除并且用空闲的电池可能地替换它。还公开一种监测/控制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系统的操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76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6824.1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06 , H01M8/0226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结构,其厚度为3.0~5.0mm,包括一基底层和一微孔层,基底层的一侧具有气体流道,另一侧与微孔层相连,基底层的材质为金属纤维毡,微孔层上具有铜‑石墨烯复相膜。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机械强度高,排水性、透气性,接触电阻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46955.3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IPC: H01M8/0206 , H01M8/026 , H01M8/02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06 , H01M8/0263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流动部件,其特别适用于电化学装置中双极板的组件,且设计稳固并能实现有效地导流,建议流动部件包括板状的基体,基体设计为板变形产品并具有通道结构,其中通道结构包括多个通道,通过基体内的凹陷形成通道且通过基体的凸起使通道彼此相隔开来,其中至少一个区域设置有常高差,常高差参照垂直于基体的两个主要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描述的是凹陷与相邻凸起之间的高度差,其中至少一个区域设置有减小的高差,在所述区域中凹陷与相邻凸起之间的高差小于常高差,其中具有减小的高差的至少一个区域包括基体的平行扩张区域,在基体由于板变形产品的变形从而发生扩张时平行扩张区域沿扩张向量扩张,扩张向量位于彼此平行延伸的平面,其中包括基体的平行扩张区域并具有减小的高差的至少一个区域邻接基体的弯曲扩张区域,在基体由于板变形产品的变形从而发生扩张时弯曲扩张区域沿扩张向量扩张,扩张向量位于自切平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93102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80037155.1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LG 燃料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2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8/0217 , H01M8/0256 , H01M8/2425 , H01M8/2428 , H01M8/2432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燃料电池,并特别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互连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33910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80036551.1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1D13/02 , B21D37/10 ,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5/02 , B21D13/02 , B21J13/14 , H01M8/0202 , H01M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状基材的成形装置和成形方法。上模(第2模,20)的凸部(20a)以朝向下模(第1模,10)突出的方式设置,具有顶端和侧端,该顶端用于对预成形体(200)进行局部挤压而使预成形体(200)伸长,形成伸长部(200a),该侧端用于使与伸长部(200a)相连续的部分在形成在该侧端与下模之间的空间(10s)挠曲而形成挠曲部(200b)。拉伸部(30)用于对挠曲部(200b)进行拉伸而使挠曲部(200b)伸长。控制部(40)用于控制下模(10)的动作或上模(20)的动作以及拉伸部(30)的动作。在利用下模(10)和上模(20)的凸部(20a)挤压预成形体(200)的伸长部(200a)的状态下,利用拉伸部(30)对挠曲部(200b)进行拉伸而使挠曲部(200b)伸长,沿着凸部(20a)的侧端将凸部(20a)的形状赋予预成形体(200)。预成形体(200)的规定的凹凸形状为要形成挠曲部(200b)那样的凹凸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85474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80003464.6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雫文成
IPC: H01M8/02 , H01M8/0297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7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接线板(160F)利用耐腐蚀性高的钛制的单体侧板(182)和端板侧板(183)夹持具有集电端子(161)的导电性的铝制的芯板(181)。单体侧板(182)和端板侧板(183)这两个板的板外周缘比芯板(181)的外周缘向外侧延伸,板接合密封件(184)将包含芯板(181)的各板的外周缘包覆,维持板夹持状态。由于通过镀金对芯板(181)的外周缘的端面进行了处理,因此在该外周缘端面,成为不与板接合密封件(184)接合的非接合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4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14315.5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1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71 , H01M8/0289 , H01M8/0297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公开的是一种燃料电池,其包括由金属多孔基材制成并配置在膜电极组件(30)与第一肋(60,65)。第一肋(50)与支承体(60,65)的接触面(52)和第二肋(55)与支承体(60,65)的接触面(57)在截面图中沿与气体流路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偏移。(50)和第二肋(55)的至少之一之间的支承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7523.8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3 , H01M8/0228 , C23C8/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C23C8/10 , C23C24/08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纯钛或钛合金为基材的燃料电池用间隔件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距离最表面深度为10nm的位置的碳浓度为10原子%以下的基材的表面涂布炭黑的涂布工序S2;和在氧分压25Pa以下对进行了涂布工序S2的基材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工序S3。另外,优选在涂布工序S2之前,包括:对基材的表面进行处理,使距离最表面深度为10nm的位置的碳浓度为10原子%以下的碳浓度降低处理工序S1。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28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24747.4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1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及燃料电池用隔板,能够提高碳膜相对于钛基材的紧贴性且耐腐蚀性也良好。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钛基材(40)上形成TiOx(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