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9639.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场景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界址点设置方法。通过构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三维场景,基于三维场景获取多种类型的稠密界址点,然后根据稠密界址点获取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界址点。这样,通过构建三维场景来获取界址点,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户外工作量,且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界址点设置标准,不需要通过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设置界址点,提高了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界址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本方案实现了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界址点高效、自动、合理地设置,提高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界址点设置的工作效率和成果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154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137003.5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及加密方法。所述三维模型空间坐标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始坐标系统及模型的坐标原点信息;读取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数据的节点信息,计算得到节点的原始坐标值;步骤S2,根据4个以上控制点的第一格式的原始坐标系空间坐标值和对应的第二格式的目标坐标系空间坐标值,计算原始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纠正参数,进而构造空间坐标纠正矩阵;步骤S3,利用空间坐标纠正矩阵,分别对第一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原点坐标和节点坐标进行逐一转换纠正得到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坐标点信息;步骤S4,存储空间坐标纠正后的第二格式的三维模型的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56106.5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构建地下桩基础模型的方法,包括:获取地下桩基础的部件的基础信息;部件的基础信息包括部件的底面轮廓、底面轮廓上各点的平面坐标、部件的底面高程和部件的高度;根据基础信息生成部件的三维模型;根据部件的三维模型生成地下桩基础的三维模型;该方法根据地下桩基础的部件的基础信息自动构建部件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已构建的部件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地下桩基础的三维模型,提高了构建地下桩基础模型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手动构建地下桩基础模型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34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308211.0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建筑物变化自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的该自动检测方法通过为不同时期的三维实景模型建立统一的坐标系,并在该坐标系内构建多个三维立体块,同时对不同时期的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采样,获得对应的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分别将每次采集的各个三维点云数据与所构建的各个立体块匹配,得到各个三维点云数据所在的三维立体块,以及每个三维立体块包含的当前三维点云数据个数;再对比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三维立体块所含的三维点云数据个数,得到变化值,从而获得建筑物变化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71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775926.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量测数码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自检校空中三角测量,得到加密点基于原始影像的像方坐标、物方坐标、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和非量测数码相机自检校模型参数;利用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进行影像匹配生产DEM数据;利用DEM数据进行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生产DOM数据;根据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对原始影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影像;基于校正后的影像和外方位元素建立立体模型,基于立体模型生产DLG数据。本发明在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时,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进而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省去了原始影像校正处理环节,节省生产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69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78005.7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物主体高程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数字地形图数据获取初始建筑物轮廓范围Q0,将Q0与DSM数据套合,并根据Q0的各个方向内缩D个像素,得到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S2.计算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内所有DSM数据的第一高程信息集合X,计算建筑物主体高程置信区间[θ1,θ2];S3.获取第一建筑物高程信息集合X中满足置信区间[θ1,θ2]的第二高程信息集合X',再根据第二高程信息集合X'内高程值的点位坐标与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DSM数据范围的几何位置关系,得到可靠高程信息集合X″;S4.根据建筑物主体的可靠高程信息集合X″,计算得到建筑物主体高程值。本发明对三维仿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7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75926.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量测数码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自检校空中三角测量,得到加密点基于原始影像的像方坐标、物方坐标、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和非量测数码相机自检校模型参数;利用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进行影像匹配生产DEM数据;利用DEM数据进行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生产DOM数据;根据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对原始影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影像;基于校正后的影像和外方位元素建立立体模型,基于立体模型生产DLG数据。本发明在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时,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进而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省去了原始影像校正处理环节,节省生产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02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197766.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色彩归一方法,利用覆盖全测区的卫星影像或降低分辨率后的航摄影像制作第一正射影像来确定色彩主基调,通过空三获取影像定位定姿参数,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和下视影像降低分辨率制作第二正射影像。参照色彩主基调对第二正射影像进行匀色处理,根据影像定位定姿参数,将匀色后的第二正射影像色彩信息逐像素迁移至所有视角的原始倾斜航摄影像。本发明在不同时相、大范围影像归一化处理时,仅需对下视一个视角的低分辨率影像色彩进行人工匀色干预,即可实现多视角原始高分率影像色彩的同步归一化,可显著提高影像色彩归一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813783.3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1S1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外导航无缝切换方法及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场景数据,判断当前是否为疑似场景变化情形;对所采集的场景数据与上一时刻t0时的场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判断此时是否场景发生变化,采集t2时刻的场景数据,将t2时刻的场景数据与t1时刻的场景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此时场景发生变化,控制导航切换。通过室内外导航无缝切换方法简单,对场景有变化通过疑似场景变化‑>初步判断此时场景发生变化‑>确定此时场景发生的步骤实现导航的切换,准确性高,室内外定位导航切换的时间误差小,能有效消除室内外定位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乒乓效应,实现室内外定位导航的无缝平滑过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86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10239096.6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提取及评估方法,该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提取方法包括从地理国情数据中提取地表覆盖分类代码为0360、0422、0424、0429、05%、06%、07%和08%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从地理国情数据中提取地理国情要素代码为0736、0820、1122、1124、1125、1126、1127、1128、114%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剔除重复面状数据后,获得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理国情空间数据;根据建设用地分类标准,按照预设的规律,对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理国情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将各个要素类指标对应的要素类图斑、以及各个覆盖类指标对应的覆盖类图斑,归并到相应的建设用地分类。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建设用地分类和评估的效率与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