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1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807306.3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包括:获取裂缝孔隙型页岩气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页岩气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的裂缝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基于饱和岩石模型利用分形特征迭代进行裂缝建模。

    一种确定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9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82387.9

    申请日:2018-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E21B49/00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系数的方法,包括:确定页岩脆性标准化数值S1、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标准化数值S2、水平应力差标准化数值S3和储层含气性标准化数值S4;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页岩脆性标准化数值S1所占权重比例W1、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标准化数值S2所占权重比例W2、水平应力差标准化数值S3所占权重比例W3和储层含气性标准化数值S4所占权重比例W4;利用公式FI=S1W1+S2W2+S3W3+S4W4,计算得到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系数FI。采用该方法能使获得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系数更准确、合理,为现场页岩气井射孔压裂参数布置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阻断式水力脉冲生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732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287419.4

    申请日:2015-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断式水力脉冲生成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液压马达、调速器、液体腔、密封腔、转子和阻断片等部分组成。其中,水力脉冲的通断由转子、可更换阻断片等共同控制,利用转子上的可更换阻断片长度和液压马达的转速变化可以控制脉冲的波形和频率。采用本水力脉冲装置,水力脉冲的通断利用转子、可更换阻断式片槽和密封腔共同控制,利用弧形阻断片的长度变化可以控制单个水力脉冲的波形和通断时间,由此可以生成不同注入压力、注入排量、单个脉冲通断时间条件下的水力脉冲波形,能够对井下脉冲致裂或破岩工作环境进行地面模拟测试,也可以为水力脉冲压裂或辅助钻头破岩等应用提供水力脉冲或射流。

    一种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用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557974.3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返排液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用回收装置,包括桶身,桶身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桶身的上端面开凿有第二转孔,第二转孔内转动连接有进液管;本方案中先通过离心力对返排液中密度不同的漂浮油和水溶液进行分离,再通过浮选法对水溶液中的悬浮油和水进行分离,从而实现返排液中漂浮油、悬浮油和水的分离回收,本方案中在对漂浮油和水溶液的分离过程中可以持续间断的补液分离,直至转鼓内充满漂浮油后才需要关闭伺服电机对转鼓内的油进行收集,从而有益于提高了返排液中的水油分离效率。

    一种基于动态地质工程大数据的页岩气地震监测智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5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335068.7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地质工程大数据的页岩气地震监测智能评估方法,以实现对页岩气开采区地震事件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页岩气开发区“三库”,即“地质库”、“地震库”、“工程库”;步骤S2,以步骤S1中的“三库”为大数据支撑,建立地质‑地震‑工程综合动态模型;步骤S3,以S2中动态模型为指导,布设地震监测网络;步骤S4,利用S3中监测网络所监测的事件信息,持续扩容“三库”,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全覆盖、动静结合的地震监测体系,并选定指标,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步骤S5,以S4中的评价标准为基础,建立以“三库”动态模型为依托,以“评价标准”为指南的大数据可视化地震实时评估、预警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