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光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7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517067.3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一种滤光结构,用于可见光波段。该滤光结构由金属光栅-介质-金属膜三层结构构成,产生完美吸收的物理机制是由于激发了局域电磁共振,导致整个结构在宽波段范围内的等效阻抗与真空阻抗匹配,反射电磁被抑制,且由于金属膜的厚度较厚,电磁波也无法透射,从而形成宽带近完美吸收结构。该结构可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更多的能量,也能为无油墨印刷中实现黑色提供解决方案,改变必须使用颜料才能实现黑色印刷的传统观念。

    一种亚波长光栅结构偏振片

    公开(公告)号:CN10287984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19189.9

    申请日:201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波长光栅结构偏振片,包括透明基底、介质光栅、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介质光栅具有周期性间隔设置的脊部和沟槽,第一金属层位于介质光栅的脊部,第二金属层位于介质光栅的沟槽中,介质光栅的周期小于入射光波长,第一金属层的宽度大于介质光栅的脊部宽度,第二金属层的宽度小于介质光栅的沟槽宽度,介质光栅的脊部高度大于第一金属层的高度和第二金属层的高度。与现有的双层金属光栅结构相比,本发明中第一金属层的宽度大于介质光栅的脊部宽度,第二金属层的宽度小于介质光栅的沟槽宽度,使得更多的能量集中在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最终提高了宽波段、大入射角度范围TM偏振光的透射效率。

    一种亚波长埋入式光栅结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77555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56773.3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波长埋入式光栅结构偏振片,包括透明基底、介质光栅、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所述介质光栅具有周期性间隔设置的脊部和沟槽,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于介质光栅的脊部,所述第二金属层覆盖于介质光栅的沟槽中,介质光栅的周期小于入射光波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顶部上表面覆盖有介质覆盖层,在所述透明基底和介质光栅之间设有高折射率介质层,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在1.6至2.4之间。介质覆盖层既可以对偏振片的透射效率起调制作用,又可以起到保护金属层的作用,防止金属层被氧化和在集成过程中被破坏;在整个可见光波段,该偏振片具有高透射效率、高消光比、宽广的入射角度范围。

    一种反射型彩色滤光微纳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9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16658.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叶燕 郭懿霆 王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彩色滤光微纳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层;光敏材料层,所述光敏层位于衬底层上,所述光敏材料层包括纳米结构阵列;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位于光敏材料层上,所述金属光栅层厚度超薄,对可见光光谱的吸收很小;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金属光栅层上,所述介质层为等厚的膜层,所述介质膜、金属层、光敏材料层可被入射的可见光激发导膜共振,其反射光谱中心波长效率大于90%,半极大值带宽约100nm。

    基于双层拓扑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4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99812.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拓扑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系统及方法,应用于至少两个电池组,每一电池组包括两个电池单体,均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底层均衡电路和顶层均衡电路,至少两个底层均衡电路与至少两个电池组一一对应连接,底层均衡电路用于实现电池组内两个电池单体均衡;顶层均衡电路与至少两个底层均衡电路均连接,顶层均衡电路用于实现至少两个电池组的组间均衡。本发明基于双层拓扑结构实现了电池组内快速高效均衡,任意电池组间快速高效均衡,提高了电池组不一致性较低时的均衡速率;并且使用一种先组间后组内的均衡控制方法,避免了反复多次均衡,提高均衡速度,在均衡速度、均衡效率和均衡后一致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均衡方式。

    一种基于塔姆结构的彩色辐射降温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092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404907.7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塔姆结构的彩色辐射降温器,包括基底,基底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金属膜层和电介质层A至电介质层G,其中金属膜层与电介质层A至电介质层D组成塔姆结构,电介质层A至电介质层D组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选择性发射器由电介质层E至电介质层G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辐射降温器相比,显色的辐射降温器不仅具有降温功能,而且带有颜色使其在美学和装饰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化的色差计算方法来寻找与三补色最接近的三种颜色,设计颜色纯度较高,使其组合能得到更多的颜色,并且由于器件的降温效果主要与选择性发射器相关,所以颜色的调控对降温效果影响不大,显色和降温不冲突。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7647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239265.6

    申请日:2016-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视窗生成装置的下方,视窗生成装置,包括:位相信息调制装置,用于位相调制;视角图像信息调制装置,用于振幅调制;其中视角图像信息调制装置产生的视角图像的像素与位相信息调制装置产生的视点像素匹配对准。利用全息成像与波前转换原理,巧妙利用位相信息调制装置用于位相调制,同时利用视角图像信息调制装置用于振幅调制,其中视角图像信息调制装置产生的视角图像的像素与位相信息调制装置产生的视点像素匹配对准。意即将具有相位调制功能的组件与具有振幅调制功能的显示技术相结合,实现裸眼3D显示,呈现3D图像信息。

    连续可调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1440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380081848.5

    申请日:2013-11-27

    Abstract: 一种连续可调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包括计算机(34)、光源(12)、可变标度的傅立叶变换光路、位相分光器件(9)、双远心投影光学系统(19)、大数值孔径物镜(30)、样品平台(32)和面阵相机,特征为:傅立叶变换光路包括第一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8)与第二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10),位相分光器件(9)置于两者之间,与第二傅立叶变换透镜或透镜组(10)之间的距离连续可调,具有绕傅立叶变换光路的光轴旋转的运动自由度。该连续可调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可灵活实现连续可变空频的干涉条纹,用于共焦显微光学系统的结构光场照明,实现空间超分辨率成像;在纳秒频闪分幅照明模式下,不仅可实现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提升纳米检测可靠性和检测速度,还可进行样品的动态检测分析,实现瞬态纳米结构的检测。

    一种微纳米光场实时构建调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912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87322.4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9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纳米光场实时构建调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光源、空间过滤单元、4F光学系统和光波调制单元,所述4F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本发明通过位相元件或位相元件组实现对入射波面实时的调控,通过空间过滤单元实现对入射光子波面、光波调制光学元器件像素选择、像素有效区域、成像面光场空间滤波等参数调控,最终利用空间滤波/空间分时滤波和/或位相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实现图案、图案分布区域以及图案的空频、取向、占空比以及相位或相移量等结构参数的连续调制。该系统可灵活集成于各种光刻或显微系统中,实现任意微纳米结构的实时写入和可调制微纳米结构光检测。

    一种双带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52624.9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带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包括:基底;金属层,其设置于基底上;金属光栅层,其设置于金属层上,金属光栅层为一维光栅,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光栅单元,每两个相邻的光栅单元之间形成光栅凹槽,金属光栅层的周期不大于500nm、占空比在0.1‑0.7之间、高度在100‑500nm之间;金属光栅层中,其介电常数的虚部大于其介电常数的实部的绝对值;填充介质层,其填设于光栅凹槽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带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在宽入射角度变化范围(0°‑60°)吸收效率高(最高近100%),且TM偏振光和TE偏振光皆可实现双带宽吸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