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8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40576.1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氮不锈轴承钢的高频感应局部回火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高氮不锈轴承钢成分百分比:C 0.3~0.65%,Si≤1.0%,Mn≤1.0%,S≤0.015%,P≤0.025,Cr 14.5~16.0%,Mo 0.85~1.10%,N 0.2~0.5%,除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余量为Fe。通过对高氮不锈轴承钢进行整体淬回火和高频感应局部回火,使得高氮不锈轴承钢零件热处理后螺纹部位局部软化,达到38~42HRC的硬度要求,同时滚道工作面保持58HRC以上的高硬度,满足轴承零件的使用要求。优点在于,解决了高氮不锈轴承钢整体硬化的问题,既保证滚道工作面的高硬度,又使螺纹部位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1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1033033.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碳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的方法,属于高碳轴承钢长寿命化的控制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高碳轴承钢通过渗碳处理获得表层大于0.2mm的渗碳层,渗碳温度880~980℃,渗碳时间3~10h,气体渗碳,渗碳碳势为1.5~3.0%,真空渗碳炉压700~900Pa,真空渗碳气体流量1500~2000L/h,渗碳后2~4bar气冷;高碳轴承钢渗碳处理后4h内进行淬火处理,加热温度880~950℃,保温1~4h,水淬、气淬或油冷,冷到室温;渗碳、淬火后回火,温度120~220℃,保温1~4h,进行空冷。优点在于:大幅度提升高碳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和耐磨性能,将轴承钢或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最高提升10倍以上,赋予了高碳轴承钢制轴承的长寿命与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1395896.8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低密度高铝超高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轴承用钢技术领域,该轴承钢的化学成分为:C:0.80‑2.50wt%、Cr:0.40‑6.0wt%、Al:2.0‑1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在此基础上可以另加:Mo:0‑0.2wt%、Nb:0‑0.2wt%、Nb:0‑0.20wt%、V:0‑0.20wt%和稀土RE:0‑0.2wt%中的一种或多种。生产工艺为冶炼、保护性浇注、热轧、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处理及低温回火等全工艺流程。优点在于,轴承钢的密度可以从8.0g/cm3降低到5.8g/cm3,实现减重可达25%。在3.0‑4.5GPa赫兹应力下接触疲劳寿命L10可达1×108次,远超传统GCr15轴承钢1×107次的L10接触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82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1321639.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碳铬轴承钢长寿命双细化热处理工艺,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步骤:热处理材料为高碳铬轴承钢GCr15,球化退火热处理,第一次淬火热处理,第一次回火热处理,第二次淬火热处理,第三次淬火热处理,第二次回火热处理。优点在于,经上述热处理后高碳铬轴承钢GCr15可获得晶粒度≤10级的基体组织和最大颗粒尺寸≤2μm的残留碳化物,接触疲劳寿命L10≥5×107次。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33033.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碳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的方法,属于高碳轴承钢长寿命化的控制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高碳轴承钢通过渗碳处理获得表层大于0.2mm的渗碳层,渗碳温度880~980℃,渗碳时间3~10h,气体渗碳,渗碳碳势为1.5~3.0%,真空渗碳炉压700~900Pa,真空渗碳气体流量1500~2000L/h,渗碳后2~4bar气冷;高碳轴承钢渗碳处理后4h内进行淬火处理,加热温度880~950℃,保温1~4h,水淬、气淬或油冷,冷到室温;渗碳、淬火后回火,温度120~220℃,保温1~4h,进行空冷。优点在于:大幅度提升高碳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和耐磨性能,将轴承钢或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最高提升10倍以上,赋予了高碳轴承钢制轴承的长寿命与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8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95896.8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低密度高铝超高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轴承用钢技术领域,该轴承钢的化学成分为:C:0.80‑2.50wt%、Cr:0.40‑6.0wt%、Al:2.0‑1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在此基础上可以另加:Mo:0‑0.2wt%、Nb:0‑0.2wt%、Nb:0‑0.20wt%、V:0‑0.20wt%和稀土RE:0‑0.2wt%中的一种或多种。生产工艺为冶炼、保护性浇注、热轧、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处理及低温回火等全工艺流程。优点在于,轴承钢的密度可以从8.0g/cm3降低到5.8g/cm3,实现减重可达25%。在3.0‑4.5GPa赫兹应力下接触疲劳寿命L10可达1×108次,远超传统GCr15轴承钢1×107次的L10接触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946233.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碳轴承钢心部强韧化和表面超硬化的复合热处理方法,属于轴承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工艺包括:高碳轴承钢GCr15的球化热处理工艺、调质热处理工艺、表面感应热处理工艺以及最终回火热处理工艺。优点在于,通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心部硬度≥40HRC和韧性Aku≥40J,同时复合处理后表面硬度≥65HRC和4.5GPa赫兹应力下室温接触疲劳寿命L10≥1x108次;不仅可以在GCr15钢使用提高性能,而且可以在GCr18Mo、440C和M50等轴承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964076.6
申请日:2021-08-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3/04 , C21D1/32 , C21D1/18 , C21D8/06
Abstract: 一种双细化高强韧长寿命中高碳轴承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韧长寿命轴承钢制造技术领域。该轴承钢化学组成为:0.64~0.94wt%C,1.20~1.80wt%Cr,≤0.65wt%Si,≤0.65wt%Mn,≤0.30wt%Ni,≤0.25wt%Cu,≤0.15wt%Mo,≤0.15wt%Nb,≤0.15wt%V,≤0.15wt%Zr,其中Nb、V、Mo和Zr添加总量要求0.10%≤Nb+V+Mo+Zr≤0.3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具有组织细化、韧性高和疲劳寿命长,能够满足高端装备对高冲击、高转速、长寿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轴承钢组织性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212848.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38 , C22C38/3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32 , C22C38/20 , C21D8/06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微合金化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Fe‑Mn‑Al‑C合金系的铁基奥氏体微观组织结构分布以下微合金化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V,Nb,Ti,Mo,且所述微合金化元素与所述Fe‑Mn‑Al‑C合金系中的C在奥氏体晶粒中和/或奥氏体晶界中以碳化物析出,有利于实现低密度钢的高强韧和低密度的有效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603335.2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0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2 , C21D1/18 , C21D1/32 , C21D6/00 , C21D8/06 , C21D9/00 , C22C33/04 , B21J5/00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高可靠性大原子合金化高温轴承钢,属于高温轴承钢强韧化与抗疲劳化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75‑0.85%、Cr:3.75‑4.25%、Mo:4.0‑4.5%、V:0.90‑1.10%、Si:≤0.35%,Mn:≤0.35%、P:≤0.015%、S:≤0.0080%、Cu:≤0.20%、Ni:≤0.25%、Co:≤0.25%、W:≤0.25%、Nb:≤0.20%、Zr:≤0.20%、Ce:≤0.05%、La:≤0.05%,余量Fe;其中,稀土Ce、La、Nb和Zr合金化元素联合添加,合金总量限制在0.05≤Ce+La+Nb+Zr≤0.30%的范围内。优点在于,实现高温轴承钢8Cr4Mo4V的4.5GPa和200℃下的最高接触疲劳寿命L10≥4.0x107次,比传统8Cr4MoV提升10倍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