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53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45038.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5/00 , A01N65/36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橘小实蝇复合引诱剂。本发明所述复合引诱剂为千层金精油、柠檬精油与25wt.%蛋白胨溶液混合而成的复合液,经研究发现,该复合引诱剂对橘小实蝇4~5、7~8和15~16日龄雌雄虫均具有很强的引诱力。其原料来源于动植物,原料易得,对人无害,在橘小实蝇的检疫和防治等农业技术领域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2798.5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余辉纳米探针的植物成像方法,应用的方法包括:制备长余辉纳米探针,本方法使用的纳米探针是表面修饰聚丙烯酸的Zn1.1Ga1.8Ge0.1O4:0.5%Cr长余辉纳米材料;将长余辉纳米探针通过水培介质暴露在植物生长环境中,用LED灯照射植物、激发探针后,实现植物整株活体成像。本发明探针具有在激发光源关闭后持续发光的性质,能有效抑制植物组织背景荧光干扰,克服了传统植物成像技术信噪比低的最大缺点。本发明除了能实现植物活体的高灵敏度成像,还可以省去切片、染色等操作;长波长激发光源、近红外发射余辉位于生物窗口,对组织无损伤,可多次重复激发成像。本发明可实现对植物中纳米颗粒分布的高效可视化,在植物纳米毒理学研究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094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10575066.7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甘多糖制备纳米银复合粒子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余甘多糖的制备和纳米银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粒子抑菌实验测得抑菌圈直径大小为27.9±0.01mm,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制备的AgNPs制备工艺绿色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43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535008.1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61K47/61 , A61K47/36 , A61K31/353 , A61P39/00 , A23L33/105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多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余甘果为原料提取获得余甘多糖,然后将余甘多糖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溶液吸附体系中经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形成以余甘多糖为载体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体。本发明不仅可提高余甘果的资源利用率和市场价值,所得复合物还可以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被人体吸收的效率,进而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生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3428.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栽培金线莲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宜金线莲的林下栽培地点、基质的选择、金线莲的选择和定植、林下栽培金线莲、金线莲营养液配制、施肥。本发明将定植篮装在塑料薄膜袋中,放在林荫下全封闭培养。薄膜袋两侧具有若干个气孔,便于薄膜袋内外空气的交换,又能保持薄膜袋内的空气湿度,简单又方便。全封闭培养,切断了植物与外界空气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接触。不再靠天吃饭,不会有病虫害,也能够避免重金属污染。本发明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每月一次的更换营养液,面上施缓释肥半年一次外,不需要任何的操作,不仅降低了人工栽培成本,还可以大大改善金线莲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为合理开发金线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479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48637.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活性精油的制备及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制备。本发明从千层金植物中获得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经实验首次证实,本发明制备的千层金精油具有抑制野生紫色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活性,显著降低紫色杆菌素的产量,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群集运动,导致紫色杆菌失去致病性,而且千层金精油对紫色杆菌没有生存压力,不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一种基于细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新型抗菌物质;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抑菌剂对细菌不产生耐药性和无毒害作用等优点和特点,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35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98871.0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余甘果粉末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以廉价、来源广泛的余甘果实为原料,通过粉碎、酸洗、碱洗、干燥后得到余甘果粉末,再将余甘果粉末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维生素E及其它原料进行混合,再进行干燥,得到一定配比的含有余甘果粉末的保健茶产品。本发明不仅可提高余甘果的综合利用价值,所得复合物还可以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维生素E的生物利用率,达到阻断人体内过量自由基和活性氧攻击人体细胞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9626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35032.5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00 , A23L5/27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0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果粉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以廉价、来源广泛的余甘果为原料,通过粉碎、碱洗、酸洗、干燥后得到余甘果粉末,然后将余甘果粉末经润洗后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经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形成以余甘果粉末为载体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吸附复合物。本发明不仅可提高余甘果的综合利用价值,所得复合物还可以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被人体吸收的效率,从而提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生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2189.2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5/00 , A01N25/04 , A01N25/28 , A01N65/36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杀橘小实蝇的微胶囊悬浮剂,其为在复配精油中加入环糊精而成,复配精油与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5.25~24。该微胶囊悬浮剂还包括湿润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防腐剂、增效剂和水,其能够缓慢地释放活性物质,较好地延长其持效期,所用溶剂为水,对环境、人体、牲畜均无毒害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45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43379.8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43 , A01N65/00 , A01N31/16 , A01N65/36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橘小实蝇雌雄双诱的复合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一定配比制成,由千层金精油1~7体积份和柠檬精油1~7体积份。该复合引诱剂能够高效引诱橘小实蝇雌性成虫和雄性成虫,进而杀灭,是一种环保的植物源引诱剂。
-
-
-
-
-
-
-
-
-