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94981.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恒流循环渗流环境下预应力锚杆腐蚀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涉及锚杆腐蚀试验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腐蚀实验系统不能精确地对高边坡中的预应力锚杆进行准确测定。系统包括:腐蚀试验腔体、预应力锚固基座、恒流渗流循环装置以及电化学测试装置。腐蚀试验腔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测试锚杆穿设的穿设孔;预应力锚固基座包括供待测试锚杆第一端锁定的第一支撑墙体以及供待测试锚杆第二端锁定的第二支撑墙体;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出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入液端连通,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入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出液端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能精确地控制介质流速,精确评价流速对预应力锚杆腐蚀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58665.2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滑坡,该堆积体滑坡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该监测与分析方法基于该监测装置而实现。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坡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的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34992.3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邬爱清 , 刘元坤 , 黄书岭 , 付敬 , 尹健民 , 周黎明 , 李永松 , 卢波 , 徐栋栋 , 胡伟 , 艾凯 , 韩晓玉 , 周春华 , 汪洋 , 王法刚 , 张新辉 , 许静 , 张简 , 刘满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47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高储能岩体应力释放时滞特性测定系统,它包括测杆、第一位移传感器、三个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三位移传感器、第四位移传感器、位移计锚头、测头、应变计、锚杆应力计、锚杆、声发射传感器、采集仪和计算机;利用本发明能获得初始应力释放调整演化规律,该规律对深化高地应力条件高储能岩体洞室围岩卸荷损伤机制认识,发展高地应力条件洞室和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措施(支护位置、支护时机、支护深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工程实用价值。借助本发明可直接获得具有晶体卸荷摩擦时间效应的高储能岩体应力释放时滞特性及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4712.9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实应力作用下的岩体剪胀角原位测试方法及系统,属于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在岩体试件的工程位置,安装液压伺服模块、侧向压力加载模块、轴向压力加载模块、变形测量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获得岩体试件的原位测试装置,解决了工程尺度上含裂隙岩体试件原位测试的难题,同时,进行真三轴条件下的损伤试验得出了岩体试件的损伤模型,对岩体试件的可用性及损伤状态进行判断与评估,最后,通过轴向压力加载模块和侧向压力加载模块的差异化加载,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和主应力轴旋转对岩体剪胀角的影响,通过对塑性轴向应变与塑性体应变关系曲线的拟合,解决了常规室内测试中难以考虑不同压力阶段下剪胀角非线性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1424.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定位与倾角测斜的危岩运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库岸危岩崩塌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危岩测点布置激光雷达、倾角仪和加速度计,在危岩变形区域外布置三个球形靶点,接着采用手持RTK测量仪定位三个球形靶点的球心三维坐标,然后利用激光雷达测量危岩测点与每个球形靶点的距离,最后根据三球面定位法解算出危岩测点的三维坐标;再利用倾角仪测量危岩测点的倾斜角,由后处理软件根据不同时刻危岩测点的三维坐标绘制运动轨迹,并生成危岩运动姿态模型,将加速度、变形数据与预设阈值对比,当超出预设阈值时对危岩崩塌进行预警。本发明能够实时获取危岩的空间运动轨迹和倾斜状态,实现库岸危岩运动姿态的监测及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1102.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纯视觉感知的空‑天‑地危岩崩塌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危岩崩塌预警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巡航无人机、RTK定位模块、视觉传感装置、空投靶点布设装置和实时建模工作站,以非接触纯视觉感知的方式解决了现场布设监测设备的工序繁琐、效率低和危险性大等问题,同时,通过RTK定位模块结合公用基准站实时定位无人机位置,再根据空投的圆盘标靶对影像数据进行矫正,解决了基于GNSS定位技术精度差和易受干扰等问题,最后,通过实时三维模型解算危岩位移、倾斜度并生成运动态势及评估模型,采用多指标综合权重法进行分级预警,该发明以无人机为主要设备,避免了硬件的重复投入,适合在人员无法进入的库岸迎水面危岩区域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11094981.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恒流循环渗流环境下预应力锚杆腐蚀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涉及锚杆腐蚀试验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腐蚀实验系统不能精确地对高边坡中的预应力锚杆进行准确测定。系统包括:腐蚀试验腔体、预应力锚固基座、恒流渗流循环装置以及电化学测试装置。腐蚀试验腔体的两端具有供待测试锚杆穿设的穿设孔;预应力锚固基座包括供待测试锚杆第一端锁定的第一支撑墙体以及供待测试锚杆第二端锁定的第二支撑墙体;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出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入液端连通,恒流渗流循环装置的渗流入液端与腐蚀试验腔体的出液端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能精确地控制介质流速,精确评价流速对预应力锚杆腐蚀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3762.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露天爆破钻孔的标识筒及基于标识筒的孔位测量方法,该堵塞筒包括:堵塞筒,用来插入炮孔内;标识板,用来覆盖于堵塞筒之上,并与堵塞筒间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标识板上布设编码标志图案,编码标志图案包括一外围圆环以及位于外围圆环圆心处的中心圆;外围圆环被等分为若干段,每一段呈第一颜色或第二颜色,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分别对应不同的二进制数码;根据各段所呈颜色提取各段对应的二进制数码,顺次连起二进制数码,则为编码标志图案对应的编码码值。本发明标识筒结构简单,易于收纳,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其兼具炮孔标识和堵孔功能,将其用于辅助孔位测量,可实现孔位的自动识别和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997590.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型的变形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计算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在所述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定义所述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中各组件的位移模式;向所述粗粒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施加围压;根据所述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在所述围压的作用下的形态变化情况,得到所述粗粒料块体力学特性模拟模型的变形分析结论。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针对粗粒料力学特性模拟的具体需要,对位移模式、连续‑非连续演化过程模拟、加载方法、收敛准则和力学特性的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粗粒料力学特性模拟的完备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835197.0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徐栋栋 , 林绍忠 , 程展林 , 卢波 , 邬爱清 , 汪斌 , 潘家军 , 王奔 , 胡伟 , 向前 , 刘小红 , 曾平 , 朱瑜劼 , 王复兴 , 周跃峰 , 江洎洧 , 付晖 , 衣天宇 , 王瑾
IPC: G06F30/25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级配要求,获取满足级配要求的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随机投放前的颗粒集,颗粒集的总体积待投放粗粒料颗粒试样的总体积相等;构建待投放区域,待投放区域的底面形状与待生成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的底面形状相同,待投放区域的高度大于待生成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的高度;将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随机投放前的颗粒集中的颗粒在随机投放模型的控制条件下,投放至待投放区域,得到随机投放的粗粒料三维块体系统;针对随机投放的三维块体系统在高度方向压实。该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能够严格满足颗粒级配分布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