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7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6691.4
申请日:2022-1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437 , A61K47/6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进行衍生化修饰,以去氢骆驼蓬碱作为疏水内核,二硫代二丙酸作为连接臂,聚乙二醇为亲水骨架材料,合成还原敏感两亲性聚合物材料去氢骆驼蓬碱接枝聚乙二醇,即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将其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一种载药纳米胶束系统,用作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应用于制备纳米胶束载药系统,由于其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级胶束体系,从而能够高效的递送药物到肿瘤部位,提高去氢骆驼蓬碱的抗肿瘤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同时改善水溶性,为去氢骆驼蓬碱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3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585480.7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47/54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内环境敏感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氨基与羧基缩合酰化反应,将叶酸连接到白蛋白上;再经一锅酰胺反应,将组胺与叶酸‑白蛋白溶液混合,得到具有叶酸靶向和pH敏感的叶酸‑白蛋白‑组胺修饰物;用谷胱甘肽将叶酸‑白蛋白‑组胺内部的二硫键打开,在碱性pH下与阿霉素混合,实现分子间二硫键的自发交联,得到叶酸受体介导的pH和谷胱甘肽双敏感型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粒,其外貌近似球形且均一性较强,粒径在70nm左右,且分散系数较小,稳定性好,阿霉素的载药量和包埋率高;于pH和谷胱甘肽的双重刺激之下可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在药物靶向递送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68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3040.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31/7088 , A61K38/46 , A61K47/69 , A61K47/42 , A61K47/60 , A61K47/6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非病毒载体包括压缩质粒药物的鱼精蛋白,包覆在压缩了核酸药物的鱼精蛋白表面的阳离子脂质体,以及修饰在阳离子脂质体表面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透明质酸(DSPE‑PEG‑HA)聚合物。本发明的非病毒载体依靠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效应,可以在肿瘤组织高效蓄积,增加肿瘤细胞的摄取并且促进核酸药物进入细胞核,加速后续的转录、翻译过程,为基因编辑质粒的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候选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011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08474.9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0 , A61K47/34 , C08B37/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壳寡糖与二硫代二丙酸在活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2)第一中间体与聚乙烯亚胺在活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3)第二中间体与咪唑丙烯酸在活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所述三嵌段聚合物。PEI一端连接UA为疏水内核可用来包载难溶性药物,另一端通过‑ss‑外包一层CSO用来维持整个聚合物为正电,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毒性和体现了聚合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还原敏感性和pH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143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20051.5
申请日:2008-03-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学农
IPC: A61K35/56 , A61K9/46 , A61K9/14 , A61K9/16 , A61K9/48 , A61K47/32 , A61K47/12 , A61P29/00 , A61P17/02 , A61P9/00 , A61P1/08 , A61P27/02 , A61P2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泡腾制剂,包括粉末、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特别涉及一种以珍珠为活性成分的药物或食品制剂,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它以珍珠粉为活性成分,碳酸氢钠和柠檬酸为泡腾基质,还包括非必需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组成;所述的珍珠粉、碳酸氢钠、柠檬酸按重量计,其比例为1~5∶0.25~50∶0.25~50。加入一定量的水,通过三种组分中酸碱作用产生大量泡沫,形成偏酸性的溶液,可将难溶性的碱性成分珍珠粉逐渐溶解成澄清溶液,可直接口服或饮用,具有性质稳定、不损失珍珠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吸收、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提供了一种珍珠粉服用的新途径,是理想的药物和营养品剂型,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887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416691.4
申请日:2022-1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437 , A61K47/6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进行衍生化修饰,以去氢骆驼蓬碱作为疏水内核,二硫代二丙酸作为连接臂,聚乙二醇为亲水骨架材料,合成还原敏感两亲性聚合物材料去氢骆驼蓬碱接枝聚乙二醇,即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将其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一种载药纳米胶束系统,用作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去氢骆驼蓬碱修饰药应用于制备纳米胶束载药系统,由于其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级胶束体系,从而能够高效的递送药物到肿瘤部位,提高去氢骆驼蓬碱的抗肿瘤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同时改善水溶性,为去氢骆驼蓬碱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57220.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甲斑蝥素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属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将去甲斑蝥素与氨基苯硼酸溶解于冰醋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将得到的白色滤渣烘干,得粗产物;再用甲醇溶解,反复重结晶,得到透明针状结晶去甲斑蝥素衍生物。本发明利用氨基苯硼酸的氨基将去甲斑蝥素与氨基苯硼酸连接起来,得到去甲斑蝥素衍生物,它在保留其抗癌活性的基础上能够拮抗化疗药物导致的白细胞低下症。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成本低,能有效降低去甲斑蝥素在治疗肝癌中的毒副作用,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提高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38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85480.7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47/54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内环境敏感型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氨基与羧基缩合酰化反应,将叶酸连接到白蛋白上;再经一锅酰胺反应,将组胺与叶酸-白蛋白溶液混合,得到具有叶酸靶向和pH敏感的叶酸-白蛋白-组胺修饰物;用谷胱甘肽将叶酸-白蛋白-组胺内部的二硫键打开,在碱性pH下与阿霉素混合,实现分子间二硫键的自发交联,得到叶酸受体介导的pH和谷胱甘肽双敏感型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粒,其外貌近似球形且均一性较强,粒径在70nm左右,且分散系数较小,稳定性好,阿霉素的载药量和包埋率高;于pH和谷胱甘肽的双重刺激之下可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在药物靶向递送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9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2544.9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8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300/232 , A61L2300/252 , A61L2300/416 , C08L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凝胶三维肿瘤模型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研磨、烘干,然后溶于冰醋酸的水溶液,得到壳聚糖溶液;排除壳聚糖溶液中的气泡;在搅拌条件下,向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加入处理过的壳聚糖溶液,再加入交联剂,得到混合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正丁醇,得到凝胶;排除凝胶中的气泡,成型,冷冻干燥,得到复合凝胶三维肿瘤模型支架。本发明使用丝素蛋白作为主料,采用较少量的壳聚糖作为辅料,使用正丁醇作为变性剂,在水溶液体系下构建肿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的复合凝胶三维肿瘤模型支架既能保留体内细胞微环境的物质结构基础,又能模拟更加真实的肿瘤细胞生长生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09581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27372.5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嵌段聚合物胶束、制备方法及应用。它由三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以脂肪酸为内核,中间层为聚-L-赖氨酸,外壳为N-琥珀酰壳聚糖;疏水性内核用于包载疏水性的抗癌药物,携带正电荷的中间层用于吸附基因,胶束降解后能够释放所负载的基因,亲水性的外壳用于降低聚-L-赖氨酸的毒性,延长其在系统给药后的血液循环时间。本发明提供的胶束在颗粒形成后再吸附基因,有利于控制胶束颗粒的尺寸以及胶束颗粒的规模化制备。这种递送系统可以在血清存在的条件下转染基因进入靶细胞并调节目的蛋白的表达,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提供的胶束能同时携载疏水性的抗癌药物和基因,发挥协同增效的抗肿瘤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