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59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0108565.4
申请日:1994-06-2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J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127 , H01J1/316 , H01J9/027 , H01J2201/3165 , H01J2329/04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源和图象形成装置,该电子源包括多个电子发射器件,其中选择所述多个电子发射器件中的任一个以按照输入信号发射电子,上述电子发射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电极;设在并连接到这些电极之间并以除碳以外的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膜,所述导电膜包括裂缝,以及具有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碳基淀积层,所述碳基淀积层设在所述裂缝中并连接到所述导电膜,所述碳基淀积层在其中形成比上述裂缝窄的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54148C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97126287.X
申请日:1997-10-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28 , G06F3/14 , G09G3/22 , H01J29/864 , H01J31/127 , H01J2201/3165 , H01J2329/864 , H01J2329/8645 , H01J2329/86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器件衬底上的多个电子发射器件,与面板上的加速电极相对地进行设置。器件衬底和面板与置于其间的侧壁一起构成一个内部为真空的壳体。在器件衬底和面板之间,还有多个垫片。加速电极上的电压Va、电子发射器件和相应的垫片之间的距离l、以及电子发射器件和加速电极之间的距离d满足关系式,Va·l2/d2>|ΔVsat|/(2·α·β)。其中α和β是常数,而ΔVsat是垫片表面自未充电状态变为充电状态时,垫片表面上出现的电势差。根据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具有保证壳体具有预定深度的垫片;并且在彩色显示时,不需要提高能耗比,即能避免光束偏移、亮度减弱经及颜色混乱,从而可显示具有极好色彩再现性的清晰图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9C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98109845.2
申请日:1998-03-2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H01J29/085 , H01J29/864 , H01J31/127 , H01J2201/3165 , H01J2329/8625 , H01J2329/863
Abstract: 一种电子发射装置,通过将加有较高电势的电极分成段以降低电极之间静电电容,能够有效地抑制发生在装置内加有高压的反向设置的电极之间的放电副效应。对于包括电子发射器件的电子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电子发射器件按下述方式设置,为了降低在段中流动的电流的变化范围,那些能够同时驱动的电子发射器件的配置方向不与电极被分成电极段的方向相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497640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1431.9
申请日:2003-10-1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J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22 , H01J2201/316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源衬底的制造方法,可以减少测定衬底的目标位置的时间,其包括:测定工序,其中,沿一个方向对衬底和测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扫描,以测定衬底的位置;控制工序,其中,根据测定工序的结果而控制吐出液滴的吐出位置;以及吐出工序,其中,基于控制工序,沿一个方向对所述喷墨头和所述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相对地扫描,同时,由喷墨头在所述衬底表面上的一对电极间吐出并施加含有导电性薄膜材料的液滴;其中,所述测定工序的扫描方向和所述吐出工序中的扫描方向基本平行,且在一个扫描过程中进行所述测定工序和所述吐出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33199C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98107781.1
申请日:1998-04-2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28 , H01J31/127 , H01J2201/3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电子装置,其中的支持元件保持带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衬底与面对第一衬底的第二衬底之间的间距。在这种结构中,支持元件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在大致直线排列的多个电子发射器件中,二个通过支持元件而彼此相邻的电子发射器件的排列间距大于二个中间没有支持元件而彼此相邻的电子发射器件之间的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1C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0135357.8
申请日:1993-12-2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野边正人 , 长田芳幸 , 野村一郎 , 鲈英俊 , 金子哲也 , 河出一佐哲 , 佐藤安荣 , 笠贯有二 , 山口英司 , 武田俊彦 , 三品伸也 , 中村尚人 , 户岛博彰 , 矶野青儿 , 铃木朝岳 , 外处泰之
IPC: H04N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16 , G09G3/2011 , H01J31/127 , H01J2201/3165
Abstract: 一种响应输入信号而发射电子的电子源,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中间隔有一绝缘层的m行布线和n行布线构成的布线阵列,以及各具有一对电极和排列在该电极对之间、含有电子发射部的膜的表面传导式电子发射器件。电子发射器件的排列使这些器件电极与相应各行、列布线相互连接形成阵列。该电子源还包括从多个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器件中选择出一行的选择装置,以及根据输入信号产生调制信号的调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7C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94117600.2
申请日:1994-10-2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G09G3/22 , G09G2300/0885 , G09G2310/06 , H01J1/316 , H01J9/027 , H01J31/127 , H01J2201/3165 , H01J2201/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以阵列形式排列的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和与之串联的非线型元件的电子源,具有该电子源的成像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所述电子源的驱动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中表面传导型电子元件的激发形成处理步骤用经由与薄膜串联并具有非线性电压-电流特性的非线性元件对形成电子发射部分的薄膜加一电压的方法来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1C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96110062.1
申请日:1996-05-3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J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16 , H01J2201/3165 , H01J232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子源,包括多个电子发射器件和驱动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给从多个电子发射器件中选的器件按图像信号加高于阈值电平的电压,使其发射电子。驱动方法还给多个电子发射器件加使其进入高阻态的电压脉冲,使其进入高阻态的电压脉冲的极性与引起电子发射的电压的极性相反,其电压升高速度大于10伏/秒。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1C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96111409.6
申请日:1996-08-2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011 , B82Y10/00 , G09G3/2014 , G09G3/22 , G09G2310/027 , G09G2310/0275 , G09G2320/0223 , H01J2201/30403 , H01J2201/3165 , H01J2329/00
Abstract: 一种电子产生器件,包括一个具有以简单矩阵形式通过多个数据布线条,和多个扫描布线条布线连接的多个电子发射器的多电子源,以及一个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的多电子源,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向连接有发射电子的扫描布线条施加第一电压,并向连接有不发射电子的扫描布线条施加第二电压;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向连接有发射电子的数据布线条施加第三电压,并向连接有不发射电子的数据布线条施加第四电压;其中所述的第二电压大体等于第三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9691C
公开(公告)日:2003-01-22
申请号:CN96121714.6
申请日:1996-10-1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27 , H01J2201/3165 , H01J2329/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形成在基片上的器件电极对、连接器件电极的导电薄膜、和形成在导电薄膜上的电子发射区的电子发射器件。通过下面步骤制造该电子发射器件:(1)通过喷墨装置基以一滴或多滴的方式将含用来形成导电薄膜的材料的墨加到基片预定位置,(2)干燥和/或焙烧所加液滴使液滴转变为导电薄膜,和(3)给器件电极对加电压使电流流过所说导电薄膜,形成电子发射区。进行步骤(1)和(2),使通过步骤(1)和(2)形成的导电薄膜具有易于通过步骤(3)产生的焦耳热形成电子发射区的潜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