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8310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2399.X

    申请日:2006-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8 H01C1/148 H01C7/1006 H01C7/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包括,沿着规定的方向配置有多个可变电阻部的层压体、以及、多个端电极。各可变电阻部,具有表现电压非直线特性的可变电阻层、以及夹着可变电阻层配置的多个内部电极。各端电极,被配置在平行于层压体的外表面中规定的方向的第1外表面上,同时分别与多个内部电极中对应的内部电极电连接。多个内部电极包括,在多个内部电极中相邻的内部电极之间互相重叠的第1电极部分、以及从第1电极部分以露出于第1外表面的方式引出的第2电极部分。多个端电极通过第2电极部分而与对应的内部电极电连接。

    电压非线性电阻器陶瓷组成物和电压非线性电阻器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28639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125833.5

    申请日:200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006 H01C7/112 H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非线性电阻器陶瓷组成物和电压非线性电阻器元件。获得温度变化时的电容特性变化小的电压非线性电阻器元件。采用以ZnO为主成分的烧结体(陶瓷)作为该电压非线性电阻器元件层(2)。在该烧结体中添加Pr、Co、Ca和Na。其范围是Pr为0.05~5.0原子%、Co为0.1~20原子%、Ca为0.01~5.0原子%、Na为0.0001~0.0008原子%。在该范围的情形下,以温度25的情形为基准的85℃时的电容变化率可以达到10%以下。

    层叠型片状压敏电阻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48310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610072399.X

    申请日:2006-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8 H01C1/148 H01C7/1006 H01C7/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层叠型片状压敏电阻,包括,沿着规定的方向配置有多个压敏电阻部的层压体、以及、多个端电极。各压敏电阻部,具有表现电压非直线特性的压敏电阻层、以及、夹着压敏电阻层配置的多个内部电极。各端电极,被配置在平行于层压体的外表面中规定的方向的第1外表面上,同时分别与多个内部电极中对应的内部电极电连接。多个内部电极包括,在多个内部电极中相邻的内部电极之间互相重叠的第1电极部分、以及、从第1电极部分以露出于第1外表面的方式引出的第2电极部分。多个端电极通过第2电极部分而与对应的内部电极电连接。

    可变电阻元件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3469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64345.6

    申请日:2006-1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元件具有可变电阻素体、多个内部电极对、连接导体和多个端子电极。可变电阻素体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和第二主面;各内部电极对具有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其至少一部分之间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在可变电阻素体内;连接导体配置在第一主面上,电连接多个内部电极对中的规定的内部电极对的第一内部电极之间;端子电极配置在第二主面上,设置成与多个内部电极对的各第二内部电极对应,且与该第二内部电极电连接。

    可变电阻和可变电阻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346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64344.1

    申请日:2006-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17/30 H01C7/112 H01C1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电阻具备可变电阻素体和配置在可变电阻素体上的外部电极。可变电阻素体以ZnO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稀土元素和Ca。外部电极通过烧结形成在可变电阻素体的外表面上且含有Pt。通过烧结在可变电阻素体上形成外部电极,在可变电阻素体与外部电极的界面附近形成并存在稀土元素与Pt的化合物以及Ca与Pt的化合物。由于这些化合物的存在,提高了可变电阻素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

    电涌吸收元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1621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59357.X

    申请日:2006-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涌吸收元件,它具备:第1端子电极、第2端子电极、第3端子电极、电感器部、电涌吸收部和电阻部。电感器部具有相互极性反相耦合的第1内部导体和第2内部导体。第1内部导体的一端与第1端子电极连接。第2内部导体的一端与上述第2端子电极连接。第1内部导体的另一端与第2内部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电涌吸收部具有第1内部电极和第2内部电极。第1内部电极连接在第1内部导体的另一端和第2内部导体的另一端上。第2内部电极连接在第3端子电极上。电阻部具有连接在第1端子电极和第2端子电极之间的直流电阻成分。

    可变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577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7107.3

    申请日:2006-03-31

    Inventor: 松冈大 斋藤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电阻,其具备可变电阻素体和配置在可变电阻素体上的外部电极。可变电阻素体以ZnO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稀土金属。外部电极有电极层。电极层通过与可变电阻素体同时被烧结,被形成在可变电阻素体的外表面上。电极层含P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